企业中的结果转化率——管理咨询专家秦超


领导你拿了员工的结果做什么?——管理咨询专家秦超
——公司允许有20%的结果被“浪费”
 
很多公司对员工都在说:一定要提供结果。我们知道无论是用什么执行力系统来使得员工提供结果。都是提高员工的执行能力,打掉借口。员工提供了超值的结果,领导会奖励;员工没有提供底线结果,领导会处罚。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这些都是领导在操作。那么,谁来考核领导就成了问题。员工提供了结果,领导你拿这些结果做什么了?秦超老师对此进行一下解读。
很多主管都是,经常对员工发布指令。员工的执行能力很强,提供了结果。但是,一个月下来,这个部门的效率却是很低。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要问问“员工的结果有没有变成生产力。”
主管每发一个结果,最后这个结果去哪了?我在很多企业里看到,主管在周一的早会上随意的说:“小张,本周五下班之前要完成什么工作,向我提交《XX建议书》。”但是当这个结果完成时,当小张把这个《XX建议书》在规定时间内交给了这位主管时,这位主管说“行了,放在桌子上吧,到时候我看看。”
你看,这段话是不是很熟悉。“放在桌子上,到时候我看看。”您放哪去了?看哪去了?经常是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放哪了,还看什么呀。经常是员工提供了结果,最后就不了了之了。那么,这是什么?这是在浪费着员工的劳动成果,工作结果。这是什么行为,这是领导在剥削着员工。因为,员工的劳动失去了意义。
就像你买了一个桃子,刚买的时候很新鲜,你也相应的付出了钱。但是,一直搁在家里没有吃。结果最后一看,桃子坏了、烂了,你只好把它扔了。这个桃子,这个买桃的钱都浪费了。我就是一个在生活上挺大意的人,家里经常有这些事情发生。不是买了菜忘了吃,就是在出差的时候,刚刚登上飞机,才想起来“坏了,家里刚买的一箱酸奶忘了放冰箱里了。”您看,您有没有同感。这不是纯浪费吗?想一想,世界上还有那么多穷苦的人,吃不饱饭。这时,我心里还真是很不落忍。
同理,我身边有那么多企业在发展期时努力打拼,有时还要有一定的牺牲。真的是饥一顿,饱一顿。但是,反观企业内部,还有这么多的“浪费”情况发生。员工的结果去哪了?是去了结果的垃圾场,还是转化为了企业的能量变成生产力了。
我们不禁要问一问你的主管:员工的结果在你这道程序里是终结了,还是转化了?大家都知道:企业里的每一项结果,不一定能直接创造利润;但是如果不把这些结果,转化成为生产力,那么它一定不会创造利润。
我经常看到,企业里的主管是:人力资源部的某某某,请你写一个《绩效考核初稿》我看看。最后是初稿提交给领导了,却迟迟看不见最终稿。或者是最终稿也有了,却迟迟看不到落实。我们看最后还是没有结果。那么这个结果没有,原来所做的就都是徒劳。就是被公司浪费掉的生产力。
我惊奇的发现,身边的很多企业都在“高额支付”着这些“浪费”的成本。经我统计,一家企业有50%甚至60%的结果是被“浪费”掉了。想一想,这是一个多么大的成本浪费呀。这个现象就等同于直接从老板的兜里拿钱。最后,扔到火堆里烧掉一样。秦超老师也是在最初的企业管理中深受其害,当时做为一个公司的总经理对此也是并不注意,后来才发现这些问题的重要性。
还有很多公司的主管在发布命令的时候不考虑。经常是发了一大堆,员工拼死拼活的完成了,但是由于很多结果在刚刚制定的时候,就证明最后是没有结果的。最后,活干了不少,但创造的价值不高。和那些没有成天加班,成天忙不完的部门相比较,工作的价值几乎差不多。这时你就要考虑了,是什么出了问题:是这名主管的管理出了问题。这就要考核这名主管的结果利用率了。请问您的企业里有“结果利用率”这样的考核吗?如果有或者有相似的考核方式那么太好了。如果没有请考虑一下吧。如果你能把这个主管的“结果利用率”提高十几个百分点,那么这是一个多么大的创造效率,节省成本的好方法呀。想没想过,这样会使他团队的员工,不再受忙了半天没价值而困扰。也能将这个“勤劳”的主管,从众多部门主管当中脱颖而出。
员工的结果,一定要追踪。要追踪到最后看到这个结果成为生产力来创造利润。
 
                                                                                                                               2008.10.8
                                                                                                                                   秦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