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过程中的彼得现象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决策派管理学家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决策就有成本,决策就有风险,所以很多企业管理者在决策前一方面经常要组织下属开会,对称信息;另一方面经常用民主的方式听取各方意见,综合平衡观点进行决策,“民主集中制”其实就是一种决策方式。

  决策的好坏不仅取决于决策者本身的决策经验和能力,还取决于决策者本身拥有的信息量。但是大多数有决策能力的领导随着级别越来越高,离一线业务却越来越远,导致对一线的信息了解很少,这样决策起来难度加大。有一种管理者职业中 “彼得现象”,即人总会爬到他(她)不能胜任的岗位,决策过程中也会出现“彼得现象”,是指职位越高信息越不对称。虽然决策能力在长,但决策者的信息量在递减,这样决策起来风险很高,因此传统管理者大都是利用开会或沟通的方式来对称信息,增强决策的准确度。当然,利用协同管理平台中的“自由协同”功能可以更有效的减少“彼得现象”的发生。

  自由协同决策的逻辑首先是由任务的承担者发起协同,通过流程选定可以提供信息或决策的人(上级领导或是更高级领导),由被选定的若干人决策或提供信息,当流程节点的人认为自己的决策不理想的时候,他(她)可以继续按照自己的决策判断选定自己认为最佳决策人参与决策,即加签或会签,如此穷举下去,直到任务承担者或最终决策者认为哪一个决策是最佳的时候,就可以结束整个反复震荡过程完成决策的自由协同过程。

  信息技术及互联网的应用使我们的决策信息可以对称到我们可以得到最佳决策水平的信息量,但决策能力和经验还是要靠平时的学习及实践获得。企业管理的过程其实就是管理者决策过程的累计,管理的质量取决于管理者决策过程中“彼得现象”的减少,以及员工职业生涯中“彼得现象”的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