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祖斌:国际板或推动A股完成最后一跌


     今天,A股放量大跌,上证指数盘中最低点为2319点,距年内低点仅一步之遥。最终上证指数下跌79点,收于2333点,成交量也放大至722亿元。

对于今天A股的大跌,市场仍是“找不到北”。市场流传的以下三个理由是站不住脚的。

1、标普下调国际大银行评级。标普虽在周二美股收市后下调美国银行、高盛、汇丰等多家银行评级,但维持工行的评级,并上调了中行和建行评级。因此对A股显然是利好。即使对美国银行业和美国股市是利空,但截至今天下午240,道琼斯指数的期货仅下跌了0.5%

2、胜景山河两保荐代表人被撤销资格,这显然不利于维持小盘股的高估值,但总体上讲对A股是利好消息。如果对保荐机构对新股“三高发行”助纣为虐的行为全面加强处罚,显然有利于缓解A股的供求关系。而且今天盘中大、小盘股跌幅相差不大。显然该消息不足以导致A股的大跌。

3、前交银施罗德的明星基金经理李旭利在被控制人身自由多个月后,终于在昨天有报道称,其非法交易获利上千万元,估计将难免牢狱之灾。除非基金经理大面积参与老鼠仓和其他内幕交易,并全面抛售股票以向监管层施加压力,否则这也不足以对A股形成重大利空。事实上这个消息是昨天的新闻,早上上证指数开盘只是低开了6点,因此即使该新闻对A股形成利空,也无法解释A股随后大幅杀跌的走势。

其实不难发现,A股今天大跌的罪魁祸首是国际板加紧推出的传闻。新浪有微博称,国际板马上要走内部流程,预计12月中旬要到证监会内部商议,现在技术方案对接和上市流程已拟定好。而盘中的走势也证明了这一点。前市沪B股指数下跌5.6%,深B指数仅下跌1.84%,这一走势区别与前期国际板消息导致A股大跌时的走势一致,也证实了大跌的罪魁祸首是国际板。

为什么每次国际板渐进渐近的传闻出炉,都会出现沪市B股大幅下跌,而深市B股跌幅明显小于前者的情况,是市场不少人预期国际板将以美元作为计价单位,从而冲击以美元计价和交易的沪市B股。

然而,除非国务院、证监会缺乏最基本的常识,像1990年代初的证监会那样急功近利,毫无经验,并且对资本市场缺乏最基本的常识,否则国际板不仅今年之年不大可能推出,20122013年也基本不大可能推出。

首先,国际板要以人民币计价还是美元计价?全球哪一个金融中心上市的外国公司的股票,是以非当地货币计价的?国际板以美元计价,是为美元作嫁衣裳,显然不利于人民币的国际化。而以人民币计价,必然有损于中化股份等央企上市的融资规模和发行市盈率。

其次,中国股市重大的政策,都是吹风在前,缓行在后。国有股减持从2001年吹风,到2005年才启动;股指期货2002年就有预期,直到2010年才推出。可以发现,国际板鼓吹得最起劲的,是上交所的一些人和上海市政府的一些人,这些人是国际板的将得利益者。而中金公司、高盛等机构也是能分一杯羹的机构。而这些人士所持的理由明显是胡说八道。

第三,从不久前美国议员提出禁止中国的会计公司为在美国上市的企业审计,就可以发现,中国在国际板公司的跨国监管等一系列问题上准备不足。

第四,目前的形式之下,国际板的推出很可能导致上证指数跌破2000点。在2001年国有股减持最终推动四年大熊市的情况下,国有股减持直到2005年才推出方案。则除非中国股市想推倒重来,否则国际板短期内推出就不大可能。

第五、目前国内大盘股的估值相当于甚至低于可口可乐、汇丰等拟在国际板上市的企业。如果国际板不顾一切地推出,结果必然是高估值发行无人问津,上市后交易低迷,成为一个“半死不活板”。届时将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上的一个笑柄。

因此,国际板对A股的压力不会维持太长时间。而A股也很有可能借此机会完成最后一跌。于是,今天加仓中国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