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碑村试验三年记


  被观察的三个典型村,一是政府包揽型、二是村民自发而后政府支持型、三是方碑村的公益加村民加政府支持型,显然是方碑村的情况最好

  2008 年5.12 四川大地震发生后,我们来到了四川绵阳安县黄土镇的方碑村。在经过了地震初期帮助村民抗震救灾的阶段后,我们与村民们探讨了灾后重建的方案,由此设计了一个方碑村试验计划,包括住房重建、生产发展、公共设施三个部分。该计划实施至今已经三年多了。

  方碑村试验以帮助村民自强自立为指导思想,由城市里的一户人直接给村里的一户人提供无息借款1 ?2 万元,受援助村民在五年之中每年等额还款;在完成第一期还款后,村民还能再获得用于生产发展的无息借款1 ?2 万元,分三年等额还款。这个试验能否成功的核心是村民的诚信度。在进行设计时,我们认为项目成功的标准是还款率达到95%。

  到现在,已经过了两个还款期,村民总体还款率达到85%。有15% 的村民在适当还款奖励政策激励下还完了全部的借款。我们之所以对这个项目的成功仍持以乐观态度,是因为在没有还款的村民中,绝大部分人表示再过一年会还款,因为他们要优先偿还有息的农信社贷款,而根据目前村民对农信社的还款情况看,村民们的还款状况还是比较好的。据村干部估计,真正有困难不能还款的户数只占2%~3%。

  现在总结这个试验项目还为时过早,但已经有一些初步结论:

  一、用借款体现社会爱心的方式村民是接受的,虽然金额不大,但是给了村民们很大的精神力量,也达到了支持村民们自强自立的目的。方碑村村民们灾后重建的信心明显增强,精神状态好;

  二、直接借助使得借款人可以直观地了解借款的去向及其动态,借助款项能百分之百到达借助人,中间的组织运作费用则另行募款解决,在中国目前公众对公益组织信任不足和对从募款中提取运作费用不理解的情况下,这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案;

  三、以支持为主、不包揽的原则是成功的。我们在方碑村的借款和对公共设施的捐款共500 多万元,农信社给予村民们的部分贴息贷款为600 多万元,至今政府对村里的各项支持款(如高标准农田改造款)等达到了2000 万元左右。这说明一个好的公益项目能够撬动更多的资源。

  当然,该项目设计也有需要总结提高之处:一、村民们缺乏按期还款的现代金融契约精神,对还款的时间没有概念,他们觉得只要有心还款就行,至于什么时间还并不重要,因此需要加大说明和教育的力度;二、协议中的还款时间和金额需要重新修订,可以改为非等额还款,头两年少一些,后两年多一些;三、对严重逾期不还款者,要设计一些适当的压力措施,例如在村民广场张榜公布、对其所在小队的其他村民不再提供生产性借款支持等等,并事先在协议中注明;四、对整个村的信用评估要与政府的支持政策相结合,例如,如果整体的还款率没有达到一定水平时,政府可降低对该村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当然,这么做的目的是使得村委会干部有压力,向村民们做工作;五、借款和还款要依靠村委会和乡镇政府,公益组织和借助人,不宜直接与村民发生关系,既不宜直接催款,也不宜个别免除还款或承诺村民延期还款。

  方碑村试验的意义,是试图在不相识人群中探索一种类似于当亲戚朋友有困难时“一帮一”的借助模式。今天的方碑村焕然一新:村民们全部住进了新房子;《第一财经日报》捐助的“一财村民广场”成为了村民文化娱乐中心;大棚蔬菜种植和猪、鸡、樱桃谷鸭等养殖项目正在按部就班地开展;村民合作社也在组建发展。据黄土镇镇长介绍,他注意观察了三个典型村:一是政府包揽型、二是村民自发而后政府支持型、三是方碑村的“公益+村民+政府支持”型,显然方碑村的情况最好。因此,我们正在考虑是否在另外一个村里再做一个同类试验。

  我希望城里人多一点关注农民,我希望研究经济与管理的人多一点研究农村、农业与农民,我希望富裕人群对农村受灾人群和贫困人群多做出一些帮助。如果有一种方法能够使中国百分之十的富裕人群具体地帮助到中国百分之十的贫困人群,则福之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