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电企业积极触网 想学苹果?


   对于苹果公司来说,卖出一台iPhone或iPad只是生意的开始,接下来,苹果还可以通过其提供的内容收费,例如,用户要到AppStore(应用商店)下载应用软件,其中有很多都是需要收费的;但对于中国彩电企业来说,传统上,卖出一台彩电并安装调试好之后,生意就算结束了。

  现在,彩电企业想改变卖彩电的传统模式了。从2009年的互联网电视、后来的智能电视,到今年下半年出现的云电视,其实都是彩电与互联网嫁接的产品。

  彩电企业这一系列举动,初看起来是被行业的低收益给逼的。海信电器、长虹电器、TCL集团、深康佳A等以彩电业务为主的国内上市公司2010年度报表显示,在净资产收益率上,平均值仅为5.43%。要改变低收益率的现状,进行技术创新,推出利润更高的新产品是好办法。

  帕勒咨询资深董事罗清启分析说:“现在很多国产品牌主导‘云电视’是在未雨绸缪。现在电子行业变化很快,如果有一天市场环境真的变了,彩电企业再转身,恐怕就来不及了。”

  笔者认为,罗清启所说的市场环境变化,现在正在发生,这既是彩电业这几年积极触网的结果,也是近邻的IT业重大变化影响所致。

  IT业近几年的重大变化,在相当程度上归因于苹果公司。平板电脑、智能手机都不是苹果发明的,但苹果iPhone和iPad却各自创造了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的大流行。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使得AppStore(应用商店)开始流行,甚至有部分消费者开始愿意在应用商店里花钱购买自己喜欢的应用软件以下载使用。

  传统上,中国网民习惯于在网上免费获取内容,但苹果改变了这一思维定势,部分中国消费者开始愿意花钱买内容;既然消费者能在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的应用商店花钱,那么,消费者很可能也愿意在智能电视的应用商店里花钱买应用软件。

  《乔布斯传》书中透露,在产品研发上,苹果前首席执行官乔布斯的下一目标是“苹果电视”,他希望这一产品可以有最简单的用户界面,整合DVD播放器、有线电视频道,还能与用户各种设备及云存储账户同步。

  苹果希望将其在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上的成功复制到电视领域。实际上,中国彩电企业早已未雨绸缪。

  不论是互联网电视、智能电视还是云电视,其实都不是“能全面上网的彩电”,彩电企业并不想生产“屏幕变大的电脑”,而是在原有彩电中增加一块电路板,使得彩电能上网,但其芯片的处理速度、解码技术、操作系统等均大大低于电脑,因此,这样的彩电不像电脑那样能全面上网。同时,彩电企业会选择性推送一些网络内容、应用软件给用户。

  这就是彩电企业触网的长远目的——在将彩电卖给消费者之后,消费者可以获取彩电企业推送的网络内容、应用软件,但其中一部分内容、应用软件是收费的,就像苹果应用商店里的一样,于是,彩电企业还可以持续获得收入。

  在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方面,安卓应用商店等竞争对手一直在艰难追赶苹果应用商店的规模。幸运的是,在彩电的应用商店方面,在苹果尚未发布苹果电视之时,国内彩电企业即已发力智能电视、云电视等领域并推出了自己的应用商店,而走在了前面。(邓华东)

注:本人新闻评论作品,原载于2011年11月8日参考消息·北京参考10版http://www.bjcankao.com/numbershow.asp?articleid=39924。网络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