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旺集团率先“低碳革命”引领卫浴洁具风潮


  投身西部大开发热潮

  情系西部走生态发展之路

  一个企业家只有把自己企业的利益和国家利益、社会利益联系在一起,企业才能始终在一条健康的大道上前进和发展。也只有这样,一个企业家才能真正实现个体的社会价值。参与西部大开发,要对国家和社会负责,要对西部人民负责,走生态发展之路。11月8日,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秘书长罗百辉乘机抵达青海西宁市生物科技产业园,在西旺大厦认真听取了秦总对西旺集团的发展简史。

  1996年,在国家实施西部发展战略数年之前,池立群已经把自己事业的触角伸进西部。那年,他来到青海。

  进入青海之前,他已经是事业有成。那时候他身兼宁波华裕工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和上海机电产品宁波销售中心、上海电线电缆(集团)宁波公司总经理(法人代表)。

  2000年,当党中央国务院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时,他更是带着“建功在西部,奉献在西部”的崇高信念,投身于如火如荼的西部大开发热潮中。

  截至2005年,他已累计在青海投资近3亿元人民币,先后创建了青海西旺矿业开发有限公司、青海都兰宏源实业开发有限公司、青海新都房地产置业有限公司、青海西旺实业(集团)有限公司、青海昆仑钢铁有限公司。

  如今,青海已经成为池立群心中的第二个故乡。10年的时光,也让他和他的事业,与青海再也难以割舍。

  尽管,青海西旺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在整个青海省,已经可谓是屈指可数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之一。然而对于池立群来说,在西部的最初创业却只能说是“在艰难中起步”。这种艰难,一方面是自然的,高寒缺氧、生活习惯不适应;一方面是社会的因素,诸如当时西部落后的基础设施条件,包括交通、电力、通讯以及陈旧的管理体制、落后的观念。但是青海的地大物博,大量的经济资源有待开发,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当地政府对外来投资者一片赤诚朴实的引资热情,这些,最终还是让池立群选择了西部。

  池立群凭借雄厚的资金基础和良好的社会信誉,开始了边调研、边规划、边试探性投资的发展计划。经过近两年的实地考察和调查研究,他于1999年开始扩大在青海的投资规模,拓宽投资领域,开始了自己大规模投资开发建设青海的步伐。

  2000年10月22日青海省都兰县青海西旺矿业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他以其独特的经营理念和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不断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保持了公司持续、快速、稳定的发展。

  发展至今已拥有三个矿区及一个年处理70万吨原矿的选矿厂。拥有磁选生产线4条,达到了年生产铁精粉30万吨、铜精粉4000吨,铅锌精粉3000吨的生产能力。

  2003年,为把都兰具有极高经济价值的资源优势整合起来,进一步提高都兰铁矿资源的价值,努力延伸其铁矿资源产业链条,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实现都兰现有的铁矿资源价值的最大化,他以极度负责任的态度,又投资1.2亿元,注册成立了青海昆仑钢铁有限公司,在都兰投资兴建30万吨生铁冶炼项目。

  通过企业的规划、投资、整合等手段,让这些资源优势产生出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青海省海西州经济的发展。该项目的建成将使海西州都兰县的铁矿资源就地增值约350多亿元,并将大大推动都兰地区的经济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培养出一批当地的新型产业、技术工人,使都兰基本摆脱农牧单一发展的局面。

  同时,他怀着对青海第二故乡的深厚感情,近年来始终把提高青海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作为己任,不惜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搞新资源的研发,早在2001年他就开始对都兰的非金属矿资源展开了开发前的调研工作。

  众所周知,都兰的非金属矿,由于地处青藏高原腹地,自然环境极其恶劣,亿万年来无人问津,近些年虽有很多人曾尝试进行这些矿山的开发和利用,但均以失败而告终。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充分的调查研究,他仍坚定地把该非金属矿的开发和利用列入了公司的风险投资开发项目当中。也就在当时,即与我国最具权威的非金属矿研发专业单位签订了长期合作开发这些非金属矿山项目的协议。

  经过几年来的无数次实验,目前已完成了改性后的非金属矿石作为多种材料的添加剂的工业性试验。为进一步扩大试验成果,实现非金属矿石作为一种新型材料的市场开发,2004年他又在上海组建了上海西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利用上海的技术、人才等综合优势,进一步对都兰县非金属矿资源矿床性质研究、探槽选择、产品定位及今后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开发。

  为了进一步扎根青海、开发青海,并从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角度出发,他还将投资领域拓宽到了青海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西宁市。注册成立青海新都房地产公司,投资1亿多元,在西宁市开拓房地产业务,兴建“青海生物科技产业园管委会1号、2号综合办公楼”。2004年8月,1号楼交付使用,其优异的质量品质,得到了省经委及生物科技产业园管委会的高度评价和赞誉。

  鉴于他所领导的企业所取得的巨大成绩,从2002年到2005年间,企业连续四年被青海省人民政府授予“青海省年度经济运行先进企业”,连续三年被省商务厅评为“全省最佳外商投资企业”,2004年被国家工商总局评为“重合同、守信用”先进单位,被省工商局评为“青海省先进民营企业”,2004、2005连续两年被青海省人民政府评为“省级纳税先进单位”。2005年被青海省银行协会评为“先进诚信企业”。2006年被授予海西州“十五”发展杰出贡献企业。他本人也被评为“青海省劳动模范”,“首届柴达木投资创业十大杰出青年企业家”。

  作为省政协委员、民建青海省委常委,他非常关注青海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很多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提案和建议,他在省政协经济工作委员会会议及省政协九届九次常委会会议上所作的《关于制约青海经济发展因素分析》、《关于继续改善投资环境,推动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大会发言,深层次地阐述了目前制约青海省经济快速发展的多个“瓶颈”因素,并就如何改善投资“硬环境”,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合理化建议。发言得到了省政协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注。因此,连续三年被民建青海省委员会评为优秀会员。

  他在发展企业的同时,还非常关心员工的工作、生活环境。除了给予员工应有的福利待遇外,还在企业成立了工会组织,通过工会组织帮助员工解决工作、生活上遇到的困难。2005年又在都兰县投资兴建了西旺矿业办公大楼和职工宿舍大楼,为广大的西旺员工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造就了一支稳定的员工队伍,为企业的快步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证。

  近年来,他积极投身于社会公益事业,先后向社会各界捐助530余万元。帮助企业所在地修建防洪堤坝、扶贫济困、奉献爱心。2003年他针对青海省部分高校在校生由于家境贫困,无力支付上学费用,而面临辍学的实际情况,捐资助学,设立了“西旺教育扶贫基金”,以帮助那些饱受经济困难困扰的莘莘学子得以继续完成学业,目前已有200多位青海省大学生得到了该基金的帮助。2004年底,他又为印尼海啸灾区捐款15万元。

  池立群这种致富不忘国家,积极回报社会,促进公益事业开展,倡导“我爱人人,人人爱我”的互助精神,鼓舞和感染了西旺集团的每一位员工,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在集团公司内成为风尚。

  “低碳革命”引领卫浴风潮

  全球首创非金属复合新材料

  一堆硬邦邦的硅钙矿经过特殊技术工艺处理,摇身一变,成了低碳环保的,可替代或部分替代塑料、铜、铝、铁等重要基础原材料的“昆仑晶石”。日前,西旺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宁波海天集团举行高新材料成功试车仪式,宣告了全球独家首创的非金属低碳新材料的研发成功。据悉,用该原料生产卫浴产品的技术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专家预言,“昆仑晶石”将给原材料领域带来一场“低碳革命”。

  在西旺高新材料公司,罗百辉看到,工作人员把一袋袋“湿棉花”状的原料装进一台大型加工机械之中,大约10分钟后,一个款式新颖的卫浴产品呈现在人们面前。这个产品看上去有点类似塑料材质,给人结实耐用的感觉。

  “这个‘湿棉花’就是我们发明的‘昆仑晶石’,这种新型材料完全环保,而且可重复利用。”主导该项技术研发的宁波籍企业家、西旺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池立群告诉罗百辉。据他介绍,西旺实业在青海发展期间,发现青海非金属矿丰富但利用并不充分,于是萌生了深度开发、充分利用矿产资源的想法。从2002年起,池立群先后投入8000万元,联合武汉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化工研究院等多所院校,对非金属矿的综合利用进行技术攻关。

  经过8年的艰苦攻关,西旺实业终于成功地发明了一种低碳原料,并将其命名为“昆仑晶石”。它的原料来自于青海开发价值较低的硅钙矿等非金属矿,经过特殊技术处理后,成为具有耐温、耐磨、耐腐蚀、高强度、高硬度、自洁性等优良特性的,低碳、环保、可循环利用的新型复合材料。

  经国家知识产权局查询表明,这是迄今全球惟一的以非金属矿产资源为主体的新型复合材料。

  目前,西旺实业已成功地将这种新型低碳材料应用于卫浴产品。与传统的陶瓷卫浴相比,“昆仑晶石”卫浴产品的生产时间由2天缩短为10分钟,生产温度由1000℃降低到100℃,节能减排效果突出,且产品低碳、无污染。其生产工艺“复合材料生产人工卫浴产品”技术已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国家发明专利,并已向欧盟、美国、韩国等10个国家和地区申报国际发明专利。罗百辉认为,从昆仑晶石拥有的这些特性和优点来看,它可应用于其他领域,替代现在广泛使用但造成大量污染的铜、铝、铁、石油制品及副产品,将在基础原材料领域掀起一场低碳革命。

  相关链接

  青海西旺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是一个以有色、黑色、非金属矿产品的采、选、冶炼为主,集新材料开发、冶金材料、机电产品、化工产品销售及矿产品贸易、酒店投资管理及房地产经营为一体的跨地区、跨行业的集团公司。西旺集团在矿业行业具有10余年勘、采、选经验,拥有一支由五十多位中高级职称人员组成的高素质专家管理队伍,在青海省业界树立了良好的知名度和品牌形象。

  西旺集团的关联企业及投资控股企业主要有上海琥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上海西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上海西旺洁具有限公司、青海西旺矿业开发有限公司、青海西旺机械铸造有限公司、都兰宏源实业有限公司、青海新都房地产置业有限公司、青海西旺高新材料有限公司、宁波亚洲华园宾馆等。

  西旺集团旗下拥有诸多储藏量丰富的铁矿、多金属矿和贵重金属矿区,以及一家年产近40万吨精粉的选矿厂和一家年产量30万吨铸件的铸造厂。2009年集团还计划新建一个年处理规模达150万吨原矿的选矿厂。近五年以来,西旺集团的销售收入、利税同步增长了近十倍。截至2008年,集团仅在青海省累计投资就超过8亿多元,上缴国家税收近2亿元,安置下岗职工和闲置劳动力1000余名,是东部优秀民营企业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号召,在西部投资创造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成功典范。

  西旺集团是青海省省政府大力扶持的重点企业之一,多次获得省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荣誉称号。其中:2002年至2007年连续六年被青海省人民政府授予“青海省年度经济运行先进企业”;连续三年被省商务厅评为“全省最佳外商投资企业”;2004年被国家工商总局授予“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称号,被省工商局评为“先进民营企业”;2005、2006、2007年连续三年被青海省人民政府评为“纳税先进企业”;2006年、2007年均被列入“青海省50强企业”行列。

  为实现集团的战略目标,西旺集团全体员工将继续坚持以“低调、务实、开拓、进取”的企业经营理念为基本准则,以矿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为重要依托,以高新材料的开发销售和金融资本运作为两翼,继续加大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力度,提高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和现金流的能力,确保公司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态势,为青海省的经济发展与企业的跨越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青海西旺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其独有的、先进的经营理念,以符合青海实际的管理模式,经过多年艰苦卓绝的努力和奋斗,依靠企业自身的积累,造就了令人瞩目的业绩。

  上海琥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是集科研、经营、贸易的综合性企业,具有从事研发和制作高分子复合新材料和提供相关产品的能力,主要涉及人造大理石、卫生洁具、整体厨房、家具等系列产品领域。公司注重严格的科学管理和独特的创新管理,以及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造就了员工为社会创造价值,不断创新,自强不息,勇创一流的敬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