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思考过这个问题吗?——什么是知识


什么是知识

文 李乐山 西安交通大学工业设计系教授

 

什么是知识?知识是过去经验的总结,知识分为以下几种。

1,陈述性知识包括概念、定义、原理、公式等,这些知识是人建立的符号体系,它的作用是可以写文章讲课,其中许多概念是没用的。这些知识是教师生存所依赖的特定东西,其他人几乎不学这种知识,这种知识中有许多是无用的。学校里所谓“传授知识”主要指这些东西。观念改变后,这些知识就被淘汰了。  

2,过程性知识包括行动过程、思维过程、交流过程、实验过程、调查过程、操作过程、发现和解决问题过程、摆脱困境过程等,掌握这些知识就能够干事,这些知识更多包含了人文素质和能力,它的作用是维护生存的各种技能,必须要通过“干中学”(1earning bv doing)才能掌握,只靠课堂是无法掌握的。而“干中学”是200多年来西方最根本的教育思想。

3,全局性知识是探索未来所需要的人文人格和战略性方法,这些更多属于价值观念、眼界、胆量。这种知识的作用是超越时代,超越潮流、定位未来。人人都需要后两种知识,这些知识与能力密切结合在一起。

知识对未来有什么作用?过去的教训对未来有用,能够使人明白未来不要干什么,要传授,但是并不能告诉未来应该干什么,过去成功经验并不能保证未来也成功。工业社会以来,人们无法靠过去经验解决未来生存问题。学校传授知识并不是目的,培养学生能够在未来生存才是目的,其中只有很少一部分是过去的知识,更大量的是靠未来人自己去探索。那么,为什么这么强调知识的作用,是因为有些老师自己怕失业。为什么2000年以来办那么多新专业?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要解决目前这群老师的饭碗问题,然而却没有考虑这些新专业是否能够使学生有饭碗。另一个原因是文件上没有要求设置专业基础体系,因此很容易就可以设定一个新专业。搞清楚教育目的后,我终于明确了研究型大学一系列问题:传授知识不再是目的,探索未来生存才是人人目的;探索未来未知是没有学科界限的;目前的学科,那是人造的山寨,那是一群人的生存方式:许多专业要逐渐消失,会出现一些新专业出现,最主要的是生态专业,预防危机(抗灾害,预防疾病,预防危机,预防战争等)的专业;数学和物理不是基础,人格人文和能力才是基础;课堂也不是主要教学方式;老师不是权威,靠老师灌输的方式不再适合,而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索;老师教一门课就能当教授,而企业里靠一门课,没有一个工程师能活;如今的高考更不符合这些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