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汽车消费需求升级 2012我国汽车产销料增长8%


  日前,工信部公布了中国工业运行秋季报告,运行监测协调局副局长黄利斌在作报告时坦言,2011年前10个月,由于受消费市场中汽车、房地产疲软影响,投资驱动在带动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更加明显,消费动力则显得非常疲软。

  国内媒体调查显示,2011年以来,随着汽车市场增速回归理性,汽车消费产品结构也在发生重大变化。合资企业中高端车型的表现尤为突出,份额同比出现了增长。

  消费者购买偏好向中高级转移

  由于汽车降价、消费需求升级,消费者倾向于购买更高级别的车型。调查发现,中高级车型的优势更加明显,成为家庭购车首选;紧凑级和经济型车型在经济和实用性方面仍具优势,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依然较大。环保节能及新能源汽车是未来消费者购车的首要关注因素。在国内消费者看来,自主品牌在质量、技术及服务上的欠缺非常突出,因此更看重合资及外资汽车的品牌形象和质量。

  报告指出,相比2010年,有66.8%的消费者倾向于购买更高级别的车型,仅有8.3%的消费者购买更低级别的车型。调查显示,汽车降价、需求的变化是导致消费者购买更高级别车型的主要原因,这一占比分别为36.8%、30%。

  而在向高级别车型阵营的转移中,中高级车型优势明显,成为消费者购车首选。

  此外,日前被企业普遍关注的环保节能及新能源汽车将是未来消费者购车的首要关注因素。调查显示,受汽车使用环境的影响,26.5%的用户认为,汽车实际用途由日常代步向周末化出行转变,由此带来用户对车辆的休闲化、多功能化需求上升。而对于当前整体市场,金模网CEO罗百辉认为,目前国外品牌、合资品牌、自主品牌已经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态势。

  从被访者车辆拥有情况来看,合资品牌占据49.3%,国外品牌仅占15.6%。调查显示,若在配置相同的情况下,用户车型的选择呈现三足鼎立的态势:合资品牌稍稍胜出,占比为40.2%,国外品牌稍稍逊色,占比为31.5%,自主品牌紧跟其后,占比28.3%。

  其中,消费者更看重合资及外资品牌的品牌形象、质量,也有近40%消费者认为自主品牌汽车质量在不断提升。

  近40%的用户认为,自主品牌汽车质量提升,性价比较高;更看重合资及外资品牌的品牌形象和质量的购车者占37%。仅有23.9%的消费者认为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没有太大差别,主要看性价比。

  调查显示,自主品牌要想提升形象,需在以下方面加以改进:第一,提升产品质量;第二,建立成熟的技术平台;第三,完善服务管理体系。

  自主品牌欠缺售后服务意识

  售后服务总体满意度较高,自主品牌的不满意度显著高于合资品牌和国外品牌。调查显示,“车辆检查环节”、“离店服务环节”及“费用结算环节”是车主最不满意的环节。车主对于售后服务价格不认可的占到40%以上。合资品牌的售后服务价格是消费者最难认可的,国外品牌售后服务价格的满意度最高。

  从此次调查结果看,消费者对当前国内汽车行业售后服务总体满意度较高,不过,对自主品牌售后服务的不满意度显著高于合资品牌和国外品牌。

  数据显示,总体用户对售后服务“满意”的占多数,但“不满意”仍有20%以上;自主品牌用户对售后服务的不满意度高达26.5%,显著高于合资品牌和国外品牌的18.8%和13.6%。

  其中,无论国外品牌、合资品牌还是自主品牌,“车辆检查环节”、“离店服务环节”及“费用结算环节”都是车主最不满意的环节。

  此外,售后服务价格过高也为广大消费者所诟病。车主对售后服务价格不认可的占到40%以上,其中合资品牌的售后服务价格是最难被认可的,达到47.8%。国外品牌售后服务价格获得的满意度最高,不认可度仅为25.4%。

  同时,互联网已经成为消费者接触汽车信息的绝对第一渠道,占比高达80.6%。其次为电视,为10.9%。报刊杂志占比7.1%,手机移动互联仅占1.5%。

  对于在互联网开展售后服务,大部分车主持正面态度,但对于服务范围及效果,目前车主看法不一。55.7%的车主对网络服务应用表示感觉一般,认为网上只能解决一些简单方便的问题,很多问题还是要到4S店才能解决,有34.7%的用户看好网络服务前景,认为在网络上解决问题既方便又节省成本。近一半的车主完全不了解网上售后预约,接近九成的车主没有使用过网络售后预约,仅有11.9%的车主表示了解并且使用过。超过一半的车主完全不了解网上车辆故障服务,九成以上车主没有使用过该服务,仅有9.5%的车主使用过网上解答车辆故障,这表明厂商需要加强该项服务的宣传和提升适用性。

  相对而言,合资品牌、自主品牌的车主对网络服务应用持否定态度的占比稍占多数。

  据介绍,在今年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7%,但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实际增长仅有11.3%。汽车、住房等带动力较强的商品销售受政策调整影响持续低速增长,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仅增长12.9%,汽车产销量仅增长3%和3.3%。相对而言,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4.9%,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6.9%。

  报告指出,1至10月份,在汽车行业,我国汽车销量分别为1503万辆和151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6%和3.12%。在黄利斌看来,这主要受过去两年消费潜力提前释放、基数较高的影响。从长远看,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以住房汽车为热点的居民消费升级还将持续活跃,这将为中国汽车市场需求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持续增长势头提供基本保证。

  根据对目前国内宏观经济环境走势的判断,预计2012年,我国汽车产销增长将在5%到8%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