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包饺子了(韩尚彧)


我会包饺子了
 
黑龙江省大庆市龙岗小学三年三班   韩尚彧
 

一个周六的下午,妈妈对我说:“女儿,今天奶奶来了,咱们晚间吃饺子怎么样?”“谢谢妈妈!”我兴奋地喊道。“好,那我现在就拌饺子馅去。”一会儿妈妈就把饺子馅拌好又开始和面了,“妈妈,我想跟您学包饺子,行吗?”“行,行!”我高兴极了。(点评老师阳光点评:用“我”和妈妈的对话开头,直奔主题、生动活泼。)

洗完手,见妈妈还在和面,我就嚷着:“妈妈,我想从和面开始学。”“好吧。”妈妈告诉我如何用力揉面、加水……我开始和面了,揉了几下就揉不动了,累得气喘吁吁……哎,和面还真是个力气活呀。(一开始和面,“我”就遇到了困难。)妈妈把我替了下来,三下五除二就把一块面和好了。(妈妈和面的灵巧和“我”的笨拙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第一次”这个主题。)

妈妈把和好的面用盆盖上醒了一会儿,就掐剂子擀皮开始包了。这时,奶奶过来也想帮妈妈包饺子,“有我呢,奶奶,您就进屋休息,看电视去吧!”说着,我就把奶奶推进屋里看电视去了。(奶奶没有参与包饺子这件事,所以可以不写这个细节。)

妈妈开始教我擀皮。“要把皮擀成圆形,中间稍厚边缘稍薄。”妈妈边说边做示范……该我擀了,只擀了几下,我竟把面皮擀得就像“京巴”长长的“大舌头”,难看极了。(这个比喻既生动又形象。)妈妈又告诉我要一边擀一边不停地转动面皮。按照妈妈讲的,我又擀了起来。没想到,一使劲我又把面皮擀破了。妈妈又耐心地教我如何用力……经过反复练习后,我终于学会擀饺子皮了。(这段写了“我”在擀饺子皮时遇到的困难,真实地写出了“我”当时的表现。)

开始包了。妈妈又教我如何包,我拿起筷子夹了一点儿馅往皮里放时,它居然不给我面子掉到面板上了,我生气地夹了一些馅放在面皮上使劲一捏,饺子皮却被撑破了。妈妈幽默地说:“你给‘小猪’吃得太多了,能不把它的‘肚皮’撑破吗?”(妈妈生动的语言为文章增色不少。所以我们在生活中要善于积累生动的语言。)妈妈又给我讲了如何才能包好饺子。我按妈妈说的,夹了少量的馅放在面皮上,双手一合,就把饺子捏好了,我兴奋地喊了起来:“我会包饺子了!”我又照着样子包了好几个,不但越包越熟练,而且也越包越快。(从不会到会,小作者写出了自己的变化。)

开始煮饺子了。妈妈告诉我:“水开了,饺子下锅后,要用勺子贴着锅底轻轻地搅动,煮10分钟就行了。”我先试煮了5个饺子,煮了10分钟,竟忘记搅动,饺子全都粘锅底破了。第一次煮饺子失败后,我又煮了5个饺子。这次,一开始我就来回不停地轻轻搅动着,按时关火后,一尝熟了,好香!接着,我分几次把所有的饺子全都煮完了。(从开始和面写起,一直到饺子煮好,小作者把包饺子的经过条理清楚地叙述出来。其间每一个过程都遇到了困难,但在小作者的努力下,困难被一一攻克,突出了第一次包饺子的不容易。)

吃饭时,奶奶和爸爸妈妈不停地夸我,我心里暖洋洋的。

 
 
 
 
 
(此文稿定于2011年10月14日,系课堂话题作文。发表于《作文大王·三年级版》2012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