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评优、竞赛及其他
排名
眼看就要放寒假了,学生、老师、家长都关心期末考试的成绩。教育部早就重申不能给学生成绩排名,但在目前的大环境下,不排名是可能的,而排名之后给各方面的压力也是显而易见的。
如果老师不排名,其实学生私下也会排名。
我觉得学生自己私下的排名要比老师的排名好了不知多少倍。
我上高中的时候,同学们也私下也在排名,特别是我的同桌总是喜欢把我的试卷翻来覆去的研究,我问过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说不管我是对还是错了,我都看,看看别人是怎样做的。
同学们私下里的这种比较有强烈的激励作用,找出差距,求进步。
老师的排名搞不好往往会让学生陷入盲目追求分数。
推而广之,官方不搞排名,就能避免功利性。
评优
关于三好生去留的争议已经很久了,我一直认为评优是一种评价,教育评价无论个体还是整体的评价都应当属于未来的结果,而不是现在时,因此我更赞成“结果的认同”。关注评价过程,强调评价过程中评价给予个体更多被认可的可能。
三好生是选出来的还是老师指定都有一定弊端,有时候还会出现作弊。我以为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评价可分成若干项,更多的给以学生认可的评价。
一个差生也会在这种评价中找到亮点,树立信心,促进进步。
三好生的评选可以采取协商推选,最后由校方做出抉择。如果没有把握干脆就不要。
一句话,评比越多,问题越多。现在社会上的各种评比过多,过滥。结果形成为评而评,弄虚作假成风。这种陋习一定不能染到学校里来,从这点考虑,不评三好生不一定是坏事。
竞赛
现在学校里各色各样的竞赛真的不少,在我看来唯有运动会是学校应该办好的竞赛,其他的一定要考虑到学生兴趣,不要强制性组织竞赛。并让学生去参加竞赛,这样的效果不好。
竞赛的规模不宜过大,如果是学生自己组织的,从自己兴趣所激发的竞赛活动,应当鼓励,这种竞赛既能提高学生对活动的组织能力,又能激发兴趣,还能提高自身的水平,真可谓一举三得。
其他
本文原来所要写的远不如今天一早看到南通二甲中学校长凌宗伟写的博客《50000元买一个证书,太贵,50000元出卖自己太贱》更精彩,这篇博客说的是凌校长自己被媒体评上全国优秀中学校长,而要缴纳5万元的后台维持费。
此类事情实在太多,中国一年有多少评选?谁也说不清楚,究竟是用钱买的还是货真价实只有天晓得。
凌宗伟,人称凌扒皮,这是黑龙江的一位中学副校长送给他的外号,凌校长自己得意洋洋,如果看了凌校长的这篇博客,就能看清这位扒皮的真面目,这种扒皮还是多一点好。
据称令校长已经当选过一次全国优秀中学校长的称号,因为没有交钱所以没有证书。
如此评选真是庸俗透顶,货真价实的校长还真不愿意要这种头衔,这才是真实的校长,真实的为人师表。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三日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