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项措施预防高血压
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食盐量过高、饮酒过度、寒冷、肥胖及缺乏运动已成为诱发高血压病的主要因素。对高血压一定要注意平时的预防和控制。
对此,临床医生提出预防高血压的六项措施:
一是减少食盐摄入量。每天摄入盐量应少于5克,大约每天为小汤匙的半匙。
二是合理膳食。饮食应限制脂肪摄入,少吃肥肉、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糕点、甜食,多食新鲜水果、蔬菜、鱼、蘑菇、低脂奶制品等。
三是合理减肥、控制体重。最有效的方法是适度节制饮食,减少每天摄入的总热量;增加体力活动,包括快步、慢跑、游泳等。
四是戒烟限酒。烟草中含有尼古丁,能刺激心脏使心跳加快,并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大量饮酒,尤其是烈性酒,可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有些患者即使饮酒后当时血压不高,但过后几天仍可呈现血压高于正常水平。因此高血压病患者应限制饮酒。
五是体力活动。适当的体育锻炼可增强体质、减肥和维持正常体重,每次活动一般以30——60分钟为宜,强度因人而异,量力而行。
六是注意心理、社会因素。高血压病患者应注意劳逸结合、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大起大落。
2、高血压病人日常须知
如果发现了血压增高,那么就有必要作进一步检查,以明确到底是原发性高血压,即高血压病;还是继发性高血压。高血压病是指病因尚未十分明确,而以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继发性高血压则是某些疾病(如肾炎、甲亢、脑病等)的一种症状,因此也称为症状性高血压。我们常见到的高血压一般是指前者。但这些必须要请专业医生会诊才可以做出正确诊断。
患者上医院就诊,应持心血管内科号,对医生日程诉说病情时,不应只限于你自认为与高血压有关的症状,而应全面介绍自己的身体状况,尽可能回忆这些症状的发病日程。
高血压病人多需长期服药,为了获得最佳疗效,又能减少不良反应,提醒高血压病人注意以下几点: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别放松非药物治疗。两种治疗相结合,即可增强疗效,又可减少用药量。更重要的是非药物疗法对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别忘了有句古训:“医生不治之病,快乐、节食、运动”。在服药前,一定要对自己的病情和药物性能以及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有个基本的了解。出现较大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停药并上医院咨询。年龄较大的人服药有时会忘记或记错,尤其是几种药同时服用时,可以列一张表,写明药名、剂量和服药时间,贴在醒目的地方。
3、高血压患者饮食宝典
三餐
饮食安排应少量多餐,避免过饱;高血压患者常较肥胖,必须吃低热能食物,总热量宜控制在每天8.36兆焦左右,每天主食150-250g,动物性蛋白和植物性蛋白各占50%。
不伴有肾病或痛风病的高血压病人,可可多吃大豆、花生、黑木耳或白木耳及水果。
晚餐应少而清淡,过量油腻食物会诱发中风。食用油要用含维生素E和亚油酸的素油;不吃甜食。多吃高纤维素食物,如笋、青菜、大白菜、冬瓜、番茄、茄子、豆芽、海蜇、海带、洋葱等,以及少量鱼、虾、禽肉、脱脂奶粉、蛋清等。
低盐,每人每天吃盐量应严格在2-5克,即约一小匙。食盐量还应减去烹调用酱油中所含的钠,3毫升酱油相当于1克盐。咸(酱)菜、腐乳、咸肉(蛋)、腌制品、蛤贝类、虾米、皮蛋以及茼蒿菜、草头、空心菜等蔬菜含钠均较高,应尽量少吃或不吃。
高血压预防篇1
评论
9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