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人民币国际化


  金融霸主美国现在正在打盹,一场金融危机使得美国陷入困境,难以复苏。这样,既给中国带来挑战(出口遭遇困难,对美国投资遭受损失),也给中国提供了崭新的机会。

  从逻辑上讲,美国以及欧洲市场萎缩,要求中国增长转向内需,不管这次转型遇到什么困难,都必须全力以赴实施转型,这叫“逼上梁山”。另一个历史机遇我以为应该是让人民币实现国际化,改变过去依附于美元的被动局面。

  ——解决人民币汇率问题 (即改变经常被作为活靶子被攻击的被动局面) 最终要求人民币国际化,国际化也就是“市场化”,这意味着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首先当然要求废除外汇管制,开放资本帐户,让国际游资自由出入。关键还是要培育资本市场,包括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要做到充分开放。

  ——企业破产、再生。人民币自由兑换,汇率风险加剧,在中国的企业可能会有一批遭遇破产,企业破产就意味着工人失业,为了避免出现动乱,必须为失业者提供失业保险,有了这个“安全网”作为缓冲,企业破产问题就不至于酿成社会冲突或恶性事件。

  ——社会保障问题。现在,中国的和会保障问题主要涉及两点,一是保障范围太窄(不及应保障总人口的50%),二是提供的保障金额太少,到2010年底,全国社保资金只有8000亿元,全国人均597元,这简直是开玩笑。

  ——财政问题。钱太少,跟财政预算支出有关,财政支出应该顾及社会保障,即未来财政支出中应该有一定比例用于补充社会保障资金库,比方说,每年拿出2000亿元补充,5年下来,就可以补充1万亿,覆盖范围自然延伸到全体公民,这件事一定要做。

  ——人权问题。上面提到的事情,财政部不做行不行?肯定不行。因为这是中国的头等大事。关系到国家的长远利益,关系到每一个人的福利。所以,全国人大要专门讨论,形成立法文件,强制推行。

  ——宪政和立法。上面提到的事情,全国人大不做行不行?肯定不行。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公民的利益,在建设和完善社会保障问题上,它不能不作为。

  仅仅是从一个侧面分析,人民币国际化就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搞冒进,要循序渐进,特别是市场培育,需要有一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