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绿色浪潮推动之下,企业应当具备长远的目光,将绿色管理纳入到企业的主动型战略管理和社会责任中。
随着公众健康及环境意识的不断提升,注重生活品质和健康生存环境已经逐渐成为消费者选择产品的主要考虑因素。
成功的绿色管理往往会给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如有助于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创造经济效益,这方面的例子是非常多的。如曾遭遇过产品环保问题的索尼,近年来已全新定位为绿色企业,并于2010年4月制定了“走向零负荷”的环境计划,在产品设计、生产过程等多个角度实施绿色管理,品牌形象就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提升。
另一方面,奉行绿色管理以增强国际竞争力也已成为企业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如WTO框架中有许多细分行业的“绿色壁垒”,对污染程度和资源消耗等具体指标都有严格规定,使得我国一些产品曾经在出口至国际市场时受到限制。优秀的企业因而在这一领域未雨绸缪,有所作为。举例来说,入选了2011年首届“绿色管理50强”海尔集团,通过对其绿色管理体系和创新绿色供需链的评价,就实现成功向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成为全球家电市场份额占有率最大的品牌。
更全面的看绿色管理,企业还应引入绿色供应链的管理概念。绿色管理不仅仅应在企业内部实施,还应延伸至其供应商和下游客户,形成一整条绿色供应链。如果企业只是管理好自身,而其上下游的供应商却处于灰色地带,对企业本身来说这种“绿色”的效益将可能大打折扣,甚至可能引来一场由外部因素导致的责任危机。比如最近沸沸扬扬的“毒苹果”事件使得一向以企业社会责任为荣的苹果被盖上了“供应链污染”的头衔,公司不得不就供应商管理问题与环保组织进行会谈。
整体来说,在绿色浪潮推动之下,企业应当具备长远的目光,将绿色管理纳入到企业的主动型战略管理和社会责任中。公众与社会也将扮演重要角色,不仅需要企业自身认识的提高,更要通过利益相关者的持续监督与环保法律的不断健全,才能帮助绿色管理的实施更有意义和成效。
绿色管理的市场价值
评论
编辑推荐
2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