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全国党校图书馆工作暨
信息资源会议精神实施意见
全国党校系统图书馆工作暨信息资源建设会议,是对我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及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推动作用,也将会载入我校发展史册。它是图书馆发展过程中一次十分重要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这次会议着眼于干部教育和培训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深入探讨进一步加强党校图书馆特别是数字图书馆和信息资源建设工作的思路和具体措施,推进党校图书馆工作和信息资源建设的转型及又好又快的发展,更好地为党校的教学科研和干部教育事业服务,为推动党的理论宣传和理论创新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及党委政府的决策服务。为了全面认真学习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结合我馆当前的实际,提出具体学习贯彻落实的意见。
一、学习文件,领会精神,提升素质,指导工作。
近期至下半年几个月时间,我馆主要任务就是认真学习会议上下发的文件,认真学习中央党校张伯里教育长的工作报告,学习八个省级党校会议交流材料,我们采取的方法:一是组织全馆人员集体学习,采用边学边讲的方法;二是对先进单位的好经验好做法进行重点学习;三是分析对照检查我们自己,特别是找差距和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四是理清思路,列出当前马上要做而且必须要完成的工作,五是制定出图书馆十二·五(2011—2015)工作计划和目标;六是通过扎实深入反复的学习,力求使我们全体馆员认清当前全国党校系统图书馆发展形势,提高全体馆员工作使命感、紧迫感、责任感,提升思想境界,提高素质和能力,克服无所事事昏昏然的错误思想,树立责任意思、大局意识、主人翁意识。
二、继续完善、充实,提高《科学发展观研究》数据库数量与质量,做到边建边用,力求做到数据科学,规范,使用方便,效益最大化。
作为中央党校指定的16个示范馆之一,承担《科学发展观研究》数据库,本次会议被评为全国党校系统示范馆先进单位,这是全国党校系统数字图书馆理事会对我馆工作的高度肯定,也是对我们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和鞭策,我们深感离中央党校的要求还有距离。同时,我们也认为,图书馆建设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各种努力是可以克服并且可以达到的。因此,通过大会交流学习,我们要学习兄弟省市先进经验和好的做法,做到知己知彼,找出差距,努力克服不足,继续完善数据库建设,做到数据规范、科学完整、使用方便,真正发挥数据库的作用和功效。
三、抓紧建设具有党校特色的数字信息资源库。
中央党校已明确在全国党校系统建设“三大文库”(即:中国共产党文库;马克思主义理论文库;中国国情和方志文库),我们要配合中央党校三大文库建设工作,结合我校的特点,经过我们研究,拟在我校建成《陕西省情库》、《延安精神数据库》,这两大自建数据库的建设,拟申请专项经费,我们准备和延安大学图书馆协作建成《延安精神数据库》。同时要建议各市、县也要建设市情、县情数据库,这两大自建数据库建设,一是要得到校委及各级领导的支持,二是必须要有一定的财力作支撑,来保障此项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圆满完成,省情库的建设要依赖各级党校、各地政府支持。同时,我们还承担着为中央党校国情库和地方志文库数据传送的任务,这是做好我们各项工作的基础,为我校教学科研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延安精神数据库》是我省独有的资源,延安精神不仅要发扬光大,更要在新时期赋予新的内容、新的创意,把延安精神这个法宝永远传承下去。
四、最大限度用好现在已购买的数据库资源,使其效益最大化;有计划地不断增购新的数字资源,完善图书馆数据库建设;发挥好现有纸质文献和馆藏资源,使其真正在学校教学科研工作中发挥作用。
(1)近几年,我们在校委及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加大了财力投入,2008年至今先后购买了“中国知网”、“网上报告厅”等,今年为迎接全国党校图书馆工作暨信息资源会议的召开,我们又购买了“超星读秀电子图书”、“中宏数据库”、丹城书目数据库软件升级工作,数据库硬盘存量达到23TB,在西北五省区处于领先水平,这都依赖校委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那么,我们怎样使用好这些资源,这当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还是要花大气力。我们认为:一是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二是要有过硬的技术能力;三是要有为全体教工人员服务的思想意识,有了上述三点,才能够发挥真正功能和最大效益,这就要求全馆人员增强服务创新意识,重点强调“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理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坐等服务为上门服务,不断更新服务观念,提高服务意识,使我们现有的数字资源真正发挥作用。俗话说,好钢用在刀刃上,使其投入真正变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工具。
(2)充分利用好我们的馆藏资源,发挥优势,挖掘潜力,逐渐实现其数字化。我馆作为省级党校成立最早,历史悠久,馆藏丰富,特别是延安时期的历史文献,弥足珍贵。我们要在学校对图书馆加大投入的情况下,通过和专业数据库商的合作,逐步使其数字化,真正发挥作用,为我省、我校决策服务,为全国党校系统数据资源共建共享服务,要纳入十二·五计划。另外,我们还要在如何发挥纸质文献的作用上认真研究。当前全国图书馆都处在转型时期,在纸质文献和电子图书并存的时期,要并重发展,不能只强调其一,而忽视另一方,要根据不同的群体,做到服务人性化、专业化。
(3)形势在发展,时代在前进。人们对文化及精神的需求也在改变,如在财务的保障下,我们还要逐年增加一些教学科研必备的电子产品和专业数据库资源,不断完善和扩大我们的信息资源,增加数据库品种,扩大服务范围,建立起从单纯纸质文献资源到包括各种数字资源在内的综合性信息资源保障体系。
五、根据中央党校要求和东部发展省份的经验,我们要逐渐搭建党校系统共建共享的信息平台。
图书馆资源建设固然需要大量投入,但也并非是个体的单打独斗式的投入,同样需要整合资源,要把资源“共享”的文章做好,就中央党校来说,全国16个示范馆数据库如何共享,目前还正在探索,但东部几个发达省份,如:广东、浙江、江苏、山东、安徽等省市已联网,利用虚拟网信息共用共享,使其信息资源发挥最大化。我省目前就调研情况来看,要实现共享,还只是一个设想或者说是要实现的目标,因为我们的市级党校图书馆还没有建立网站,也没有服务器。实现共建共享,还需要艰苦的路程。要在各级校委的重视下,加大投入,搭建信息共享的平台。下一步,建设《陕西省情库》、《延安精神库》,在全省党校系统通过建立虚拟网共用,需加大投入才能实现。
六、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建立人才培养机制,使其纳入正常规划。
《中国共产党党校图书馆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忠诚于党的干部教育事业,具备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具有钻研创新精神,掌握从事信息服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就目前而言,我馆人员总体年龄偏大,专业技术人员少,图书馆专业人员更少,大部分都是半路或从其他单位调来的人员,技术能力薄弱,这就是我馆现状。要改变此种现状,就必须适应飞速发展形势的需要,特别是目前数字图书馆需要的专业人才。我们认为,必须加大培训力度,长训和短训结合,有计划、分层次、分阶段进行培训,要本着走出去请进来、省内培训和跨省培训相结合原则,学习先进地区、发达地区的经验,这是目前提高图书馆人员专业素质的唯一途径。因为就图书馆现状和地位来说,要引进和招聘专业人才是很难实现的。我们建议,校委和领导要把图书馆专业人员培训工作纳入校委工作计划,每年设定专项培训基金,分期分批,逐步提高,走入正常化。
七、加强图书馆科研工作,推动图书馆工作上新水平。
《规程》指出:“科学研究是党校图书馆的重要职能,是提高信息服务水平的基础,是图书馆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党校图书馆的科研工作是党校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由于我馆重视科研,大张旗鼓地宣传科研,积极鼓励大家搞科研,在学校科研工作各项激励政策的感召下,我馆已经形成人人参与科研,人人动笔,人人投搞,科研风气愈来愈浓,已蔚然成风,形势喜人。但我们深知,由于我们知识水平受限,其科研水平和科研质量还不高,整体水平有差距,这就要求我们倡导学习风气、研究风气,要有创新精神,使图书馆的科研工作占有学校一席之地。
八、为了全面深入贯彻全国党校图书馆工作会议,我们拟准备在明年上半年召开一次全省党校系统图书馆工作会议。
会议要改选成立新的一届全省党校图书馆信息学会理事会,会议要把全国党校图书馆工作暨信息资源会议文件原原本本地贯彻下去。同时,结合我省市县具体情况,制定出贯彻落实具体措施,搭建起省、市、县三级网络平台,使其资源共建共享,抓住机遇,乘胜追击,推动我省党校系统图书馆建设上水平,上台阶,实现质的飞跃。
九、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是数字资源建设顺利推进的关键,校委重视是做好图书馆工作的保障。
近几年特别是2007年以后,由于校委及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我馆数字资源由无到有,由小到大,由一种发展到多种,这些成绩的取得,是领导重视图书馆的有力说明,从量到质有了较大的飞跃。但由于我们财力有限,和东部发达省份相比,差距仍然很大。我们相信,在今后的几年里,特别是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在现有的基础上,每年加大资金投入,我们有理由缩小差距,实现建设省级强校目标,为实现数字图书馆建设跨跃式发展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