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国房地产调控何去何从?


中国政府对于房地产的调控始于2003年,每每百姓翘首期盼房价回落时,更多的人是再失良机望房价而兴叹。于是许多人觉得中国的房价没有头,只会涨,而当一些人下定决心,拿出血汗钱斩钉截铁地杀入市场时,房价迅速回落了。而当人们悔首顿足,大闹售楼处讨说法之际,一线城市的购房者又享受物业升值开始偷着笑了。

40000亿,为了经济,老百姓的利益,或者说大多数的老百姓的住房问题又被抛之脑后了。《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经济是命脉,什么利益也比不上宏观经济。相比经济的整体良性运转,相比中国经济长期稳定的大局,一切个体的利益都是可以牺牲的小旗子。

这也是中国房价控制的两难境地,一方面,房地产必须要良性发展,房地产业的蓬勃投资有利于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和中国城市化建设的步伐,所以,一切的控制都是为了这个行业对经济的持续稳定的贡献,而非是寅食卯粮,一个产业的狂热最终一定是一片狼藉,是能源及资源的提前和过度消耗。对于这个行业的整体发展,对于这个行业对于相关产业的带动,对于这个行业以及相关产业的创新都是不利的。而更要防范的是房地产作为投资品属性的泡沫破裂后的恐惧,日本的长期衰退就是因为日本的房地产吞噬了日本的中坚力量——中产阶级。而日本地产泡沫的破裂使日本经济长期陷入滞涨和衰退。这是前车之鉴。

而另一方面,房地产如果只是消费品也还好办,无奈却有投资品的属性,政府不愿就此切断房地产对GDP的贡献,这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也是不现实的,于是,当经济环境好的时候,不断控制房价打压房价,使出各路招数,一旦房地产真的要面临拐点了,许多人又担心了,担心的原因或者不乏背后的利益博弈的原因,但更多的还是对于经济和政绩的担心。所以这就有了4万亿的一幕,经济环境好的时候,大家手里都有消费和投资的欲望,所以要打压,经济环境变化了,政府还要靠地产来吃饭,中国的经济不能离开房地产的支柱,所以政策自然又会反向调整了。

因此,即使政府对于控制房价有着雄心壮志,但对于房地产的调控仅是把控中国经济这艘大船不偏离航道而对于船舵所能采用的左转和右转的调整而已。正常的情况下,只需要把握住方向向前走,但如果出现了暖流或者是顺风天气,就要减减速度,但如果是遇到了逆风气候,就不得已又要想办法提升船速了。如果中国经济出现了悲观的预期,房地产的销售量持续低迷,难免政策又有转向的可能。

从影响房价的因素来看,当前的限购限价限贷政策自然有其不可磨灭的功劳,而更为关键的因素是经济环境。2008年的房价大跌,政策的影响只是其中的一根稻草而已,更重要的因素是经济环境的变化,在经济衰退的环境下,全球的房价都下跌了,不只是实施调控政策的中国。同样,如果2012年经济同样面临衰退,那么,房价的拐点也是自然的,而此时,中国政府的调控政策还会“落井下石”吗?

近期听闻一些城市对于房地产的信贷政策已经开始松动了,这或许就是一个经济信号,对2012年经济环境的不乐观。

总体来看,中国经济的发展无法离开房地产,这或许是因为中国经济结构发展不平衡的暂且无奈,所以房地产无可避免要被政策绑架或松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