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年底了,从上到下一层一层的通知开始下达,其核心工作就是布置提交各项的年终总结。于是,从单位到各部门,从领导到所有的员工,大家就都开始不亦乐乎地忙起来。因为无论工作干的如何,年终的总结是绝对马虎不得的,你没看通知文件上说得清清楚楚嘛——“必须要态度认真,要作为年终考核的主要依据!”
一时间,写年终总结成了许多职场人士的必要的和核心的工作。为了充分表达自己的虔诚与认真,大多总结者行文中间不时会有诸如如“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受到了领导职工的好评和欢迎”、“迈上了一个新高度”、“又上了一个新台阶”等肯定性话语,结尾则必是“新的一年意味着新的起点新的机遇新的挑战”、“决心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或是“一定努力打开一个工作新局面”,等等。而针对名目繁多的的验收、考核与评比,各单位各部门更是将总结写成了几万字之余、厚达二、三十页的洋洋洒洒。仔细考究起来,也无非就是一些“权利是为民的、领导是辛苦的、措施是得力的、方法是科学的、指标是圆满的、任务是超额的、生活是提高的、水平是增长的、业绩是辉煌的、成就是显著的”自我标榜而已。更有一些总结就玩起了数字游戏,每年的数字都是递进,而且递进的幅度惊人!
当然,在宏大的“总结工程”当中,也有诸多的投机取巧之人。比如把往年的总结与材料改个日期、换个封面就算完成成任务了;比如采用花钱请人代写或者网络摘抄等方式来敷衍塞责。于是,在网站年终总结吧内,各种寻找和代写年终总结的帖子暴热了人们的眼球,不少的人更是不失时机的抓住了这一商机,一些专门代写年终总结的店铺随之从平地中冒出了许多。
从管理制度上讲,作为对工作的年终回顾,年终总结本身是很有必要的,但关键是写作者的态度。如今,一些单位为了应付上级布置的任务,进行一种流于形式的年终总结,这样做就失去了年终总结的实际意义。代写者如果只提供一个范本或一种模式,对提高写作者的归纳总结水平有帮助,就是有必要的;但如果是全文代写,则失去了年终总结本身的意义。而据一项关于“代写”的调查显示,超六成网友认为“代写”现象普遍存在。
既然年终总结已经失去了它本来的价值和意义,既然考评并不单单依靠年终总结,那么我们又何必如此兴师动众地发文件、下通知呢?设若我们统计一下的话,恐怕每年单是因为写“年终总结”所浪费的纸张也不是个小数目,不晓得有多少的参天大树又将毁于这一毫无实际意义的行为当中。另外,每年的“年终总结”又有几个人是实事求是地写的呢?虚浮夸大历来是中国人的典型特色,既然明明知道总结中的东西未必可信,又何必写之?再有,每年的“年终总结”项目繁杂、篇数之多,上交以后究竟又有几个领导能够一一翻阅?最终的结果无非是让个别工作人员一卖了之,凭空落得一顿饭钱而已,不是吗?
无庸质疑,年终总结看似只是文字的表露,它却更多地反映出了一种作风。那么,既然每年的“年终总结”又没有几个人会实事求是去写,也没有几个人会实实在在地去看,我们又何必不把这一毫无实际意义的行为废除,切实从转变各行业的工作作风抓起呢?!
(李吉明2011年12月18日于河南新乡 邮箱:[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