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下)


 

工业的发展一定伴随着大量的人口从农村迁移到城市,所以经济的发展与城市化的快速提升密切相关,通过城市化这个指标我们可以对于中国经济未来的前景有一个大致的判断。

既然人是社会发展的基础,那么劳动力的多寡就是根本的因素了。如果缺乏劳动力,经济发展就是一句空话。所以我们需要研判中国未来的劳动力情况,而老龄化恰好能够说明这一点,市场通常也用人口红利进行表达。

城市化和老龄化对于我们来说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实际上不少言者也引用过这些指标来论述过中国经济的发展现状,然而我们很少想到应该把这些指标进行横向比较。

没有对比,没有比较,完全孤立的分析一个数据其实很容易被自己的情绪所左右,城市化和老龄化是否已经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发展还需要进行理性的分析。

根据之前公布的人口普查资料,截至201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为49.68%。人口专家预期,10年以后即202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将达到58%左右。这是一个什么概念?我们绝对不能简单地把它看成是高了或者低了,需要进行横向比较。目前世界上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基本上已经超过了70%,有些甚至达到90%,因此中国的城市化率仍然比较低。

以目前经济仍然还在继续发展中的美国为例,在上世纪的1940年其城市化率为56.5%,已经大大超过现在的中国,但那时还刚刚是美国经济进入又一轮高速发展的初期。直到1970年美国的城市化率达到73.6%,算是完成理论意义上的城市化,但自那以来美国的经济仍然在不断的增长。据此我们可以推测,在城市化率没有达到70%以前中国经济难言因城市化而进入衰退,而要达到这个目标专家预期至少要到2030年,还有近20年的时间。

再来分析老龄化这个指标。根据联合国的标准,当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10%或者65岁以上的人口占比超过7%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而截至2010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的占比这一指标是13.26%,当然也进入老龄化社会,很多言者就此认为中国经济将受到极大的影响。

在联合国发布的2009年统计公告中,日本的这个指标以30%位居第一,所以被认为是打击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到底要达到多少才会影响经济呢?目前欧洲最大的经济体德国似乎开始放缓其经济发展的步伐,而该国的老龄化指标已经达到26%,远高于中国。那么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的情况又如何呢?

根据美国人口普查网公布的美国最新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2以上年龄的人口占比已经达到16.2%,如果再加上未经统计的60到61岁的人口,估计60岁及以上年龄的人口占比将超过17%这一比例同样明显高于中国的13.26%,而目前美国经济至少还没有进入衰退的状态

有研究结果表明,在老龄化达到25%以前人口红利将会对经济发展起到有效的支撑作用。

从中国的实际情况看,由于广大的农村地区所能得到的社会保障程度远低于城市,因此这部分老人在进入老龄化以后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有限,这一点与资本主义国家所有老人都能够享受高额退休福利保障有很大的区别。也就是说由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差异,即使是同样的老龄化程度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要小不少。当然随着我国社会财富的不断积累,社会保障的程度也会逐渐提升,这是我们需要关注的。

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已经先后通过欧洲大陆、美国和日本等国家的发展历程展现在我们眼前,相信我们中国会以更加合理的方式完成这一过程。中国经济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它并不会以个别人的意志为转移,这就像驮载着历史的车轮一样滚滚向前而势不可挡。根据这两个指标的研判,至少在未来10年中国经济的发展仍然是有保证的,中国的股票市场也同样会以长期牛市的方式完成这一进程。

本文刊于2011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报》“实战心得”专栏。(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t/20111219/012011013753.shtml)(潘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