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总结


颜村铺乡中心校

2011年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总结

 

颜村铺乡小学现有教职员工141人,学生3000余人,是一个规模规模较小的乡。一年来,中心校始终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把此项工作纳入了中心校工作的议事日程并狠抓落实。

我乡通过转变职能、勤政廉政、提高效率和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为人师表为主要内容;以突出思想教育、加强建章立制,严格监督考核为抓手;以整合管理资源,优化管理要素,切实解决师德师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使全体教职工在服务学生、提高教育质量为突破。现对我乡师德师风建设作以下阶段性工作小结: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学校是一片圣洁的土壤,在师德师风的创建活动中,我们始终明确应当走在最前列。我们利用各种会议、学习的机会,认真学习领会“十七大”的精神,使全乡广大教师明确教师工作的指导思想,担负起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历史使命。懂得什么样的教师是适应时代要求的合格教师,时刻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约束自我,使教师能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风学识上以身作则。

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我乡对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高度重视,把抓好师德师风创建活动作为实践“三个代表”,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推进依法行政,从严治教,维护教育形象,创建文明行业,改善和优化教育发展环境的重大举措来抓。切实加强领导,建立工作机制,按“谁主管,谁负责”和“分级负责,条块结合”的原则,实施师德师风建设责任制。经过中心校和全体教职工大会反复研究决定,我乡成立了以校长黄守恩为组长,邱福明为副组长,魏守超、黄海波、于士超、于传递、李广军、常庆华、胡同山、王安景为组员的师德师风工作领导小组,做到“一把手挂帅亲自抓,副职领导具体抓”,把责任目标落实到各有关岗位及责任人;并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师德师风工作实施方案,确定了具体的实施步骤及工作措施。

三、高度重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树立为人师表良好形象

教师队伍建设是发展教育事业的关键。“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修养,立德为本”。一年来,我们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造就和形成了一支素质过硬的教职工队伍。我们要求全乡教师自觉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树立良好的为人师表形象。具体做了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热爱学生,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二是以身作则,作为一名教师,要“衣着定位”,让学生无时无刻受到审美教育。要自觉修身养性,淡泊名利,以德服人,以德立教,要不断塑造鲜活、生动的人格魅力;三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切实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让每一名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四、不断完善自我,主动迎接新世纪教育挑战

根据我乡教师的实际,中心校制定了完善教师自我的“五种精神”和“四种能力”。一是要具备“五种精神”:即奉献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进取精神和协作精神;二是要要具备“四种能力”:要有科研能力、再学习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及教学评价能力。通过这“五种精神”和“四种能力”的培养,使每位教师都能不断完善自我,主动迎接新世纪教育挑战。

五、创设有效载体,深入开展师德师能建设活动

为进一步提高我乡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我们积极为教师创设有效载体。根据我乡师德师风建设计划,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活动,每位教师在师德师风建设方面都得到了可喜的进步。

1、组织每个教职员工学好《濮阳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学习资料汇编》

认真学习《濮阳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学习资料汇编》,从思想上明确作为一名教师应遵循的职业道德。按照《濮阳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学习资料汇编》的内容严格要求自己,并开展互学互比、写学习笔记和写心得体会,逐步提高自己的认识。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学习师德标兵”一系列活动,组织教师学习王彩琴、王格现等老师的事迹,通过学习,进一步充实师德师风教育活动这一部典范教材,找准差距,形成对比,形成提高的愿景。主要内容有:一是王彩琴同志的哪些事迹自己最受感动和鼓舞,二是紧密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一下今后怎样向王彩琴同志学习,怎样把本职工作做得更好。用他们最真切的事例,最直接的故事,来感染和教育人,以自觉地提高我们的师德师风标准。通过向他们学习,在他们的精神鼓舞下,自己怎样踏实工作,埋头苦干,积极探索,努力工作,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有明显提高。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给我乡教师极大的鼓舞和鞭策,激发了教师们热爱教育事业的自觉性。

2、 结对帮困助学一批“弱势”学生

对于学校中的“弱势”学生,我们始终把他们列为需要关心和帮助的对象。开展“帮困扶贫,送温暖”活动,发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我乡开展了教师与教师,教师与特困学生结对子,与后进生手拉手活动。为了有效提高帮助后进生的工作效率,我们广泛开展了师生帮困,生生帮困活动。行政领导以身作则,每学期结对一名后进生。班主任、任课教师也积极投入到这项工作,使每个后进生的帮困工作落实到专人。同时,在各班班内开展了优秀生与后进生的帮困工作,从学习上来帮助这些同学。这项帮困结对工作开展后,广大师生各显神通,有的老师对行为习惯差造成学习落后的同学经常开展谈心活动,并在学习中指导他们用正确的方法去开展学习活动。对于那些由于智力原因而造成学习落后的同学,老师和同学们更是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耐心细致地讲解、分析、辅导,直到弄懂为止。每逢重大节日学校领导要慰问特困教师,教职工生病或遇灾困时,学校领导和教师都到场探望、帮助、排忧解难。

3、开展多种形式教育活动

中心校利用我国的一些重大节日,组织部分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到我乡德育基地“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参观学习,并聘请校外德育辅导员为到场的师生讲述历史故事,以加强师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同时增强了师德师风的建设。

通过师德教育座谈会、师德师风教育交流会等多种形式,对全乡教师进行师德师风教育,使每一位教师牢记宗旨,坚定信念,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认真查找自己的不足,真正做到爱岗敬业、吃苦耐劳、服务师生、淡泊名利,以良好的工作作风和精神状态,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争当一名学生满意的教师。

开展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征文 。全乡青年教师参加了师德师风征文比赛。他们以“我自豪,我是一名教师”、“让爱绽放”、“耕耘”等为题,写出了生动而又精彩的文章。在文中,教师都饱含深情,倾诉了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生的爱,表达了自己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的自豪感和责任感。教师们纷纷表示,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在校园里吹起“铸师魂、树师德”之风。

4.开设榜样示范专栏。

我乡颜村铺小学每学期评选师德先进教师,进行表彰奖励,在学生中组织评选出学习成绩突出的三好学生,通过榜样示范专栏,影响和教育广大师生。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让我们教师在激励中完善自己、觉悟自己,让自己为是教师而自勉、自慰、自豪。

5、开展“爱生敬业、为人师表”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

在全乡三至六年级学生中开展“我喜爱的老师”征文活动,让学生说自己身老师的故事,感受老师对他们的爱,从而激发学生热爱老师,努力学习。

6、修改、制订一系列规章制度

随着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我们对学校的规章制度也不断地进行修改和完善。特别是在创建“市规范化学校”和迎接“先进家长学校”的工作中,明显感到许多规章制度方面已不适应学校进一步的发展。因此中心校通过召开全体教师大会,发挥广大教职员工的聪明才智,群策群力,结合实际,进一步完善各项措施和规章制度,使学校能在有效的机制中得到发展。  

六、建立考评机制和奖惩制度,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我乡制定了《颜村铺乡师德考评办法》,对全乡教师进行师德考评。一是自评,达到自我认识、自我鞭策的目的;二是互评,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形成合力;三是学生评,召开学生座谈会;四是学校评。奖优罚劣,弘扬正气,在操作中重奖励,轻惩罚,增强工作透明度,充分调动教师工作进取精神。

七、师德师风建设结硕果

经过全体师生共同努力,我乡师德、师风建设结出可喜的成果:有些学校被评为“市级规范化学校”、县级“书香校园”、“信息化教育示范校”、“校本教研先进校”等称号。同时又涌现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爱生如子,舍小家、为大家,教书育人、刻苦钻研,精通业务等优秀典型。如邱福明、黄守泽等同志被评为县师德师风建设先进个人;丁玉杰、张艳红等同志被评为乡师德师风建设先进个人,在新的典型的带动下,全校教职工呈现出你追我赶、争创一流工作业绩、树行业新风的良好局面。

回顾我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所走过的历程,我们感到在加强建设管理中不仅用“心”和“感情”来管理,更需要具有时代气息的活动来调动升华。

八、下阶段工作打算:

1、对前一阶段的工作作总结回顾,并努力改进前一阶段工作中的不足。

2、广泛深入抓教育,建章立制强管理。

3、实施监督检查,进一步促进文明行风的形成。

好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做到锲而不舍、坚定不移、坚持不懈,相信只要扎实工作,务求实效,我们颜村铺乡中心校的明天会更美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