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医院精细化管理的好经验、好成果


军队医院精细化管理的好经验、好成果
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刘先明汇编
2011年12月20日
 
一、2011年12月4日:[新闻联播]军队研究型医院建设效益显著
 
中国网络电视台(新闻联播):“十一五”以来,军队32所师级以上医院全面展开研究型医院建设,发挥人才密集、技术过硬、创新能力强的优势,推进医院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由治疗经验型向转化医学型转变,通过临床医疗和基础研究的有机融合,在预防、治疗威胁人民健康的肿瘤、免疫等重大疾病的新业务、新技术、新药品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获得重大创新技术397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占全国医药卫生系统的85.7%,有力推动了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科技创新能力、人才队伍结构、卫勤保障能力、质量品牌效益的整体提升。
 
二、2011年12月7日:[新闻联播]解放军总医院创建研究型医院
 
中国网络电视台(新闻联播):解放军总医院发挥人才技术优势,坚持医疗实践与医学研究相结合,率先开展研究型医院建设,加快科研成果向临床转化。
这几天,呼吸科教授刘长庭正带领他的医疗团队紧张进行生物样品的检测,这些样品是不久前搭载“神舟八号”飞船从太空返回的。
深化生物医学基础研究与临床医学应用的有机结合,把对重大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新成果,加快转变为医疗诊治的新技术、新方法,是解放军总医院创建研究型医院的发展思路。
解放军总医院日门诊量1万2千多人,病例多、病种复杂,医院耳鼻喉科通过对1万个病例的样本分析,找到了中国人遗传性耳聋的主要致病原因,成功研制出世界上首款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芯片,并在全国各大医院推广应用。
这套引进设备叫“达芬奇机器人”,它可在医生的操控下,通过微小的创口,对患者实施精准的心脏手术,国外只有几家医院能够用它做两种手术,解放军总医院通过临床的实践创新,开发了机器人的智能,目前已能进行22种手术,5种为国际首创,成功率100%。
解放军总医院通过实施“百位名医、百名新秀、百项优势、百病秘诀”的四百工程,强化研究型人才和研究型科室建设,每年投入大笔资金支持课题研究,同时与国内外知名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共赢的协作机制。目前,医院已经建成27个全军医学专科中心和研究所,6个国家重点学科和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在筹建的再生医学中心,由卢世璧和付小兵两位院士领衔,在骨组织创伤修复、皮肤汗腺再生、神经再生等领域联手攻关。
 
三、2011年12月8日:[新闻联播]研究型医院建设提升临床服务水平
 
中国网络电视台(新闻联播):解放军总医院在创建研究型医院中,始终把患者放在首位,规范工作流程,改善医疗环境,最大限度地满足各类患者的需求。
山东青州的冀涛,今年13岁,入院前双腿因佝偻病呈“O”型,无法正常行走,经过两次手术,已基本消除了行动障碍。
冀涛先后3次住进解放军总医院,每次都是入院第3天进行手术,治疗过程紧张有序,这得益于医院今年推行的“临床路径”管理。
实施临床路径后,医院平均住院日从13.69天下降到9.22天,“药费比”从46%下降到37.4%。
利用信息化手段优化工作流程,简化就医环节,通过推行银行卡与就诊卡功能合二为一,缓解挂号难、看病难等问题;研发“医疗感染实时监控系统”对全院3600多名住院病人,实现从入院到出院全过程在线监测。医院在创建研究型医院中,还整合相关学科临床和技术优势,以系统和病种为牵引,建立专科、专病诊疗中心,组织医务人员对关键诊疗技术联合攻关。
医院将情感关怀融入诊疗的每一个环节,实施“温馨医疗”、“365天无假日门诊”等一系列服务措施,把服务范围延伸到出院随访和社区健康咨询。
 
四、2011年12月10日:[新闻联播]创新高原医学成果造福雪域军民
 
中国网络电视台(新闻联播):西藏军区总医院开展高原病研究几十年,攻克一系列医学难题,20多项领先世界的高原医学成果造福雪域军民。
今年进藏服役的10名新战士,因患急性高原肺水肿住进西藏军区总医院,经过5天精心治疗,今天康复出院。
为系统研究高原病发病机理,他们成立了我军第一个高原病研究中心,建立了我国第一个高原病细胞培养室,研制出“高原康胶囊”等一批防治专用药物,创建了一整套早期诊断与规范化治疗方案。
在西藏,除了急性高原病外,另一大生命杀手是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比内地高2到3倍,最有效的治疗办法是实施手术。
总院科研团队潜心研究20多年,找到高原心脏手术的规律。2000年,首例高原浅低温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获得成功,打破 了心脏病不能在高海拔地区手术的神话,如今已有1500多名当地群众在西藏军区总医院免费接受了心脏手术,成功率达98.9%。
 
五、2011年12月15日:[新闻联播]成果转化临床 更好服务患者
 
中国网络电视台(新闻联播):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把惠及广大患者作为创建研究型医院的目标,带动了临床治疗水平的整体提高。
每周四是医院举办大讲坛的日子,走进学术大厅,早已座无虚席,连讲台边、过道上都挤满了人。
这样的学术研究场面,在南京总医院已成为常态。刘院士讲到的课题,是医院整合创伤外科、神经外科等多个学科,由两名院士领衔、20多名专家共同参与的,被称为生命绿色通道工程。
依据这项科研成果,一旦遇到自然灾害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重病人将直接进入应急处置病区,实施复苏处理后,利用重症监护、连续性血液净化、营养支持等技术,最大程度降低死亡和伤残率,然后转入相关科室,进行确定性治疗。
这种内生增长的医疗驱动模式,为医院发展注入了活力。肠功能障碍治疗,是医院整合优势医疗资源攻克的世界医学难题,造福4万多国内外患者,治愈率达到95.9%。此外,他们还在国际上率先采用多靶点疗法治疗重型狼疮性肾炎,缓解率从15%上升到65%。重症胰腺炎、医学影像介入治疗等10多项国际领先技术,也都及时转化服务于临床。
 
六、2011年12月18日:[新闻联播]数字化医院为患者提供便捷服务
 
中国网络电视台(新闻联播):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在国内率先建立起数字化医院,他们在研究型医院建设中,不断把“数字化”成果向社区拓展,为就医者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走进西南医院宽敞明亮的门诊大厅,很少看到排队拥挤的现象,“导医天使”为就医者提供引导服务,“电子医生”帮患者完成挂号、打印检测报告、查询药品和治疗费用等多项服务。
在这里,每位就医者都会拥有一张“电子身份证”,它会伴随患者完成检查、入院等各项诊疗手续,开具的处方,各类检查、检验的结果全部在网络上传递,病例被保存进医院数据库。“数字化医院”优化了就医流程,医院的各种信息可实时监测,提升了医院的管理效益。
质量控制专家可以通过这套系统,随时调取每位病人的用药、处置情况,如果发现问题,及时与医生沟通进行纠正。西南医院还把数字化成果向周边拓展,与重庆市5家二级医院和22家社区卫生站建立起区域医疗网,患者足不出户就可以轻松查询个人健康档案、通过网上虚拟医院向医生进行健康咨询。目前,他们正牵头国内八省市共同建设数字化区域医疗体系。
 
七、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两位护士捐赠10万奖金值得称道
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刘先明(2011年12月18日)
2011年12月10日,本人在海南讲授了《医院精细化管理与文化建设》;12月17-18日,接着在成都讲授《如何构建医院卓越的医院文化》。
 
 
 
12月17日,在讲课的时候,本人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到:我军的一些医院,在医院精细化管理、医疗技术、医疗设施、文化建设、医疗服务等方面,相对来讲是先进一些的;12月4、7、8日,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中,连续对解放军总医院等军队医院进行了宣传和报道,他们的好经验、好做法,值得我们很多地方医院学习与借鉴。
12月17日晚,从中央电视台《晚间新闻》得知:因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两位护士的及时报警,“12•1”武汉建行网点爆炸案的作案人员,被武汉警方抓获;另外,这两位护士把武汉警方奖励的10万元,又及时捐赠给了“12•1”爆炸案死伤人员的家属。
12月18日,继续讲授《如何构建医院卓越的医院文化》。
讲课中,本人结合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两位护士的举动,讲到:
1、每一位医院员工的工作态度、工作或服务、职业行为、习惯等体现或反映医院的文化理念和建设成效。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两位护士能准确认出作案人员,并及时把奖金捐赠给爆炸案死伤人员的家属,充分体现或反映了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的文化建设成效。
2、两位护士及时发现犯罪嫌疑人并报警,协助警方不费一枪一弹将犯罪嫌疑人抓获,消除了重大社会安全隐患,对和谐社会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3、两位护士第一时间把奖金捐赠给爆炸案死伤人员的家属,这一举动,受到中央电视台、新华网、人民网等众多媒体的报道,对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良好形象和品牌的大规模、大幅度提升,产生了积极影响,做出了重大贡献。

附、刘先明简介:
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武汉工程大学客座教授,襄樊学院客座教授,苏州胥城大厦、书香连锁酒店等单位的企业文化顾问。湖北省企业文化促进会学术顾问。享有“红色咨询师”的雅称。
2001年创立了“精细管理工程”、首创性提出了“岗位主人翁”的新概念; 2005年首创性提出了煤矿领导“捆绑式下井”的新观点。上海铁路局、九寨沟风景区等40多家单位借鉴了精细管理工程。2002年在天津、东莞两民营企业首创实践了“签约总裁”和“签约总经理”的咨询新方式。
曾为大庆油田、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海尔、海信、美的、红豆、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中国兵器装备集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三院、北京市容委垃圾渣土管理处、武汉国资委、苏州党校、北京科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720工厂、北京空军十总队、北京电控集团、中船重工船舶材料研究所、中储粮、中平能化集团易成新材料公司、胥城大厦、书香连锁酒店、川庆钻探、长庆油田采气一厂、辽河油田、中原油田、大庆燃气、镇海炼化、上海石化、吉林石化、天津石化、首都机场、上海铁路局、红金龙集团新业薄片、山西潞安集团、北京京煤集团、山西焦煤汾西矿业集团、山东农行、吉林邮政、天津邮政储蓄银行、四川电力、深圳卫视、潍坊报业集团、潍坊地税局、新华联集团、中建三局、中铁四局、中十冶、安徽交通投资集团、湖北路桥、内蒙古移动、北京贝尔、北京朗姿服装、上海医药、海南永青、安徽和威、锦州航星集团、中国北方化工集团、华鼎锦纶、真爱集团、黄山永佳集团、陕西北元化工集团、山东鲁西化工、北京怀柔医院、北京平谷医院、徐州中医院等百余家单位提供了企业文化、精细管理工程、管理创新、文化营销、品牌推广、人力资源管理、客户服务体系等方面的咨询、培训服务。
曾被中国企业评价协会(隶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聘为第二届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大奖活动的评审工作专家;2004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培训师;2006年被评为中国十大企业管理咨询大师;2008年入选“中国改革开放30年行业百名功勋人物”;2009年被推荐为“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家或建国60周年创新人物”;入围2010“创业中国年度十大创新人物”;2010年被授予“中国经济建设特殊贡献人物”荣誉称号;2011年3月被特邀为“功勋中国系列人物”提名候选人。2011年3月被中国民营商业联合会推荐为“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家”荣誉称号。
2011年5月20日中华民营企业联合会邀请刘先明担任副会长。2011年6月下旬,中国民营企业家联合会理事会增补刘先明为中国民营企业家联合会常务理事。
联系电话:13910823978;QQ:275399245;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