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小贫富差距”不能让人民一等再等了


  正直发电企业身陷亏损、电价上调之际,一张大唐集团2004年制定的岗位薪点工资标准表引发了舆论对发电企业薪酬的关注。这张流传于网络的标准表显示,大唐集团及子公司的最低岗位收入标记数值为18,亦被误作大唐集团最低年薪为18万元。大唐集团相关人士回应称,网上所曝工资表数字并非职工实际收入,仅为薪酬点数。而据记者调查到的情况,电企职工工资普遍是相关产业煤企职工的5~10倍。

  古语云:“不患寡而患不均”。改革近30年来,贫富悬殊、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公众、专家、社会、政府,几乎各个方面都关切着这个问题。我们改革的目标是要实现共同富裕,而不是少数人的富裕。收入差距过大一方面体现在城乡居民之间,另一方面也体现在城镇职工之间,而城镇职工收入的差距主要是因为行业的不同。有些行业的平均收入数倍于城镇职工的平均收入,比如金融、电信、烟草……当然也包括电力行业。

  工资到底高不高,只有自己知道。尽管火电企业深陷债务泥潭,但电企员工的工资普遍较高是不容置疑的。发电企业总是把企业亏损归咎于煤价涨得很快,电价涨得很慢,“市场煤”和“计划电”导致它们发电越多、亏损越多。然而,在“亏损最严重”的情况下,电企职工的工资竟然是相关煤企职工的5至10倍,这是多么的荒诞啊!

  收入与付出是成正比的。如果高收入是通过竞争得到的,而竞争机会是公平的,人们不会认为这样的高收入会损害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但是,如果高收入不是通过竞争得到的,或者竞争的机会是不公平的,那么这样的高收入就有害于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企业都严重亏损了,职工和高管工资为什么还居高不下?这主要是因为大唐集团是国有垄断性质的企业。一些垄断性行业尽管天天喊穷,但是种种内部福利却雷打不动。他们享有许多非垄断行业无法与之相比而又不为外人所知的福利,在住房、入托、入学、就医、就业、购物等方面都充分表现出来。

  解决收入差距过大问题早就放在了中央政府的议事日程,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也被确定为今年政府工作的重点。但一年又一年就这样过去了,这方面的工作并没有取得明显的成效,就连曾经甚嚣尘上的《工资条例》也因为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挠而只闻楼梯声,不见人下来。其实,工资问题、收入差距过大问题必须从体制机制等更深层次查找原因,才能找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在笔者看来,解决垄断国企畸形高薪的根本途径还是推进整个行业的市场化,允许更多的民间资本进入垄断领域。市场具有发现价格的机制,而且市场发现的价格最合理。只要有了充分的竞争,发电企业的工资自然会趋于合理。

  数据显示,中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已由改革开放前的0.16已激增至0.48,大大超出0.4的警戒线。垄断行业的高收入、高福利,是一道冷酷的不公符号。数字显示,有的垄断行业职工收入比我国职工平均工资水平超出4倍到10倍之多。“缩小贫富差距”不能让人民一等再等了,中国必须对日益加剧的贫富分化说“不”。

  垄断行业的高收入,极大地恶化了中国居民的收入差距和贫富差距。在万千的居民为高物价、高房价而深深烦恼的时候,有些垄断企业的员工却仅仅因为在“体制内”而获得高额薪酬,造成很大的收入反差,由此导致社会的不平衡、不和谐。

  打破电力等行业的垄断,不仅关系到收入分配公平的问题,而且关系到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关系到我们的经济结构调整能否顺利完成。实际上,我国早于2002年就启动了市场化取向的电力体制改革。之后也多次做出了重要部署。然而,垄断一天不除,“玻璃门”现象就依然存在,民间资本也就只能望电兴叹!垄断企业高收入也就难以除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