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个弯弯


  清曾国藩征讨太平军初期时,屡次败仗,其一度绝望,投入江中希自杀以谢罪,后被救起。当时,在准备给皇帝的奏折中写道“屡战屡败”,死后余生的的曾看后,改为“屡败屡战”,朝廷看后,并没有怪其指挥失当,反认为其勇气可嘉,并继续委以重任,后取大捷,最终攻陷太平国都城南京,登上其事业巅峰。

  “屡败屡战”与“屡战屡败”之意都在于一个战和败上,从次序及表意看,“屡败屡战”为败后战的交替,是一种生生不息、知耻后勇的执着;而“屡战屡败”则为战后败的循环,是一种沮丧懊恼、绝望无助的颓废。

  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有句名言:“成功是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九十九的汗水”,其中也蕴含“屡败屡战”的涵义,灵感固然重要,但如没有九十九的汗水浇灌,其百分之一的灵感也不会发芽结果。

  “胜者为王”,历来我们从不缺乏对胜利者的敬仰与崇拜,但其背后的“屡败屡战”与九十九的汗水则常为我们所淡忘,许多人的资质未必不如曾国藩与爱迪生,但却不能够有其业绩,究其原因,固有许多,但不能“屡败屡战”与付出九十九汗水则不例外是共有之处,很多人能够一败战、二败再战,但在三败后就倒下了,更有人能够付出一份汗水、十分汗水但需要再多一份汗水时倒下了,更有些,在其已几乎最后一败及已付出九十八之汗水后而悚然放弃,令人嗟叹不已。

  不幸的是,人很多时候是在最后一个弯弯而放弃。

  (写道这里,想起了电视《围城》中的一幕,方鸿渐喜欢苏文纨的表妹唐晓芙,在一个雨天向其表白被拒绝时,非常颓丧,如果他能再鼓起一次勇气向唐小姐表白,结局也许完全不同,可他没有表白,在最后一个弯弯处他放弃了爱情。-当时有个画外音,意思说如方鸿渐追出来,唐小姐就会同意的。)

  中国股市2011年再度跌回2240,回到十年前的最高点2240,十年来指数涨幅为0,自是现阶段议论焦点,各路人士或褒或贬寻其原因,不一而论。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十年前的2200点,大多数股民更多感受到的是快乐和喜悦,全然忘记了风险,十年后的现在,大多数的股民感受到的则是绝望与伤心,全然不觉得有机会。前一个2200点,股民遥看3000点(南方证券),后一个2200点,股民俯视1600点(中金)。

  其实重回10年前点位并不是什么太新鲜的事,如果我们的眼光稍微再往前看下,我们就会发现05年的1000点也回到了94年的1000点,也就是说,中国股市11年涨幅为零,较现在更甚之。只不过,94年的1000点再度穿越在96年就已有过一次,而01年的2200的再度穿越已是06年的事情了。而在05年股市千点之际,股市推倒重来、股市赌场论之音不绝于耳而94年的1000点也曾是让多少股民伤心欲绝的地方,但到了05年的1000点,却又是让多少人实现梦想的起点。令人称其的是,中国股市自06年初止于01年开始的行情更是在据我们最近的亚洲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发生的,其是国内宏观及微观环境,我想不知比现在可能又要坏多少呢(这个不是十分熟悉,还待宏观经济学家分析,只是提下想法)?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又总是惊人的不似。眼下的股市,又是什么论调呢?仁人志士,不一而论。

  同样的点位,异样的心情。十年前,不知有多少股民在憧憬3000点时的快乐时光时却倒在了05年的1000点,“远离股市”同“远离毒品”画上了等号,长达四年的调整将一批批在1700点、1300点买入的股民套牢,到了1000点时在股民已经不知买入为何物时却展开了一轮中国股市目前为止涨幅最大的一段行情,两年时间冲上6000点,但在尝到6000点胜利果实的股民中又有多少是01年的股民呢?又有多少股民在1000点左右时的最后一个弯弯放弃了呢?

  其实,身在其中时很难看到全貌和真相,正如研究历史的人常说:“近年无历史”,年鉴学派史学家马克.布洛赫讲到他的高中老师曾说“1830年以后已无历史学可言,一切都是政治学”,可许多年过去后,人们还是说“自1904年或1940年以后,已无历史学可言”,其看法,古今一体。离得越近,反而越看不清楚。就如中国近三十年以来说,现在看当时的深圳特区、海南建省、浦西开发都给人们带来了巨大机遇,可在当时,大家也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真正能认识到其中包含的巨大机遇的人当属凤毛麟角。每个人也概莫如此,总是过后会说如果我上学如果怎样做、现在就如何,上班如果怎么做、现在会如何等等。

  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机遇,但并不是每一个时代的人都能够抓得住机遇。

  时下股市,3000点、25000点买入的悉数套牢、12月指数在2500点下落到2200点时,个股跌幅颇大,股市悲观论重占上风,展望明年,各券商给出的策略报告也全不乐观,券商大师们从宏观、微观上对股市前景进行了一翻论证和研究、无不得出悲观结论,最乐观也无外是上涨到3200点。我不知道券商的结论是因为因股市的下跌而推出的经济结论还是从经济的研究前景而推出的股市前景,但从历年来券商分析报告来看,我颇怀疑如果时下股市向好,那么券商的宏观及微观研究报告也会得处向好的结论。换言之,同样的数据,完全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在这个观点上,我颇有些小人之心。

  先有结论,再找论据,在中国时下研究中,不新鲜。

  在现点位,你要让我给你很多股市向好的理由,以本人的才疏学浅也自是不能为之。这个也如年初看空股市时,有人问我看空股市的原因,本人也颇不能答之,侥幸,年初股市没有涨上去,有很多技术分析高手、波浪高手也从技术上、波浪上给出了答案,当然,也有一些不屑技术分析的券商策略研究家从其宏观及微观研究中也获得了同样的结果。本人曾经也是一波浪的爱好者,时至今日,言及股市时仍自觉不自觉地以波浪来说大盘所处位置,下面,本人也会以波浪来解大盘,但愚以为自己已不是一完全波浪门徒,如在波浪上有误区或错误,希望波浪专家也不要太以为意。在下面本人也不会谈及宏观及微观,因为在愚看来,宏观及微观研究者更是以宏观及微观的棒子来意淫股市走势。凯恩斯是我敬佩的大师,更多不是因为他的理论,而是他不用那些棒子来意淫股市,凯恩斯说过“股市是美女,大家选的不是自己心目中的美女,而是大家心中的美女”,这个,我认同。

  如以波浪言(我自己看到的波浪),07年10月6000点到1600点为A,1600点到3400点为B,现整体处于C中,如C再细分,较有可能走在C5的尾段,考虑到市场整体PE及经济发展前景,在现阶段较大之可能会完成C浪的调整,从而产生一个较大幅度的涨幅(超过30%)。这个观点在9月已经阐述过,现在基本没有变化。当然,最低点在那个位置,我确实判断不出。正如有人说:“2300以下是底部? 2500以下你也说底部。2700以下你也说底部,看来你永远都不会错”,其实,2500或2300或2000点为底部在一给定时间内可以算错也可以不算错,但是,如果你在01年2200点说底部可能就有些贻笑大方了。另外,在一个点位如现在2200点买入,也许短线都是错误的,但以中线、长线来看却可能就是最好的买入机会。

  至于C是否要跌破1600点,这在波浪上也都未必,波浪中不也是有失败的浪吗?

  我们永远都处于历史中,无法走出;我们也都在创造着历史,时下当下。千秋功过,留待后人评。股市投资自是不需要后人来评,但也要时间来评,这个,都逃不过。

  错误永远伴随着人生,伴随着股市。而我们尽量做得,就是少犯些错误。前几日晚重读以前写的文字,颇有感触。真是依稀有穿越时空,梦回唐朝,昨事仿佛今日,不知身已是客,别梦已寒(尤其看到我对08年大盘判断的时候)。人犯错误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承认错误。同样,我们也要想到,如果错了,最坏的结果是什么呢?充分考虑到最坏的结果,也许你才能坚持。而坚持,有时就是意味着屡败屡战。而坚持,往往也都是孤独的。

  下跌无疑是难以承受的,但愚以为,生命中不可承受之亏一如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灵与肉,轻与重,亏与盈全在你念中。

  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但不幸的时,多数人不能退一步、忍一时,守一步。而那退一步,忍一时、守一步却往往也都是最后的弯弯。

  你能够坚持收到最后的弯弯吗?

  与其“识时务者为俊杰”还是“屡败屡战”,自己定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