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11年十大网络谣言之中非希望工程


盘点2011年十大网络谣言

 

2011-12-23 18:44:54    来源:     []

 
 

    

   一、内地传言“皮革奶粉”死灰复燃

    2月17日,网络上出现了一篇名为《内地“皮革奶粉”死灰复燃长期食用可致癌》的文章,文章一出立刻引起轩然大波:伊利、蒙牛、三元、光明的股价应声下跌,最高的蒙牛跌幅高达3.3%;同时,公众、奶制品企业和监管部门的神经也立刻紧绷起来。2月18日央视《新闻1+1》播出了《谁在制造“皮革奶”?》,节目中引用了农业部和国家质检总局的检测结果,实际检测表明:所谓的“皮革奶粉”传言纯属虚假。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发生以来,公众对国内乳制品的不信任感居高不下,具备购买能力的消费者一般都会优先选购国外奶制品,内地乳制品企业则在战战兢兢中向前发展。此次谣言之所以迅速发生影响与消费者长期以来的不信任不无相关,虽然央视这次迅速向公众解开了事情的真相,但消费者信心的重建必然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向日本和美国等一些先进的国家学习,要联合政府、媒体和企业建立一个公开透明的信息发布机制,让消费者充分享有知情权,这样才会彻底铲除谣言生存和传播的土壤。

 

    二、食用碘盐成了防核辐射良方

    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9级强烈地震,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爆炸与核泄漏事故。谁也没想到这起严重的核事故竟然在中国引起了一场令人咋舌的抢盐风波。从3月16日开始,中国部分地区开始疯狂抢购食盐,许多地区的食盐在一天之内被抢光,期间更有商家趁机抬价,市场秩序一派混乱。

    引起抢购的是两条消息:食盐中的碘可以防止核辐射;受日本核辐射影响,国内盐产量将出现短缺。不久有专家出来辟谣:通过使用食盐达不到防辐射的目的,因为食盐中的碘含量很低;国内食盐主要是矿盐,海盐比例很低,而且这部分海盐也基本不可能受到来自日本方面的影响。随后,抢盐风波消散而去。

    这次抢购风波的发生并非偶然。2008年底国家推出了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这导致市场上流通的货币远远超出了实际经济规模,民间精明的投资者带着过剩的游资四处寻找投资对象,日本核泄漏的发生使他们盯上了食盐,通过散布谣言、带头抢购方式制造食盐短缺,然后迅速高价卖出,当政府介入辟谣后,游资已然赚完撤出。

    三、 “中非希望工程”是借慈善牟利

    今年3月份,旨在援助非洲建立“希望小学”的“中非希望工程”在坦桑尼亚启动,彼时该消息在国内并没有得到多少关注,不过进入8月份,“中非希望工程”却突然成了网络热门搜索词。与青基会联合发起者世界杰出华商协会、以及参与发起人卢俊卿和其女儿卢星宇迅速成为了接下来谣言风波中的最大受害者,央视主持人芮成钢称“卢俊卿身上莫名其妙被贴满了大字报”。谣言当前,卢氏父女并没有选择沉默,而是积极出来辟谣,但是媒体明显的非理性偏向几乎淹没了他们的声音。

    进入9月份,中国政法大学疑难案例研究中心的数位专家针对此事件进行了一项严格的法律鉴定,鉴定结果成文为一份《法律意见书》,意见书中认为“中非希望工程”符合我国慈善法规,并没有违法行为。这份文件算是为这场谣言画上了一个句号。事实最终证明,卢氏父女是真正的慈善家,“中非希望工程”是真正的慈善工程。

    青基会的涂猛秘书长证实中非希望工程不存在腐败:“卢俊卿和卢星宇自2010年12月30日至2011年3月16日,共向中国青基会捐赠1100万元。劝募需要成本,而且不会低。卢俊卿所劝募的成本,既未从青基会中支付,更未动用中非希望工程捐款基金。”北京大学非营利组织研究中心主任金锦萍说:“华商协会是接受青基会的委托去开展劝募活动,劝募资格没有问题,所有善款都进入青基会帐户了,华商会没有从中没有提任何的成本、回扣什么都没有,我们财务都看过了。

    12月份,卢俊卿在其微博悬赏1000万,希望媒体或知情人给出他利用慈善牟利的证据,无人回应,媒体却紧紧抓住卢俊卿“利用慈善牟利”和“灰色慈善”的结论,着实让人觉得很不严谨。

 

 

    四、少林寺方丈嫖娼被抓

    3月下旬,河南省公安部门安排部署了2011年“的扫黄打非”工作任务,随即展开了新一轮如火如荼的“扫黄”行动。富有戏剧性色彩的是5月初的一条传言,传言称“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嫖娼被抓”。此条消息想不激起大家的兴奋点都困难,于是迅速登上各大网络的显赫位置。8日,少林寺已向登封警方报案;随后的第二天,河南警方表示,“释永信嫖娼一事确定是假的”,并将依法展开调查,追究造谣者相关法律责任。

    这次类似“花边新闻”的谣言引起了少林寺方面的强烈谴责,也给中国佛教界的声誉造成了一定的损伤,但是此类花边新闻为什么会引起如此大的反响倒是值得我们深思。近年来,少林寺在国外开办大量公司、置地买房,最近更是风闻要上市,而国内的其他寺庙也不甘落后,纷纷开展商业活动。宗教场所本是人们心目中的一方净土,宗教人士也是心灵安宁者的化身,但现在少林寺的商业化倾向冲击了人们的既有观念,人们开始质疑宗教人士的“纯洁性”。所以,当谣言四起时,大家便饶有兴致的扮演了围观者的角色。

 

    五、某螺丝粉连锁店用尸油煮粉

    8月份,有网友在多家论坛发帖:“广西政法委最新通告,广西贺州市某螺丝粉连锁店已被查明使用低价购买火葬场尸油煮粉,犯罪分子已被抓获。” 因为事关食品安全,帖子内容中又包含了广西政法委这一政府部门,民众的不安情绪一下子被引燃。不过25号后,广西政法委、贺州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和贺州市殡仪馆办公室方面的工作人员相继出来否认消息的真实性,又一谎言被揭穿。

    这次造谣事件可能是出自同业竞争者之手,它破坏了本行业的营业秩序和信誉,最终结果是损人不利己的。尽管消息被证否,但它也再一次撩动了消费者对快餐食品安全问题的脆弱神经。当事商家从中至少应吸取两点教训:一是在今后的发展中务必保证食品质量,遵循良性的市场竞争法则;二是应树立危机公关意识,与食品安全鉴定部门建立合作关系,在谣言发生后及时邀请相关部门进行鉴定,在最短时间内消灭谣言以避免经济损失。

 

    六、金庸一年内逝世两次

    10月15日,一个名为“信e站”的网友微博称“金庸先生于2011年10月15日3点12分在香港尖沙咀圣玛利亚医院去世。”有媒体随后采访了金庸的助手潘耀明,潘先生则表示,“金庸先生目前身体状况很好,对这样的假消息非常无奈”。

    作为国内文坛的重磅人物,金庸先生已经不是第一次“被死亡”了,早在今年6月,金庸也曾“被死亡”过一次。一年内“逝世”两次,两次均引起轩然大波,均是经过当事人或助手现身辟谣后,被疯狂转载的谣言才戛然而止。虽然关注这一事件的人数众多,但大家几乎全部丧失了判断力,因为据香港记者闾丘露薇称,香港尖沙咀并没有圣玛利亚医院。虽然这一事件的否面影响不大,但也给广大网民提了个醒: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只有对事情保持自己的判断力才能避免被忽悠。

 

    七、11月6日玉溪要发生大地震

    10月26日,一网名为“冷血”的网友在玉溪人气最高的“高古楼”网站上发布了一条求证贴:“听闻玉溪将发生8.6级大地震,震中为通海九街,时间是11月6日,求证。”这条帖子本来只是反映了坊间关于地震的传闻,但一经发出立即激发了民众的恐慌情绪,当地民众不禁联系到之前云南省减灾委发放“防灾应急包”这一事实,不安情绪陡然增加,陆续有人逃离玉溪。11月3日,官方通过手机短信发布了辟谣信息,但谣言并没有完全散去;当人们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等到11月6日过去后,谣言终于终结。(上图为当地在进行地震应急演习)

    “三人成虎”的寓言这次被玉溪人诠释的淋漓尽致,事后来取笑他们毫无意义,因为谁都不会勇敢到拿自己的生命做赌注。这次事件暴露出的问题很明显:地方政府在谣传疯传了一周后才出来辟谣,而且辟谣效果也不明显。各地政府应该从中吸取教训,相关部门应该积极与当地的地震监测部门联系,及时发布地震监测信息,用科学破除谣言。

 

    八、海南支教学生被当地领导轮奸

    11月12日凌晨,一条“海师支教女学生被灌醉轮奸”的微博开始在网络上风传,众多网友纷纷转发“求真相”,截止13日上午,网络上仍没有官方消息的回应。随后,记者联系了海南师范大学,校方回应称此事“纯属谣言”,校方强烈要求追究发帖人的法律责任。

    在当今中国的网络语境中,女大学生无疑成了最容易吸引眼球的弱势群体,女大学生受到侵害的网络新闻几乎无不在。相形之下,基层领导则基本成了地方恶霸的代言人,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很容易成为部分网民妖魔化的对象。所以当“地方领导”、“女大学生”与“轮奸”这样的词汇共同出现在一个标题当中时,其杀伤力一定异常的强。在这一点上,造谣者显然熟知并非常聪明的利用了网民高昂的正义感。这起造谣事件伤害了当事各方的名誉,也在一定程度上“涂黑了”当地的支教工程,追求发帖人责任实属必需。(上图为中央电视台进行公开辟谣)

    事件过后,我们庆幸这只是一个谣言。不过有这么多人相信谣言这一事实,也从侧面说明了女大学生的安全问题与基层干部的作风问题的确有待改善。

 

    九、部分新疆艾滋人通过滴血食物传播艾滋疾病

    11月份,有网络和短信消息称:“最近不要在外面吃东西,尤其是烧烤、凉拌菜、兰州拉面等,一伙感染艾滋病的人在全国部分城市用自己的血滴到食物里,已被证实,已有人感染”。对此,新疆公安厅联合多部门进行了核查,但并未发现有关艾滋病人投毒的案件。最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安厅在其官方微博“平安天山”提醒民众不要相信、传播谣言。

    这条虚假信息得以迅速传播的关键在于:造谣者非常狡黠的利用了大家敏感的民族情绪和对艾滋疾病的恐惧心理。新疆之前曾数次因为民族问题走进媒体视野,加之公众对难以治愈的艾滋病存在莫大恐惧,这种既成心理增加了虚假消息的可接受性。事实上,这条虚假消息有明显破绽,有专家就曾直白的讲道:“艾滋病毒离开感染者的体液,如果不直接进入另外一个人的血液内,很快就会死亡,进入拉面里,很快就会被‘烫死’的。”

    十、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泄题

    12月17日,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分别在上午和下午举行。一些考生称,早前开考之前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答案便已惊现网络。武汉大学王同学称,一家名叫“考试百科”的网站,约在开考前一小时就已公布了四级考试的部分试卷和所有答案。教育部18日表示:目前未发现泄密和大规模违纪作弊等异常情况,考试总体情况平稳;之前出现在网络上的考题和答案是一些不法人员利用“考前发帖考后修改发帖内容”的方法,在混淆视听、散布谣言。目前,有关部门正在按照相关规定对查实的不法人员进行严肃处理。

    全国大学四六级考试具有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的特点,考试结果往往会影响到大学生之后的毕业资格和求职空间,也因此成为了许多大学生最重视的一门考试。在当今社会,诚信缺失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体现在考试方面就是考试公平的缺失,加上以前也曾多次发生过命题人员泄题的情况,因此应试者甚至已经不再把泄题当作一种意外。呜呼哀哉。本次“泄题事件”已查证为人为制造,但应试者已对游戏规则的公平不抱太大信心。信心的重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命题人员的自律,更需要相关部门的强力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