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小农市场


中国的教育信息化市场是一个典型的以自给自足为主导的“小农市场”,其主要存在缺乏高度的市场化分工,没有层次分明的市场产业链的形成;缺乏旗舰性引导企业;采购与使用分离,形成了市场负激励;行政力量参与市场,形成市场偏差;只重视有形的硬件设备,不重视人的服务的价值等等一系列问题。目前市场中出售的各种应用系统使用率不高,采购时真正的用户没有机会参与区别产品的优与劣,所以厂家只能在市场上拼价格、拼无用的功能堆砌、拼非市场手段。大多设备与软件的竞争都在花哨的界面上以及非市场手段上,没有厂家真正去一线跟踪具体的教学和管理,也没有人关心卖出去的软件究竟在实际教学中如何使用。企业和企业之间缺乏诚信,相互盗版,知识产权无法得到有效保护,无法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没有形成产业链上的合作体系,产品往往是大而全、无所不包,没有专业领域的核心,看到一家公司出了一个新产品,马上就跟风上同样的产品,从而造成产品同质化。长此以往,必然将造成经济学上著名的“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留在这个市场上的,只是一些短期的、投机的公司,随之而来的是具体用户实施项目在应用方面的严重挫折,反过来影响后续投资。如此形成负循环,在不久的将来,将终结这个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