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事求是是社会调查的根本出发点


     

   

      各种社会调查或者更广泛意义上的各种社会研究,都是“作为一种由 社会中的具体个人从事和进行的活动,研究者实事求是的态度将是社会研究具有科学性的最重要的道德保证。”  

  费孝通先生的博士论文《开弦弓:一个中国农村中的农民生 活》在出版时,根据出版社的建议改为《中国农民的生活》。对于这一点,他同样表现出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费先生指出:“我只调查了一个农村就能说是 中国农民生活么 书名一改动,这个问题是应当提出来澄清的。”“如果只调查了一个中国农村把所调查的结果就说是中国农民生活的全貌,那是以偏概全,在方法 上是错误的。如果说明这只是一个中国农村里的农民生活的叙述,那是实事求是的。”[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费孝通先生不仅正视自己的调查研究结 果与最终所出版的著作名称之间所存在的差别,同时还对这种差别有着十分清醒的认识。

      实际上,费孝通先生调查江村的目的,的确是要了解中国社会,而不 只是关注这个村庄本身。“我把江村调查看作是我进入这个‘了解中国社会’的领域的开始”,但“怎样答复这一个一个小村子的调查能加成一幅中国社会的整体面 貌呢 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对于自己所做的只是一个村庄的调查,因而并不能反映整个中国社会的全貌这一点,费孝通先生一方面毫不回避,另 一方面又非常客观、非常实事求是地对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进行说明:“当时我所能做的只有单枪匹马地在小范围里进行观察。这是我这个研究者本身的条件。” 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是每一个从事社会研究的人都应该认真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