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外升内贬”秘密


人民币“外升内贬”秘密
   
    2005年7月22日以来,人民币走上了漫漫升值之路,至今年9月末,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累计升值30.24%。与人民币升值相对应,人民币对内却是贬值,国内CPI指数居高不下,呈现出人民币"外升内贬"的反常现象。
    在美国,许多商品的价格跟中国的超市相比差异不大。许多产自中国的商品,比如拖鞋、浴巾、T恤、餐具等等,质量比国内销售的好很多,价格却明显低于国内。
    为什么会这样?中国每出口1美元商品,国内就要按照汇率比大约1比6.5来增发6.5元人民币来对冲。目前中国外汇储备高达3.3万亿美元,国内由此增发 的人民币超过20万亿元,相当于2008年3.4万亿市场货币流通量(M0)的6倍。这些由出口结汇投放的巨额货币,全部以通货膨胀的形式转嫁到国内老百 姓头上,造成老百姓手中货币的大幅度贬值,物价自然会相应大幅度上涨。
    在过去14年间,中国的广义货币(M2)数量以平均17.5%的增长率在增加,最高速度为2009年的29.4%,最低为2000年的12.3%;美国在 过去20年期间,M2的平均增长速度为4.9%,远低于中国的17.5%。中国出口商品越多,赚取外汇越多,老百姓就越倒霉。
    如果中国不出口商品,而是用于国内百姓生活,既能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又不会发生对外财政补贴。或者退一步来说,如果中国出口商品白白送给外国,不收取美元,国内也不会增发人民币,货币也不会贬值,中国老百姓的损失也会小一些。
    可现在却是,生产的商品出口到了国外,由出口商品换取的美元也借给了国外,而把由此增发的人民币留在了国内市场,变成了没有任何商品做基础的"纯粹废纸"。由于这些增发的"纯粹废纸"与现有货币一样流通,必然会造成现有货币大幅贬值和物价大幅上涨。
    反观美国情况,恰恰与中国相反。美国市场上的货币流向了中国,中国的商品流入了美国市场,由于市场上货币减少商品增加,必然导致物价稳定,美国老百姓手里的钱便能购买更多商品。
    这就是中美物价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也是人民币"外升内贬"的秘密。
    现在出口减少了,美国国内的中国产品物价上涨了,有的已经上涨有50%。所以,出口减少还有这样的神奇效果,可以影响美国国内中国产品的物价。这个也是一直叫嚣让人民币升值的美国政客没想到的,思维往往有双重性。有时结果就恰好倒向了你不需要的方向,所以聪明有时也是害人害自己的,难怪近期美国突然不提人民币升值问题了,而且美国政府还公然宣称“中国政府没有操纵汇率”。一百八十度的转弯,皆源于此。
    眼下,外贸企业出口减少,出口愿望不强,加之中国政府认识到出口政策出现的问题,启动内需战略;将直接导致今后出口政策的调整和出口美国产品的减少,因而从长远来说,美国的中国产品涨价已成为长期趋势。这将成为美国的一个国内问题,低廉的中国物价会逐渐淡出他们的视野。
    试想,今后10年中国内需成功启动,出口数量必然减少。长期依赖出口换汇导致的美元资产问题,也就彻底解决了。这些由出口结汇投放的巨额货币,全部以通货膨胀的形式转嫁到国内老百姓头上,造成老百姓手中货币的大幅度贬值的现象就会结束。高美元外汇储备的问题也就顺利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