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光电提升光照强度10万倍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科学家发现,仅仅调整纳米尺度绝缘体结构的几何参数,就可把光强度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从理论上讲,他们估计,光强度会提高10万倍,这是指入射强度,幅度超大。这一巨大的光照强度提升会带来新的发展,推动全光开关和生物感应方面的应用。

  研究人员中,丽贝卡·塞尼斗(Rebecca Sainidou)是来自西班牙国家研究委员会(CSIC),简·任吉尔(Jan Renger)来自光子科学协会(ICFO),其他合作者来自西班牙各种机构。他们发表了这项研究,探讨了用新方法进行电介质光增强,就刊登在最近一期的《纳米通讯》杂志。

  科学家们解释说,其中最大的个问题是,这些纳米光电设备是金属做的,这些设备中的金属吸收一些光,但却会限制整体光照强度。在这里,研究人员提出,要使用电介质而不是金属结构,他们介绍了三种不同的排列方式,以实现巨大的光照增强:介电材料波导、介电材料粒子阵列,以及混合这两种结构。在这三种方法中的每一种,研究人员都表明,通过抑制吸收损失,光能量就可堆积在共振腔中,从而创造极强的光场。

  “金属结构可产生类似水平的增强,但它是通过小范围的等离子体激发,幅度有限,只能延长几纳米的直径,”论文合著者、CSIC的亚维尔·加西亚·德·阿巴交(Javier García de Abajo)说。“相比之下,我们的技术可以有巨大的提高,而且数量庞大,从而可高效利用提供的光能量,并扩展到生物传感应用和非线性光学。在金属结构中,吸收可能是个问题,因为可能会使材料受损,也因为它会减少可用的光能量,这恰恰是在可以增强光能量的地方。这种类型的问题没有出现在我们的介电结构中。

  “我们可以获得巨大的光照强度增强,只需简单地堆积光就行,要堆积的光来自各种可能的光源。(例如:把许多光纤的末端靠近空间上的一个共同点,或收集的光来自许多面大型镜子)。但这听来就像是浪费了很多的光能量,只是为了获得一种增强效果,而且是在较小范围的空间获得这种效果。然而,从本质上讲,这正是金属结构所做的,就是要把光集中在所谓的光学热点,使用的是等离子。相反,我们的结构不把光集中在狭小的空间:而是把光放大到巨大幅度,这就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这种放大的实现,是使用隐逝光波和放大光波,这样不是传输能量,而是把能量积聚起来。”

  虽然理论上说,没有上限限制约光强度的提升,这些结构都能够无限提升,但是,制造技术的缺陷把光增强限制在10万倍的入射光强度。在一次原理循证演示中,对于这种介质波导技术,研究人员说,光照强度提升100倍。研究人员预测,这种适度的增强应该很容易实现,只要降低界面粗糙度就可以,这当然需要更仔细的制备。研究人员现在正在实验证明更大的光增强。

  研究人员解释说,部分设计的纳米装置用于光学应用,就可以控制光增强,也能控制光的约束和亚波长光导。演示的性能可获得非常大的光强度,数值巨大,研究人员已经开辟了新的可能性,有许多纳米光伏应用。例如,纳米光电子组件已被用于产生人造磁性、负折射、隐形以及生物传感。

  “某些分子会在我们的身体中优先产生,当我们患有一些疾病(如肿瘤、感染等)时就是这样,”加西亚说。“检测这些分子有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因为它们很少出现在微小的浓度。有一种实用的方法可检测这些分子,揭示与它们相关联的潜在疾病,这就是用光照射它们,看它们是分散光还是吸收光(例如,不同颜色的光如何被这些分子吸收,或它们如何改变光的颜色)。因此,重要的是放大这些分子生产的光学信号,这样,我们就有机会获得这些信号,即使它们处于非常低的浓度。我们的结构准确地说就是可做到这点:它们放大光,幅度很大,所以,如果检测到的分子被置于这些光照之下,它们会更容易产生所说的光信号(吸收、改变颜色等)。这就是一种有用的方法,可检测疾病如癌症等。

  “在不同的方向,光放大可用于非线性地响应外部光,这可以直接用于处理信息,加密为光信号。这是一个野心勃勃的目标,就是需要制作光学计算机。这样的电脑现在还遥不可及,但有望极大地提高计算和通信速度。我们的结构提供了一种创新的方法,就是利用光在设备中处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