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善洲的还债与报恩
他走了,就像一个操劳了一生的老农民一样,走了……身旁留下一顶草帽,一把砍刀,一支烟斗;身后留下一个依然需要刨土取食的家,家里有风烛残年的老伴,有每天上山种地、喂牛、打猪草的女儿女婿,有开着农用车跑运输的孙子们……
他奋斗一辈子,掏心扒肺让老百姓的日子富起来,自己却两手空空而去,而把价值几个亿的森林送给了大山里的群众。(30日人民网)
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6/13845197.html
身为地委书记,杨善洲退休后不是安享天伦之乐,而是去大凉山垦荒造林,20多年如一日,不畏艰难,辛勤劳作,不讲享受,不要报酬,在离开这个世界前,又把全部山林送给山区群众。他是一个纯粹的共产党人,他的一生是忘我奋斗的一生,是无私奉献的一生,是为人民服务的一生。
是什么力量高擎起杨善洲的人生旗帜?他的回答很朴实,一为还债,一为报恩。因为特殊时代的大砍大伐,让山区老百姓吞食着林毁地荒的恶果,所以他立志重新还群众青山绿水;因为曾经受到山区农民的热心爱护,曾经得到党的悉心培养,所以他一直铭记着党和人民的恩情,怀揣一颗感恩的心。
杨善洲的还债与报恩,说白了就是责任与使命。尽管不是个人的原因,但由于决策失误或错误,给社会发展和群众利益造成损伤,就得去偿还欠下的这笔债,这是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意识;人民养育了我,就得拿行动去报答,实实在在地为人民办事,替人民谋利,这是一个党员干部的使命。
正是这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所驱动,杨善洲从来没把自己当成地委书记,没有耿耿于怀于自己的特殊身份,而始终把自己当成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普普通通的劳动者。也正因为如此,荒山野宿创业,他不怕苦;街头捡果种树,他不怕丢人;地头拾粪育苗,他不嫌赃;上级给的奖励,他不要;就连老伴生病用了3次公车,汽油费也全由自己掏腰包……
“杨善洲,杨善洲,老牛拉车不回头,当官一场手空空,退休又钻山沟沟;二十多年绿荒山,拼了老命建林场,创造资产几个亿,分文不取乐悠悠……”飘扬在大凉山的歌声代表了老百姓的心声,杨善洲不愧为这个时代的先锋,共产党员的模范,同时,也是新时期党员干部学习的一面镜子,时时鞭策我们,常念肩上责任,常怀感恩之心,用无我的境界和无私的精神去践行执政为民理念。
杨善洲的还债与报恩
评论
8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