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0日获悉,文化部、财政部日前出台的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明确,2011年底之前国家级、省级美术馆全部向公众免费开放;全国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全部免费开放,所提供的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新华网北京2月10日电)
虽然这个“全部免费”比人们预料来得稍晚了些,但看到这条消息,笔者还是要为之叫好。公共文化设施该如何使用,是收费还是免费?是对某个群体免费还是全部免费?自2004年以来,就多次引发讨论热潮,加上中央和各地纷纷出台关于公共文化设施免费的政策性文件,公共文化设施的对外开放进入“免费时代”或“半免费时代”。如2004年5月1日起,全国文化、文物系统各级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对未成年人集体参观实行免票;学生个人参观实行半票;家长携带未成年子女参观的,对未成年子女免票。这对未成年人的“免费举措”,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未成年人思想品德教育的关心与重视。2008年1月23日,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下发通知。通知规定,除了文物建筑及遗址类博物馆外,全国各级文化文物归口管理的博物馆、纪念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部免费开放。
但这个“免费或半免费”仍有许多附带条件,毕竟不等同于现实。如在对未成年人开放的场馆中,对未成年人进行科普教育、满足青少年求知欲的科技馆至今却仍在收费之列;还有在不少地方,对于外来工的门票免费依然设置了一些门槛,譬如要求出示暂住证等,没有暂住证就要收费等;还有的免费场所也因为参观游览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如有的公园名贵花草被一些市民移植回家,夜间开放的场所路灯电缆被盗等因素,不得不停止免费;再有的就是,资金不到位难以扩大规模和更新,专业人员缺乏、文化产品陈旧、活动更迭过慢等等问题。这些都已成为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之路上的重重障碍。不论对管理者还是全社会公众来说,“免费开放”都像一场综合素质考试,机遇之外,更多的是挑战。
其实,公共文化设施的开放要不要免费是一个方面,免费开放的资源能否满足日益增长的公众文化生活需求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从制度、体制上营造免费开放的氛围,加快提升全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理念;另一方面,必须立足把丰富发展文化品牌,加强阵地建设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不断打造和推出新的公共文化产品,以满足公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日前,文化部、财政部等再次下发通知,2012年底之前各级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将全部向公众免费开放。并从经费保障、品牌创建、投入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要求各级政府和部门真正将免费工作落到实处,尊重和贴近服务对象的文化需求,在实现均等普惠的公共服务基础上,逐步增设多样化服务,重点增加对未成年人、老年人、农民工等特殊人群的对象化服务,这无疑是给文化惠民给力了。
从对未成年人的“免费”到全民的“免费”,这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综合国力上升的一个重要体现,这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群众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权益,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建设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为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叫好
评论
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