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日升同志
在济南市总工联谊会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同志们:
今天,市科协与《济南日报》社经济中心联合召开济南市总工程师联谊会,共同为发展省会经济建言献策,这对我们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来说,是莫大的信任和荣幸。下面,我不揣浅陋,就如何发展我市太阳能产业的有关问题,谈一谈管窥之见,以尽献芹之心。
一、发展太阳能的重要意义
一是调整能源结构的必然趋势
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支撑了19世纪到20世纪近200年来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然而,化石能源的不可再生性和人类对其的巨大消耗,使化石能源正在逐渐走向枯竭。据国际能源署最新统计数据表明,世界石油资源储量估计剩余已探明石油储量在1.2万亿到1.3万亿桶之间。以当前的消费水平和增长速度来看,这仅够供应全世界40余年的石油消费。世界天然气储量大约为177万亿立方米。如果年开采量维持在2.3万亿立方米,则天然气将在80年内枯竭。世界煤炭总可采储量大约为8475亿吨。按当前的消费水平,最多也只能维持120年左右的时间。短短40年、80年甚至是120年,在人类历史上可以说是弹指一挥间。那么,40年、80年和120年后我们靠什么能源支撑经济发展和满足我们的日常生活需求?只有太阳能为我们展示了光辉灿烂的前景。这是因为,太阳具有100亿年的寿命,现在仅度过40亿年,正处于青壮时期。太阳辐射到地球大气层的能量仅为其总辐射能量的22亿分之一,但每分钟照射到地球上的能量就相当于人类一年所耗用的能量总和。只要将我国太阳能年辐射总量的1%转化为可利用能源,就能满足我国全部的能源需求。因此,太阳能是真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替代能源,是调整能源结构的必然趋势。
二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措施
石油和煤炭等化石能源在带来工业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温室效应和环境污染。据统计,每燃烧一吨煤炭,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为2.6吨。目前,全世界每年因消耗石油、煤炭向空气排放的二氧化碳达60亿吨,超出地球生物圈能够吸收量的一倍,温室效应已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存。同时燃烧化石燃料,还排放大量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有毒气体,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源头。为了解决温室效应排放和环境污染问题,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今年12月7日,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和其他官员在哥本哈根召开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协定。为推动哥本哈根峰会顺利进行,中国政府于11月25日提出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40%至45%。这是中国按照国情的自愿行动,也是对全球应对气候转变的一大贡献。据专家测算,太阳能光伏发电每瓦一年可发电1千瓦时,节约标煤0.40公斤,减排二氧化碳0.75公斤,减排灰渣0.1公斤,减排二氧化硫10克。因此,太阳能是最清洁、无污染的能源,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措施。
三是培植新兴产业的战略高地
历史经验表明,每一次金融危机都孕育着新的技术突破和产业变革。1857年的危机推动了以电气革命为标志的技术革命;1929年的危机引发了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以电子、航空航天和核能技术突破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当前的金融危机,也必将催生一场新的科技革命--新能源革命。因为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因为太阳能无污染、无噪音、光彩夺目,因为太阳能不用运输、无人值守、成本低、效能高,因为太阳能永恒运转,阳光普照,无人垄断,就注定了它是新能源中最理想、最具有发展前途、可以逐步替代传统能源的支撑点。特别是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太阳能是促进消费、增加投资、稳定出口的重要结合点,是调整结构、提高国际竞争力的现实切入点,也是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企业利润的增长点。我们正在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发太阳能中高温技术和新产品。如果这一技术得到突破,太阳能集热器今后提供的将不仅仅是热水,它将从热水向热能进而向热电方向发展。在集中供暖、集中制冷、农业烘干、工业动力、海水淡化和太阳能热发电等领域得到无限拓展。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可以带动硅材料、硅棒、硅锭、硅片、电池片、薄膜电池、电池组件、蓄电池、逆变器、控制器、发电工程、应用产品以及硅烷、低铁超白玻璃和相关化工产业的极大发展。可以说,发展太阳能,就是抢占新兴产业的战略高地。
四是提升城市品牌的重要步骤
所谓城市品牌,是指城市在功能定位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核心价值,将城市的生态环境、经济支柱、精神品格以及地区文化、城市特点和形象标志等诸多要素,经过长期塑造、整合和优化,逐步形成的能够识别城市、引起联想、带来附加值的城市资本。优秀的城市品牌一般具有三大特性,即独特性、延伸性和实效性。济南是山东省首府,具有灿烂的文明历史。泉文化、黄河文化和名士文化已经崭露头脚。但以产业为突出特征的城市文化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在当今经济社会环境下,每个城市的文化无不打上产业的烙印。如我省青岛以五朵金花海尔、海信、青啤等为特征的名牌城市,德州以皇明、亿家能为骨干企业的中国太阳能谷等,都已显现出高科技、大工业城市特征。济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新能源特别是太阳能发展。但济南阳光经济的城市特色还需要进一步确立和提升。济南市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为5058~5300兆焦/平方米,位于山东省太阳辐射分布的高值区内,年日照总时数在2491~2737小时之间,每天平均7.0~7.5小时,年平均日照率为56~62%,具备率先加快发展太阳能利用的自然条件。济南市的太阳能产业发展、产品和工程应用,济南市的太阳能品牌特别是科技品牌和会展品牌,都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美誉度。因此,我们应进一步明确阳光经济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太阳能产业,搞好太阳能应用和推广,举办国际性太阳能会展,使太阳能真正成为济南最亮丽的名片。
二、发展太阳能的综合分析
一是外部环境更有利
随着传统能源的逐渐枯竭,太阳能的战略性地位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重视太阳能、发展太阳能,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太阳能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这为太阳能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保证。美国总统奥巴马上台伊始就高度重视以太阳能为核心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明确表示政府将在未来十年内投资1500亿美元于新能源领域,并指出“谁掌握了清洁和可再生能源,谁将主导二十一世纪;谁在新能源领域拔得头筹,谁将成为后石油经济时代的佼佼者”。欧洲各国政府更是极力推崇太阳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和法国等相继出台了《可再生能源法》和“强制光伏上网定价”政策,对安装太阳能的单位和家庭给予大额资金补贴,极大地促进了欧洲太阳能市场的发展。中国政府近年来积极倡导节能减排,对太阳能等新能源产业重视程度日益增加,相继出台了促进行业发展的《可再生能源法》和《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今年以来,国家根据全球太阳能产业发展实际,以战略性的眼光实施了“太阳能屋顶计划”和“金太阳”工程,并将太阳能热水器正式列入家电下乡范围。特别是在哥本哈根会议召开前,我国政府主动提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这些都为我国太阳能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契机。
二是内部优势很突出
济南市太阳能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首先是区位优势。济南市方圆500公里之内,涵盖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西、安徽、江苏和山东六省两直辖市的34座大中城市,同时也是中国为数不多的“一小时都市圈”中心。其次是资源优势。据统计,济南市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非常适合发展太阳能。第三是规模优势。济南市太阳能毛坯管产量占到国内市场份额的51%,镀膜管产量占到国内中高端市场的70%左右,太阳能热水器产销量占到国内市场份额的10%以上,光伏电池片和组件产量超过100MW,三个兆瓦级光伏电站正在有序推进。第四是品牌优势。济南市拥有我国太阳能行业唯一的国家火炬计划太阳能特色产业基地、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和行业首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拥有太阳能行业1个中国名牌产品、2个中国驰名商标和1个国家重点保护品牌。第五是平台优势。济南市拥有涉及太阳能领域的科研机构10余家,其中包括力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山东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山东建筑大学、山东中德太阳能研究院和清华力诺能源光电子研究所等多家知名研发机构,这些机构分别从光热、光伏领域为济南市太阳能企业提供了技术支撑。第六是科技优势。济南市太阳能企业先后承担了近百项国家及省市科技项目,拥有国家重点新产品5项,主持或参与制定国家或行业标准14项,申请各项专利200余项。
三是市场需求机会大
太阳能作为最生态、最理想、最有发展前途的可再生能源,具有无限广阔的市场发展潜力。据统计,在金融危机尚未完全消退的2009年,我国太阳能热水器产销量为4200万平方米,比2008年增长35.4%,总保有量达到1.45亿平方米,距离国家《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到2010年太阳能集热面积达到1.5亿平方米的目标仅一步之遥。太阳能热水器在燃气、电和太阳能三大热水器中的比重持续上升,已由2008年的50.5%进一步增加到56.7%。今年以来,随着太阳能家电下乡活动的深入开展和全国各省市12层以下建筑“太阳能强装令”的陆续出台,太阳能热水器在农村和城市两大战场的市场需求将进一步扩大,据专家预测,今后五年内我国太阳能热利用行业将继续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这为我国特别是济南市太阳能热利用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机遇。在太阳能光伏领域,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太阳能光伏产业增速有所放缓,预计全年太阳能电池产量约8.295GW,增长速度仅为27.5%,远不如2008年近70%的增长率。但是随后中国、德国、美国、希腊、加拿大、西班牙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相继出台的光伏补贴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全球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复苏。据专家预计,今后五年内全球光伏市场将以不低于30%的速度增长,前景广阔的国际市场和充满活力的国内市场将极大地推动济南市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
四是四面合围挑战多
太阳能产业巨大的发展潜力,吸引了全球无数企业的目光。据初步统计,仅国内太阳能热利用企业就达6500余家,太阳能光伏企业1200余家,这些企业一方面推动了整个太阳能产业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也为济南市太阳能产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一是大型跨国集团以资金和技术为依托,高调进入太阳能领域,不断抢占原有企业的市场份额。我们所熟悉的国际巨头IBM、三星、夏普和LG等企业目前都已经进入了太阳能光伏产业。二是国内部分省市太阳能企业的快速崛起,对我市发展太阳能产业造成了一定的压力。浙江海宁一个仅有40万人口的县级市,在缺乏大企业带动情况下,目前已拥有太阳能热水器整机及配套企业833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光热产业链。江苏省以无锡尚德为首的五朵金花去年共计产销光伏电池片1.2GW,占到国内总产量的60%。太阳雨太阳能行业首个实现太阳能热水器年产销量突破一百万台。河北英利和晶澳两大企业分列光伏第二、第三位,2008年电池片产销量合计560MW。与这些省市相比,济南市太阳能产业特别是光伏产业的发展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三是省内各市太阳能产业快速发展。德州市以世界太阳城大会为契机,着力扶持皇明、亿佳能等龙头骨干企业;青岛市海尔、澳柯玛等纷纷介入太阳能热利用产业;东营市光伏集团成功实现欧交所上市;潍坊孚日集团大力推进薄膜电池发展;济宁润峰和枣庄昂立天晟等企业也纷纷涉足太阳能。这些都对我市太阳能产业的发展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三、发展太阳能的战略思考
由于传统能源枯竭、环境污染加剧,各国纷纷出台新能源发展对策,预示着新能源,尤其是太阳能在未来的市场潜力难以衡量。但由于行业吸引力增大,大型跨国公司纷纷介入太阳能行业,导致行业竞争加剧。济南太阳能产业只有立足于自身形成的产业集群优势、产业链优势和品牌优势,克服规模不足、发展不快的劣势,并依靠政府的关心和支持,才能在国际太阳能产业挣得一席之地,为此,提出以下几点不成熟的建议:
一是开展太阳能下乡活动
建议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太阳能“温暖千万家、照亮新农村”活动。目前济南市有597万人口,4657个行政村庄,186万个家庭。如果每个家庭安装2平方米热水器,每个村庄安装10盏太阳能灯,则全市每年可节煤67万吨,节电19亿度,节天然气12万立方米,减排二氧化碳176万吨。因此,建议在“政府扶持,部门协调,企业主导,村民自愿”的原则下,采取“政府助一点,企业献一点和村民投一点”的多条融资渠道,选择具备一定条件的乡村作试点,每户安装一台太阳能热水器,每村安十盏太阳能照明灯。在充分宣传发动和村民得到实惠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推广应用。
二是建设太阳能科普基地
建议把力诺科技园区建设成为集太阳能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和科普展览为一体的中国太阳能示范基地。力诺科技园现拥有力诺瑞特、力诺电力、力诺光伏、胡赫水箱等一大批太阳能企业,并计划建设10兆瓦屋顶光伏发电工程,形成较好的企业和项目示范效应,在此基础上,我们要进一步在园区内采用太阳能集中供热、供水、供电和制冷技术,新上太阳能灯、太阳能发电、太阳能汽车、太阳能建筑等设施,集中展示太阳能的发展历史、应用领域、最新成果和光辉前景。建议采取企业主导、政府扶持和国际合作的路子,将其办成中国太阳能的国际论坛、科普园区、生产基地、研发中心、培训向导和旅游胜地,使其成为济南又一新的亮点。
三是实施太阳能示范工程
建议通过政府投资、争取国家科技支持和企业赞助等渠道筹集资金,也可采取由企业出资建设,建成后发电收入归企业所有等形式,在力诺科技园、奥体中心、遥墙国际机场和高新区等建设兆瓦级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向世界展示阳光经济新形象,将济南打造成名副其实的“阳光城市”。并有选择地在政府机构、大专院校、科研部门和体育场所优先采用太阳能发电、太阳能集中供热、集中供水、集中制冷和太阳能路灯、庭院灯等新产品、新技术,组织实施太阳能示范工程。在全社会范围内逐步普及太阳能知识,形成热爱太阳能、开发太阳能和应用太阳能的浓厚氛围。
四是扶持太阳能阳光地带
建议以济南市经十东路为轴线,以力诺太阳城为中心,大力发展太阳能热水器、集热器、海水淡化、太阳能空调和电池片、硅片、光伏发电等产品和企业,形成省会阳光地带,并积极争取国家级太阳能产业基地,以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在这条阳光地带上,计划3-5年内,太阳能光热利用达到800万平方米、太阳能集热管达到1亿支、太阳能高硼硅管达到30万吨的生产能力,形成产值100亿元。同时,投资18亿元建设太阳能光伏电池片项目,形成500兆瓦生产规模,并发展光伏下游产品,形成产值120亿元。争取在5年时间内实现太阳能光热和光伏产业链产值双双过百亿元。
五是落实太阳能扶持政策
建议济南市率先在全国出台太阳能扶持政策。对出口的太阳能有关产品、设备,采取全部退税,相应的进口设备等免征进口关税。对太阳能生产企业给予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全部返还企业扶持发展,对太阳能发电企业给予上网补贴。对于购买并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的农民和城市低保户,每台补贴500元人民币。在科技资金支持、银行贷款贴息等方面扶持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对企业在济南新上太阳能项目的城市建设配套费等予以减免。在资金上、人才上、政策上扶持太阳能研究机构发展,建设国家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和国家级火炬计划太阳能特色基地。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同志们:
太阳给了我们无比辉煌的发展前景,市场给了我们十分开阔的发展空间,政府给了我们优惠实在的产业政策,企业已经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我们一定要立足当前,放眼长远,进一步增强信心,更加扎实地开展工作,通过搞好产业定位、科技创新和企业管理等各项工作,努力抢占制高点,为太阳能产业发展做出新贡献,以不辜负领导期望、上苍恩赐和历史发展的新机遇。
李日升同志在济南市总工联谊会上的发言
评论
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