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利益最大化面前,中国持有“两房”债券真的让人担心!


  引发美国本轮金融危机的房地美和房利美,自2008年9月起即由美国联邦住房金融局接管。由于中国政府是“两房”债券的最大海外购买者,持有数千亿美元的“两房”债券。“两方”的任何消息都是中国民众关注的焦点。继2010年6月“两房”因股价过低从纽约证券交易所退市后,《华尔街日报(中文版)》最新消息透露,美国白宫即将发布关于美国两大住房抵押贷款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机构改革的白皮书,逐步削弱房利美与房地美的作用,最终将这两家机构关闭,并逐步减弱政府在抵押贷款市场的角色。昨日,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表示,美国政府计划逐步削减规模高达11万亿美元的贷款抵押市场,以减少其对美国政府的依赖。

  在全球金融危机蹒跚远去之际,房利美和房地美依然阴魂不散。此消息一出,中国所持“两房”巨额债券安危问题又成为议论和关注焦点。关于中国持有“两房”债券到底有多少,一直是谜团。有媒体猜测是5000亿美元、4500亿美元,标准普尔曾经在报告中指出,中国金融机构持有“两房”债券总额达到3400亿美元。无论5000亿、4500亿还是3400亿都不是小数目。可以说,一旦“两房”以破产形式关闭,中国所持债券面临巨大风险肯定是无疑的。

  不过,对于人们的担忧。中国外汇管理局发表声明,否认了中国持有的“两房”债券面临巨额亏损的传闻。 这位负责人说,外汇局是负责任的储备资产管理者,也是负责任的国际市场投资者(试问,是替美国负责,还是替中国人民负责)。安全性是外汇储备投资的首要考虑,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外汇局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主要潜在风险已得到有效化解。外汇储备经营将继续按照各项既定原则,积极稳妥实施各种投资策略,确保储备资产安全并取得合理收益。

   不过,有专家表示,中国应该意识到其中蕴含的风险,并择机积极减持相关债券。经济学家马光远认为,两房债券已经不再像美国政府承诺的那样安全。现在我们看整个美国政府,无论他的财政赤字,还有他的债务偿还能力,如果真的要关闭,要把这些钱换回去,是要受损失的而且损失相当大。所以理论上讲是安全的,实际上形势非常堪忧。

  在美“两房”债券问题上,中国的表现可谓非常“精彩”。次贷危机刚爆发时,国内金融机构纷纷撇清干系,都说没有购买“两房”债券。但在媒体穷追不舍下,一些国有或者国有控股金融机构不得己承认确实持有其债券,但嘴硬说没有风险。一些专家也说由美国政府间接担保不会有任何风险。甚至个别专家还怂恿中国金融机构抄底“两房”债券。看来中国金融机构对于海外投资风险根本就没有认清或只是了解个皮毛,看来过分迷信于超级大国一纸空文、一句空话保证的专家过多过滥,看来中国一些专家、金融机构掌舵人还是习惯于计划经济思维而对市场经济体制国家的投资风险认识仍然不足。
       
  去年年中“两房”从股市退市时曾经引起一波对中国所持债券安全的担忧。但是,国家外汇管理局表示,我国外汇储备没有投资“两房”股票,“两房”的债券还本付息是正常的,价格稳定。但是如果中国外汇储备持有美两房“债券”出现投资损失或有什么后果?蔡律曾撰文指出,在中国,越来越多的人们要求问责“两房”债券投资决策,现在中国有关决策层考虑是如何应对,如何说服我们的人民,5000亿美元两房债或将血本无归,国人都会心痛!但愿中国“两房”债券印证《新世纪周刊》主编王烁之言:血本无归之说属无稽之谈!中国外汇储备持有美两房“债券”幸亏未现投资损失!

  从美国政府去年指令“两房”退市看,美国政府救助“两房”已经耗资1480亿美元,但两家公司至今仍未能实现盈利。据去年11月评级机构标准普尔的一份报告预测,如果要完全救活“两房”,美国政府可能要投入高达7000亿美元的巨额救助金。美国对于“两房”问题已经在寻找后路和出路,试图赖掉巨额债券的狐狸尾巴已经露出来了。一个市值仅剩不到10亿美元,而且市场投资者对其彻底失望,而仅债券债务就达5.2万亿美元的“两房”,在美国政府看来已经无药可救,也无力可救,其思考的是如何摆脱“两房”拖累:拖累纳税人;拖累美国财政;拖累美国经济二次探底。在以本国利益最大化面前,一切都得让路,美国政府根本不会考虑海外持有的巨额债券损失。既然是间接担保,美国政府肯定会找出一个貌似合理合法的借口,使得自己脱离干系,使得别国投资者套牢损失。我想,本国利益最大化面前,美国不会那么仁义,在“两房”问题上,美国会照顾中国的情绪吗?不要痴人说梦了!

  在当前情况下,任何隐瞒损失的措施都是不合适的,最重要的是如何减少损失,让中国人民的血汗不会付之东流,这才是一个负责人的政府应该做的。

  “两房”退市,美政府能保护中资债券安全么

  美若关闭"两房" 中国所持债券咋办

  房地美房利美被强制退市 吞掉中国376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