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之后上班的第一件事,很多领导干部都是进工厂、到车间,深入企业察看生产情况。但是,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在专题考察重点企业时却又有点与众不同;他在要求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做优做强的同时,要更加关爱职工、特别强调一定要让职工共享发展成果。
倡导企业加强自主创新,这个应该不是新话题。薄熙来前往考察的重钢、隆鑫、庆铃等企业,对自主创新肯定有着比我等外人更为深刻的体会。如果没有自主创新,不少企业顶多就是小打小闹、但到最后都是死路一条;也就难怪,凡是到过重庆力帆厂区的人都会看到尹明善提出的“力帆三件宝”:创新、出口、信誉!
相比而言,提倡“关爱职工”、“让职工共享发展成果”比较少见,这句久违的话也更能暖人心窝。为什么要关爱职工的重大意义,无论是机关单位、还是企业工厂,这在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国家应该是用不着多讲的,因为我们这个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从法律意义上只有人民群众、工厂职工才是单位或企业的真正主人。
但是,因为改革开放、政策放宽,允许多种所有制的经济体共存,在生产经营日益壮大的同时,并非所有的私有企业、民营企业都能真正注重“关爱职工”,因为增加职工福利在某些企业看来或许成为了“增加成本”;能够“让职工共享发展成果”的企业更是少之又少,如果不是为了追求更大的利润或是谋求某种资本、谁会将赚进自己腰包的钱拿出来“让职工共享”呢?!
所以,体味薄熙来在民营企业考察时讲的这句“让职工共享发展成果”,绝对不能看成是领导干部在关爱一线生产职工时的一句泛泛而谈。春运期间发放年货、安排客车接送返家的职工和家属、平时增添职工福利待遇……不管是“毛毛雨”式的关爱职工,还是拿出血本的让职工共享发展成果,这些对普通职工来说当然是有具体实惠的好事情。但是对于企业、特别是对于私营或民营企业主来说,能否这样做就不只是有没有姿态体现、或谋求社会效应,更或可看成是否具有经营深厚企业文化、培育企业发展后劲的眼光与智慧?!
“越是关爱职工,职工的积极性越高,企业的社会形象越好,大家亲如家人,拧成一股绳,企业的发展就越有后劲,”薄熙来说的这话说的很有道理、听来也有人情味,现在拭目以待的关键就是,看哪些企业能够以实际行动来接受和体现这等悟性的考量?!
(薄熙来:做优做强企业让职工共享成果
http://cq.cqnews.net/html/2011-02/12/content_57055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