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半岛 一生不可再得的宝贵机遇(一)


——卓达集团杨卓舒总裁接受山东省委机关报《大众日报》记者专访

 

    半岛蓝色经济区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具体体现

    记者: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已经批复,请您阐述一下它的重要意义?

    杨总:这个国家战略首先是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这个战略从概念的提出到开始全面实施,再到上升为国家战略,说明中央政府是富有远见的。因为我国经济领域特别重大的问题就是产业结构极度不合理。平心而论,我认为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得科学发展观非常正确,他要再不提科学发展,资源枯竭、环境极度恶化……子孙再也没法永续利用了,怎么生存啊?所以科学发展观提得确实到达了一个非常高的高度,应该说是正当其时。现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其它一般意义上的经济特区,这本身也是科学发展观最大的的具体实践、具体体现。

    我们老讲产业结构不合理,实际上不合理的不仅是产业结构的问题,我们资源使用结构也非常不合理。我们95%的铁矿粉、95%的原油,依靠进口,即便进口同样的原油,跟发达国家相比,我们提取的化工产品还处在中低端水平上。我国产煤量不算小,但是大部分都直接烧掉了,世界上70%的火电在中国,发达国家普遍是把煤提取了200多种化工原料之后,才让其燃烧产生热能,我们的原煤直接进了炉全烧掉了。此前,我国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一定意义上来讲,是伴随着对环境的破坏,对能源的巨大消耗,消耗之大之快已经快要没法维持了。然后,我们又以一种附加值很低的产品形式再出口出去。

    所以你看现在世界上很多国家关停了1000万吨以下的钢厂,韩国10年以前、日本在20年以前已经全部废弃掉了。欧洲、北美和日本认为在本国大规模的生产汽车都是糟蹋在资源,因为要消耗大量橡胶、铜、铁、铝等等的,尤其是钢材,他认为不划算。以录音笔、电脑笔记本等电子产品为例,消耗的资源很少,但是附加值很高。

     记者:去年我国的汽车产量首次达到世界第一,超过了美国,4000万辆。

    杨总:这不可避免,航空技术代表着一个国家最高端的工业水平、科技水平,而在二三十年前汽车代表最高水平。现在汽车是一个国家中等水平的工业化程度。中国如果不大规模发展汽车,GDP、财政、就业都成问题,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选择。

    为什么讲到蓝色半岛的时候要讲到这些情况?这都是背景,在这个社会现实下,没有新的思路,没有新的着眼点,没有新的措施,很难原地调整出来。说把汽车压产,这也不实际,一方面大量生产过度消耗能源、污染空气、高排放、交通拥挤。但是另外一方面,如果减产,这些问题解决了,但是就业的问题、经济增长的问题马上就暴露了,所以只能在原有的水平下调整。我们国家不该过剩的产能过剩了,该发展的文化产业、高科技却又严重不足。现在高科技在我国实体经济里占的比重或者核心价值作用非常低,所以现在实体经济非常弱,因为没有核心竞争力。

    在目前的情况下,如果只着眼原有的状况,调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就是一种两难,在这个背景下提出了半岛蓝色经济区。所以蓝色半岛经济区的重大战略价值应该说是超过深圳,超过了浦东,超过了滨海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