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为何不敢放贷款?


银行为何“不敢放贷款”?

半个月前,2011年首月信贷投放规模超万亿的消息更是不胫而走。一面是央 行和银监会控制信贷规模的工具不断翻新,另一面是银行年初放贷的冲动依旧,监管部门之间,银行与监管部门之间,客户与银行之间,信贷投放各方的博弈暗潮涌动。《财经国家周刊》报道,1月份的最后一周,深圳地区除了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还可以正常发放所有贷款之外,其他银行都“无款可放”。
 担心政策变动,所以“不敢放:
 
“以价补量”
  尽管信贷规模总量控制已成为历史,但是各家银行都根据信贷收紧的趋势对年初放贷有大致的总量控制。
  总行目前还没有定下具体的信贷额度,不过收紧是大趋势,某些分支行2011年的信贷额度甚至比2010年缩水一半。
  招商银行某分行1月份的信贷投放已经超过了总行所给的内部信贷额度,总行暂停了该分行贷款系统的操作权限。“这没有任何余地,除非新增贷款量降低到内部额度以下,或者新拉到存款,才可以放款。”在贷款规模、额度上,各银行必须严格执行央行、银监会的相关要求,不然就会“受到处罚”。
  工商银行某地方分行信贷管理部的负责人说,该行现在已经不能发放贷款,“也没有变通的办法,只能等着政策松一点吧。”
  在被动收紧信贷规模的情况下,银行开始主动提高贷款利率,以实现“以价补量”。
  大型国企贷款额度很大,期限有长有短,像这样的企业现在都可以接受贷款利率上浮5%,足以显示近期贷款额度的紧张。
  而对于某些国企,有很大的业务需求,但因为议价能力太强,或者需要额度太大,也可能没有办法满足。
  
  上述股份制银行人士说,银行现在是有钱的,但是担心政策变动,所以“不敢放”。他直言,监管层“时不时调一下存款准备金、时不时调整一下监管政策,银行不敢动。如果银行在存贷比的红线上进行放贷,一旦政策发生变化,银行会很被动”。
  银行业内人士:“任何时候,都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关键是这种对策好不好找、多长时间找到、找到以后花多大成本的问题。”
  个贷变数
  在公司贷纷纷收紧的同时,个贷也逃不出紧缩的命运。
  1月27日出台的新“国八条”规定,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首付款比例不低于60%,贷款利率不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不到四个月,二套房首付比例在高位上再提一成,实属罕见。
  受此影响,在新政出台的第二天,购房者已开始行动了。购房贷款优惠政策取消,信贷办公室全是贷款签字的。
  搭乘新“国八条”的顺风车,银行可能会继续提高二套房贷利率。目前,北京已有少数银行将二套房贷利率由基准利率的1.1倍上调至1.3~1.5倍。而为了保障自住房需求,首套房贷利率可能会维持基准利率。
  监管博弈
  信贷收紧已成趋势,但是与以往不同,2011年的信贷投放不再受信贷总量控制。
  1月27日,银 监会主 席刘明康在参加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时证实,今年没有设定全年的信贷目标
  2010年由银 监会执行的信贷规模调控效果并不好,并且央 行与银监会的调控效果具有叠加效应,会产生一些负面效果,所以高 层希望2011年由央 行来执行信贷政策的总调控。
   
  2011年一季度,在宏观经济至少处于企稳的背景下,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意愿依旧强烈;而在通货膨胀上行的背景下,监管部门将继续面临抑制信贷投放冲动、引导信贷投放节奏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