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人才市场被逼“下乡赶场”是新的职场意识


成都人才市场被逼下乡赶场是新的职场意识

李华新

 

昨日,华西都市报记者在成都多家人才市场走访发现,今年部分人力资源市场也准备走出去招聘了,准备带着企业或岗位,下到二级城市、劳务输出大县招工。与往年不同的是,以前主动下乡的都是企业,而今年,很多市场手中接到招工的订单,光靠坐在市场等求职者来应聘,已远远不能满足招工需求。(2011214日 星期一《华西都市报》)

 工资待遇普涨两三成。不是什么工作都愿意, 卖体力不如卖技术安逸。    不再坐等向劳务大县主动出击。节后各行业的工资待遇都在上调,幅度在20%—30%左右。营业员、服务员、一线操作工、清洁工、保安、收银员、厨工、销售人员和技术工在招聘会上,都很难招。

 现在在城市的人才市场已经感到这种压力了,而且这样的一种现在在新疆的招工中也凸显了这样的一种情况,一个是在劳动力的人口大省,另外的一个则是地广人稀的新疆。

而在成都的锦江区人力资源市场,有一家大鞋厂要招八十名员工,但是三天的时间才招到了二十名。以前要求30岁以下,现在放宽到35岁,有经验的40岁也要得。待遇也提了不少。原来工人月收入在15002000元不等,现在都在两千元以上。而且已经删除了工作经验这样的一条。

    坐等工人上门的时代变了。工人招不到,招工单位急了,人力资源市场也急了。

   

 工资待遇普涨两三成。不是什么工作都愿意, 卖体力不如卖技术安逸。    不再坐等向劳务大县主动出击。节后各行业的工资待遇都在上调,幅度在20%—30%左右。营业员、服务员、一线操作工、清洁工、保安、收银员、厨工、销售人员和技术工在招聘会上,都很难招。

不管是现在还未过完元宵节也好,或是现在提供的职位,并没有让这些应聘者满意也罢。现在的低工资的时代,似乎是要过去了,你不提高工资待遇,那么有人问津,而即使是工资高了了,一些比较艰苦的或是条件不好的职位,现在很难招到工人。现在人们也是越来越挑剔了,现在的工资薪水的待遇已经成为人们选择工作的一个必要的条件,接下来则是工作环境和条件的要求。就想最近的央视在采访富士康的一些年轻的员工的时候,即使是富士康本身,也不否认,在一个工人达到100多万的巨型的工人群体中,其实上升的空间和机会已经很少了。因此像一些一入职就可以望到底的工作,是很难让应聘者产生兴趣的。因此在成都的人才市场才会放下自己的身段,而在新疆的一场招聘中,才会出现岗位多,而来应聘的大大少少于岗位需求。

这些问题其实所提示的并非是我们所认为的仅仅是人们对于收入期许的改变,而实际上则是这意味着在今后的一个时期,中国的人口红利问题,正在逐渐的失去,老龄化社会正在逐渐来临,选择不是经常说要有尊严的生活和工作吗?要不断提高人们的幸福生活指数吗?

现在面对通胀的压力,人们面对不断上涨的食品、副食品等物价的不断上涨,生活的成本也在不断上涨,如果工作不涨,在产生生存就难以维持。薪水上涨也是一个必然的过程。而且是现在的8090年代的一代新人进入劳动力市场,他的要求除了赚钱之外,还有个性的追求,因此,新一轮的廉价劳动力的时代的结束也是必然的。但是,面临招工的“金三银四”的招聘良机,还是要有所选择。

选择的人才市场下乡,不能说是就有什么意味,或许面对选择出现的人才招聘的现实,走出去并不是什么坏事,从成都的这家人才市场来看,有近4000家公司陆续提供了5万多个岗位,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前来应聘的求职者与日俱增,但仍然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这周开始,锦江区人力资源市场将会到二级城市、劳务输出大县去招聘。高一丁透露,初步考虑会到广元、射洪、巴中等地,企业要人很急,市场也不能再坐等求职者,必须走出去。

也许,面对来到家门的机会,以及相对提高的工作待遇,也许此行不会落空。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