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日报] 一个老兵的新战场


回首过去的60年人生,邹远东自己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部队生涯

邹远东出生在湖北广水,在家中五个孩子中排行老大。16岁那年,因家境贫困辍学后,他先后做过当地小学的教员、文工团的演员。1968年,18岁的邹远东被县里的征兵干部看中,他成了一名警卫连战士。

不久,他所在部队的首长需要一位警卫秘书,便有人推荐邹远东。等他去了之后才知道:此前这位首长已经换掉很多秘书,跟随其最长的时间也不过半年。邹远东首先从这些离开的秘书身上了解情况,最后得出结论:以前的秘书对首长大多心存敬畏,不敢和首长交流,时间长了首长自然对这样的秘书产生不信任。

找到症结之后,邹远东便主动和首长谈起自己过去的一切,优点缺点都让对方了如指掌。加之他手脚勤快、为人忠诚,很快便得到了首长的认可,在此岗位上一干就是3年。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被部队推荐到当地机要学校学习,毕业后顺利提干。

此后,希望继续留在部队的邹远东,进入部队的宣传科。在宣传科的前3个月,邹远东没有写出一篇甚至是“豆腐块”的文章,一次无意听到两名同事对他的嘲讽,深深刺激了他的自尊心。从此他发誓一定要练好字、写好稿。没有人教,他就向报纸学习,自己琢磨。在积累了十几本厚厚的简报之后,他的第一篇通讯终于在《湖北日报》发表了。从此他便一发不可收拾,爱上了新闻写作。

令同事刮目相看的邹远东,很快被调往武汉警备区宣传科任新闻组长。在任组长的3年,他不仅培养出一大批日后成长为优秀军官、军旅作家的部队人才,新闻组的报道工作也连年被评为系统第一。1976年10月,作为湖北入围的两人之一,邹远东进入《解放军报》当记者。

仕途风顺

1983年底,在给时任中共湖北省委书记当了几年秘书后,邹远东进入武汉市经委,任交通处处长。

在政府任职期间,最让邹远东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是在他的努力下武汉组建了航空公司。

1984年,经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武汉市进行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武汉市委、武汉市政府实施“两通(交通和流通)起飞”,把武汉建成内联华中、外通海洋的经济中心、商业中心、交通运输中心的发展战略,组建武汉市交通管理委员会。

时任武汉市长问邹远东,“两通”中的交通是大头,你有什么好的建议?“九省通衢的武汉为什么不能利用地理优势拓展航空业务?”他把这一想法向市长汇报了,在得到认可的同时,市长也向邹远东提出了最现实的问题:即便政策上能够和民航总局沟通,建立航空公司的巨额资金哪里来?

邹远东回答道,可以借用空军系统的运输机,先从货运开始。他把这一想法和驻鄂空军有关领导沟通,双方达成共识。

短短21天,国内第一家地方航空公司便在1986年4月2日正式成立。美国《纽约时报》报道称,“中国第一个地方航空公司——武汉航空公司在武汉成立。武汉航空公司的成立,打破了中国民航一统天下的局面,给中国的计划经济打破了一个缺口”。

不久,已在官场十年的邹远东突然萌生退意,外面的世界,对他似乎更有吸引力。1988年,慎重考虑后,他毅然下海——摆在这名老兵面前的,再次充满了不确定。

辞官下海

邹远东南下海南。

1993年,被三九企业集团作为人才引进后不久,他主动请缨带着500万元投资到内地武汉创办了湖北三九长江实业公司。1996年至1998年,为响应党和国家关于“鼓励优势企业兼并困难企业,使国有企业三年脱困”的号召,根据三九集团“二次创业”的发展战略,邹远东在短短14个月内兼并了中南五省国有企业55家,企业固定资产高达72亿元。

正当三九长江的兼并战役如火如荼时,亚洲金融危机的阴影悄悄地逼了过来,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邹远东果断退还了40多家企业,只留下包括原襄樊三九酿酒厂在内的6家企业。

最忙的时候,邹远东一天考察十几个工厂,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1998年的一天,他白天在安庆谈完兼并事宜,连夜赶往江西,半夜汽车在山路上滚翻,卡在悬崖边的一块巨石中。邹远东捡回一条命。

缘定襄阳

邹远东与襄阳结缘,始于十几年前的第一次国企兼并浪潮。

1997年,湖北三九长江实业公司党委书记邹远东,正在打一场兼并企业的“硬仗”,襄樊古隆中酒业的前身——襄樊市酒厂便是其中之一。

邹远东接手前的几年,酒厂连年亏损,1996年销售收入仅2000多万元,职工人均工资不到300元。尽管如此,邹远东仍看好白酒产业在未来的市场前景,他希望通过引入现代管理制度,同时借助该企业过去40年来在本地的品牌影响力,让老厂重新焕发生机。

从2008年开始,邹远东开始着手落实酒厂改制和职工安置问题。他数次带领工作组进驻酒厂调研、维稳纠偏,成功化解了2009年初的“产权风波”。

2009年9月9日,改制后的湖北古隆中演义酒业有限公司正式成立,邹远东任董事长。

改制一年多来,公司先后出台280多项规章,从制度层面保障人人有章可循。让邹远东感到欣慰的是,如今酒厂各项工作已稳步走上正轨。

与内部调整相比,邹远东当前考虑最多的还是企业的战略调整和市场拓展。为了配合产品拓展全国市场的战略,邹远东在挖掘品牌的文化内涵上下足了工夫。他给企业定的目标是:3至5年内年销售额达到10个亿。

而在改制之初,邹远东关于企业快速做大做强的绸缪就已经开始。2010年7月30日,公司两万吨固态白酒发酵生产基地项目正式签约,项目规划占地500亩。

正是靠着“拼命三郎”的精神,邹远东完成了生命中一次次转身,直到今天,仍奔忙在激情创业的路上。邹远东说:“人生至此也无憾!”

[襄阳日报] 一个老兵的新战场——记古隆中演义酒业董事长兼总经理邹远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