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春运舞活“金十字”


   编者按

      兔年春运时已过半,千万旅客挥别故乡,重新返岗。学生流、务工流、旅游流再度叠加,客流高峰屡创纪录。本报今起推出一组春运观察报道,让我们循着今年的春运足迹,聆听社会脉搏跳动的节律。

      年年春运潮相似,今年春运路不同。

      去年,武广高铁首次现身春运,高峰日每天开行33对高速动车组小试牛刀。今年,88.5对动车公交化运行,且高峰时段绝大部分“1+1”重联,运量增倍。“高铁春运”已显雏形。

      兔年春运,铁路客流汹涌之势“秒杀”历年。8日至12日,武铁连续5天发送旅客超过50万人,最高日达56万人。然而,不少人感觉,票比往年好买,旅途比过去更轻松。

      一组数字可供佐证:今年春运,广深方向能力同比增长22%,沪杭温方向增长16%。春运前半段,全省铁路共发送旅客219.48万人次,同比上升16%,远超过公路等其他交通方式增幅。

      武广间3小时的冷暖变幻,让春运的“幸福指数”倍增。2月10日,在广州打工的谭小玲与新婚丈夫在汉川老家摆完喜酒后,不待卸妆就赶到武汉站,准备当晚到广州厂里宴请同事。穿着喜庆的红呢子大衣,坐上洁白的高铁列车,谭小玲的脸上神采飞扬。那极速飞驰的高铁,让千千万万旅客抛却旅途的漫长与烦闷,品尝穿越时空的幸福滋味。

      不论是“被高速”的辩驳,或是“高成本”的争论,一个事实无法抹杀:一条条高速铁路的开通,打破了历来春运武汉至广州、上海等方向的坚固瓶颈。2月8日至10日的3天客流高峰期,武汉至广州方向高铁共发送旅客16.2万人,占全局发送量的十分之一。仅武汉站一个站,春节黄金周7天的客流量比去年增加了一倍。往年春运瓶颈之最的武汉至广州段,今年不再喊堵。回家过节,离家返岗,“走得了”不就是天大的事?

      眼下,大量农民工仍是春运主力,低廉的票价依然是他们的首选。今年,武铁春运临客总列数达到2350列,比去年增加337列,这些从“牙缝”里挤出的临客,很大部分是由武广、合武等另辟新线的动车腾挪而出。

      高铁春运,不仅舒缓了紧张的运输格局,更舞活了武汉枢纽这个“金十字”。 今年春运,合武客专上海、南京、合肥方向动车增至21对,从清晨至傍晚,每35分钟就有一趟,已呈“准公交化”;东南方向,武汉经武九线往南昌开行8对动车;往北,京广线郑州、北京方向开行4对动车;省内鄂西北方向的襄阳、十堰,也有4对动车开行。从武汉出发到东、南、西、北的不同方向,以武广高铁为首的一批动车精锐部队在春运大战中屡建大功,武汉在全国四大铁路枢纽中的金字招牌,熠熠生辉。

      抬首展望,再过数月,京石、石武客运专线将开通,又一条时速350公里铁路将从武汉出发,串起南北高速铁路大动脉;时速250公里的汉宜客运专线也将于年底通车,武汉至宜昌、恩施可由动车通达。高铁春运,前景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