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油涨价只要按规则办事,何需找哪些牵强附会的理由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出通知,决定自2月20日零时起将汽、柴油销售价格每吨提高350元,全国平均90号汽油和0号柴油每升分别提高0.26元和0.3元。

  当记者问,在当前国内价格总水平上涨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国家为什么还要调整成品油价格?发言人指出:在当前物价形势比较严峻的情况下之所以调整成品油价格,主要基于以下考虑:

  首先,充分发挥价格杠杆作用,合理引导消费,抑制石油消费过快增长,促进资源节约。笔者要说的是,成品油的消费不是因为你涨价,消费者就不再使用了!在现在的情况下,只要买得起车,消费者就不会因为油价上涨,而改用其他的出行方式,加之中国人爱面子的嗜好,即使硬撑他也会继续使用,因此,以涨价的名义来遏制石油消费及并不是能够解释当前涨价的理由。至于促进资源节约的说法,对消费者来说,更是自己心中有一杆自己的秤,不用别人来指导自己节约,因为哪花的都是自己的钱,除非使用的是公车,因此,这种价格杠杆的引导作用是微乎其微的。

  其次,及时调整成品油价格,有利于保障市场供应。如果成品油价格不及时理顺,会抑制企业生产和进口积极性,导致国内成品油市场供应紧张,进而出现限供断供、排队加油等现象,增加社会运行成本,影响正常的经济秩序,反过来会增加用油者负担,推升价格总水平。笔者以为,上调成品油肯定会增加企业生产产本,但与“导致国内成品油市场供应紧张”应该关系不大,难道成品油涨价了,市场的供应就会宽松了吗?这似乎也不合乎逻辑。至于出现的“限供断供”现象源于一些石油企业社会责任性不强,囤积居奇,借机涨价罢了!这难道与没有上调油价有关?

  发改委价格司有关负责人同时表示,“这次国家在安排成品油价格时,继续对调价幅度进行了适当调控,此次调整后,成品油价格对应的原油价格仍然低于目前国际市场的原油价格水平。”
又是老套!领导怎就不说,从成品油定价规则实施以来,国际油价翻山倒海,从最高的147.27美元,到最低的39.02美元,但国内的价格总是涨的多,跌的少呢?还恬不知耻地说,“成品油价格对应的原油价格仍然低于目前国际市场的原油价格水平”那就不说说中国国民的收入与国际上的差距是多少吗?就不说说中国高速公路的天价收费问题吗?中国国民的整体待遇与国际上又是一个什么水平?

  举出一些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老套说辞来忽悠民众,这不是一个真正为人民服务的领导应该说的!既然国家实行了成品油定价机制,既然上升为国家重要的制度,哪你就按照规则办事不就成了吗?何必找哪些牵强附会的理由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