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更多的“微代表”


  呼唤更多的“微代表”

  2月11日,他在新浪微博发起“微博征集议案”。他在微博中表示:“两会即将召开,我作为人大代表将在人大会议提出改善民生的议案或建议。在此我愿意开放微博平台,听取各位博友的声音。”该微博一经发出即受到网友极大关注,他也被网友亲切地称为“微代表”。

  一年一度的两会,是国人在春天里收获的一份沉甸甸的贺礼:通过聚集民意、汇聚民智,两会把治国安邦的方略大计转化为全民意志和行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是两会的当然主角,对于此次微博征集议案,李东生表示,网络技术迅猛发展,借助这些新技术和新工具,使代表们能够听到更广泛和更真实的民意。“微博征集能够收到网民如此热情的回复和响应出乎我的意料,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也启发了我更多的想法,我会用心关注和研究网友的每一条建议,丰富我的建议。”

  在李东生代表的微博上,网友们对于议案的讨论主要集中在房价、个税、教育、医疗等方面,态度都比较认真。一位网友留言“建设廉租房的资金从哪里来?房地产税费收益、地方政府的土地收益相当大,中央财政再给予引导性补助,是没有问题的。关键是把钱用在哪里,是民生工程还是政绩工程。”

  四川省政府新闻办新浪官方微博“天府微博聚焦四川”,今年1月25日,又在腾讯网开通了第二个微博“天府神韵”。开通微博之后,省政府新闻办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更新,并采用粘贴网络链接的方式,将重大政策在微博上发布,博得了网友的一致好评。其中“天府微博聚焦四川”开通51天,粉丝数从0飙升至近20万,几乎每分钟就增加5人。

      征询民意的方式有多种,亲自调查体验自然是最好的方式,但以李东生代表而言,由于其职务繁忙,或许拿不出整段的时间去就某个建议进行细致的调研,因而采取以微博交流的方式与网友们进行平等的对话,这可对其将提出的建议起到丰富与补充的作用,变得更贴近民意。某种程度上而言,以微博来征询民意的方式,与一些法律法规出台前广泛征集民意的方式是殊途同归的。

  微博的开放性,决定了每个微博主可拥有的粉丝是无限量的,以这样的方式来征询民意,根据民意提出自己的建议,要远胜于个别代表委员既不调查研究,也不与公众沟通,临会时只是拍脑门想建议提案,以致时不时弄出笑话的弊端。

  善用互联网聚民智、汇民意,与网友互动,本身是一个很有智慧的做法,2010年是“微博元年”,微博已成为日益主要的消息表达和传布通道并具有“秒互动”的传播劣势,短短140个字的“微消息”却能发生意想不到的传布力和影响力,微博在必然水平上改动了消息传布体例,这使它除了作为网民自娱自乐的一个东西之外,也担任着更深层的社会义务。

  微博搜集人大议案的形式,让新媒体形式作为社会各阶级间互动沟通的一个新桥梁。“微代表”的呈现,大概将引领一股趋向,此后可以或许有越来越多的群众代表关心新媒体平台,以对等关闭的姿势与公众互动,更好地表达民意,为社会的成长和前进提出更多更好地倡议。

  呼唤更多的“微代表”

  政府民众沟通方式不断“尝鲜”:“很潮很给力”

 2011“微博问政”能否走得更好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