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茅台宣布提高出厂价的第三天起,全国众多大小媒体铺天盖地的口诛笔伐持续了近40天,几乎每天都有重量级的批评文章面世,截止今日仍然没有消停的意思。投资茅台十年,从来没见过如此强大的阵容,长见识了。而茅台公关部门对此的反应是充耳不闻,不理不睬。
茅台提价激起众怒,原因有很多,但主要的无外乎社会各阶层“由此及彼”的借题发挥。
茅台零售价近30年来上涨百倍以上,而普通公民的收入增速水平却远远落后于茅台酒价格。按照季老对茅台酒定价的解释,茅台酒售价等于全国职工平均月收入的二分之一,或等于最低社会保障月收入。一直以来,茅台酒的售价都是略低于这两个软指标,但自2010年下半年以来,茅台售价开始急剧上升并大幅超越这两个软指标。
一方面,自己的收入增长缓慢,没有充分享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红利”,部分以前自费消费茅台的消费者,在茅台大幅涨价后被逐渐挤出了茅台的消费群体;另一方面,那些对茅台价格不敏感的特殊消费群体,仍旧大口大口喝着茅台,丝毫不受影响。茅台消费群体逐渐集中,一步步沦为极少数特权阶层独享的妙品。
简言之,茅台的阶级属性进一步强化,茅台现象体现的是中国现阶段社会阶层逐渐分化、分离、甚至对立的现状。十年前的茅台,价格一百多元,普通家庭基本上都能消费得起,现在近两千元的价格,有多少普通家庭会去自费消费呢?茅台越来越远离普通大众,最终演化成一个传说。
除消费群体以外,造成茅台现状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销售渠道,目前茅台出厂价格采用双轨制,即公告出厂价和批条价。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价格双轨制,是市场经济不完善的体现,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必经阶段,同时也是腐败的温床。茅台在市场经济比较成熟的今天,仍旧采用过时的双轨制,唯一的“好处”就是便于腐败。央视暗访,能在茅台库房直接提货的批条炒到一千三、四百元,比名义出厂价高出一倍还多,这里面的腐败触目惊心。
茅台现象是当今社会现状的一个缩影,对茅台提价的厉声批评,是普通群众对当今社会两极分化日益严重、特权阶层横行无忌、腐败堕落恣意蔓延的另类指控,是普通群众对某些社会现状强烈不满的变相宣泄。
据称,茅台每年销量的百分之七十是通过类似的渠道被消费,普通消费者无缘一见
注:
1 本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本人无法保证其真实性,但本人相信其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