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目前,广州的购物中心齐头并进,扩大了商圈的影响力和覆盖范围的同时,也会加剧核心商圈的竞争压力。有专家说 “现在的商业竞争已经升级到商圈与商圈之间的竞争,而不是单个百货与百货、购物中心与购物中心之间的竞争。”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A:首先,这也是我自己的观点!我不是专家,如有雷同,纯属故意。那么为什么由这样的看法呢?可能理由很多,影响因素也不少,但我看的比较简单,大家不妨从广州这个千年商都的商业地产发展的轨迹来看看,兴许就能体会到,这只不过是一个历史发展的必然。目前,广州的购物中心确实如雨后春笋一样冒了出来,但是如果大家放眼看看全国,现在连县级市都冒出了许多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平米规模的所谓城市综合体,各种各样的购物中心层出不穷,百花齐放,百家曾鸣,好不热闹,相比之下,其实广州已经相仿保守和落后了,那还不是因为广州寸土尺金,想要在核心区域或传统城区建大中型购物中心或城市综合体,恰如痴人说梦话(因此不得不在近郊的番禺出现一个华南板块)。那么按照这样的逻辑而言,现在的购物中心或城市综合体的齐头并进就不显得很稀奇和很揪心了,坦率说,广州的购物中心热,不在患多,而在患迟了。既然如此,增量是发展的趋势,广州商业也是全国商业的前沿,记得零售商业引入市场经济时期,广州算是一马当先,当年的广百大厦开业,创新的卖场模式,敞开式的销售形态无不给全国商业零售业上了一课,紧接着的个体商场、专业市场一个接一个的冒出来,有的至今还是行业内的领跑者,例如海印电器城,中大布匹市场,流花服装市场等等,这些发展的过程,那一次,哪一块不是加剧了核心商圈的竞争的呢,但是广州的商业“水太深”,成熟的自由市场发展机制已经让大部分的商家慢慢适应了这样的竞争,完全依赖过去计划年代继承的资源优势只能是渐渐荡然无存。恐怕大家还依稀记得,当年广州百货业大佬们联手挤垮“仟村百货”让亚细亚低下了高贵的头故事吧,仿佛就在眼前。那个时代就是单个百货与单个百货之间的竞争,只不过因为那个突然来的“小日本”促成来个“国共合作”的小插曲罢了。可是,今天这样的小调调,显然拉不起来也唱不下去了。而正如我的商业黑洞理论戏说,未来广州的商业发展态势,必然是摆脱商家与商家,品牌与品牌,百货与百货,购物中心与购物中心单挑或群殴的模式,只能也肯定是扩大到商圈的比较和竞争(理由参见“商业黑洞说”),而其竞争的结果和状况也势必是各有各精彩,不会出现二三线中小城市城镇的商圈转移和毁灭的情况。还是请大家记得广州商业承载着全国乃至全球的关注,广州商业也不是由购物中心或城市综合体如此单一的构成,所以,上升到商圈之间的竞争非但不可怕,反而更有利,如此一来,广州会慢慢形成和积累出几个特性鲜明的商势圈,例如北京路商圈、上下九商圈、江南西商圈、大天河商圈等等,当然还有明日之星华南板块和白云新城。如此这般,广州商业和广州商业地产也就钱途无量,精彩无极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