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用工荒”现象的思考


企业“用工荒”现象的思考

           

   春节前后出现的企业“用工荒”愈演愈烈,尤其是以制造业为主的东南沿海企业首当其冲,为什么会出现“用工荒”呢?我认为有下列的原因。

    一、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对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随着中国经济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农村人均收入逐年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因此人们不再为了谋生而打工。为什么今年春节前的火车票、飞机票比往年紧张许多?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后,回家是必须的追求,大家可以注意到,春节前10天很多店铺已经歇业,春节后10天内大部分尚未恢复营业,原因就在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后不再使自己活得那么辛苦,而开始追究休假,追求团聚。生活水平提高而引起就业观的转变是社会进步的标准。

     二、物价上涨,生活成本增加使沿海企业的薪酬水平丧失竞争优势。东南沿海的生活成本比内地企业高出很多,而薪酬水平比内地企业实际高不了多少,这样工人的实际所得在随着生活成本的增长逐年下降,这是企业招不到人的根本原因。

三、企业的工作条件,福利待遇的提升滞后。大部分企业一个月休息一天到两天,甚至没有休息,每天工作十小时以上,员工没有社会保险。更别谈其他的福利待遇,而生活水平提升后,农民工对工作生活有了新的追求。

“用工荒“或将长期持续存在,那么企业应该如何面对“用工荒“呢?

一、转变企业的经营模式是解决问题的核心。大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无技术优势,产品无价值优势,靠低价获取市场和利润,其后面是以牺牲劳动力价值,榨取工人的剩余价值而生存。在用工环境改变后,企业要生存必须在经营模式转变上下功夫。改变传统的劳动力企业定价为市场定价,改变企业利润的来源,原来企业的利润来自于员工的加班费、社会保险费、福利费而不是企业的产品价值,技术创新。改变低价、同质化竞争。要在产品研发、技术创新上、管理创新上下功夫,从传统的作坊向现代企业运营与管理转变。

二、尊重员工,注重人才培养。新生代员工,更注重自我,因此企业必须真正的尊重员工,视人力为资源。建立起真正尊重员工的企业文化,重视员工的思想与价值,而不要把他们简单的当做劳动力。

建立员工职业技能培养体系、建立员工奖励提升体系,建立企业的薪酬福利体系。总之让员工有归属感,成就感,企业要用心留人,这样才能有效的减少员工分流失,增加企业的人才吸引力。

三、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东南沿海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已经到了衰退的阶段,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必须向中西部转移,富士康已经抢先迈出了这一步。中小企业的整合势在必行,“用工荒”必将逼迫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的升级与转型,提升装备水平,改变手工作业,小作坊的退出,将造就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和大型制造业的出现。

因此企业面对用工危机,必须从自身着手,正确面对现实,改变企业自身的用工环境,重视员工,建立尊重员工的企业文化和良好的留人环境,通过技术进步,提升装备与自动化水平,缓解用人荒,转变经营模式,提升企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