誉衡药业:业绩增长平稳,新产品蓄势待发
机构:国泰君安
研究员:易镜明
评级:谨慎增持
盈利预计:预计11-12年EPS分别为1.57元、2.04元,同比增长率为42%、30%
主要观点:
1.10年年报:主营收入、净利润分别为5.75、1.55亿元,同比增长33.8%、18.8%,略低于市场预期。公司拟转增10股,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5元(含税)。EPS1.11元,ROE12.85%,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80元。
2.公司营业利润率有所下降(10年26.4%,09年35.3%):1、毛利率较低的代理销售业务增长较快使得销售整体毛利率下降了3.2个百分点;2、由于公司上市发生费用以及研发投入支出较大,管理费用大幅增长。
3.优秀的营销能力保障业绩稳步增长:1、自有产品:盐酸吉西他滨诉讼基本解决,业绩开始释放,预计销量同比增长50%以上;2、代理品种:DNA在黑龙江、广东等16个省进入地方医保目录,获得较高增长;代理产品前列地尔注射液是10年增速最快的品种,销售过亿。
4.头孢米诺钠有望成为11年亮点:头孢米诺钠将是公司11年销售的重点。
5.目前日本明治发改委定价130元/1g,公司定价76元/0.5g,高于市场其他企业品种价格;目前中标情况良好,公司未来打算将头孢米诺钠打造成过亿品种,销售超过鹿瓜多肽。
上海医药:涉足创新药研发,工业布局迈出新步伐
机构:中投证券
研究员:周锐
评级:推荐
盈利预计:预测10-12年的EPS为0.68、0.99和1.21元
主要观点:
1.2月24日,公司公告与复旦张江(香港上市8231.HK,上药持有其29.6%股权)签订创新药物研发战略合作协议,在未来6年内出资1.8亿合作研发四个药物,分别为多替泊芬、长春新碱脂体注射液、重组人淋巴毒素α衍生物LT、TNFR2-Fc融合蛋白。我们认为这是公司完成商业扩张后,工业布局的重大步伐之首,我们看好公司长期投资价值,维持推荐投资评级。
2.以创新药研发作为公司工业布局的第一步,彰显公司发展工业的雄心:创新药物是药物研发的热点,也是高风险高收益的品种。和公司以往做国外好品种的独家代理、或者生产高端抗生素业务不同,这次的工业扩张均为研发时间长、风险收益较高的品种,显示公司发展决心大。
3.四大品种均为创新药物或仿制药,其中三个为肿瘤药物,定位高端,市场潜力巨大。
4.自主研发创新药物:多替泊芬肿瘤光动力治疗药物,用于呼吸道、消化道肿瘤治疗,09年获临床批件,即将进入临床试验阶段;重组人淋巴毒素α衍生物LT用于食管癌治疗,已完成IIa期临床试验,即将进入IIb期临床;临床阶段仿制药:长春新碱脂体注射液LVCR用于治疗急性白血病,09年3月获临床批件,即将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该产品是HANA生物科技公司Marqibo的仿制药,Marqibo已向FDA提交新药上市申请;上市后仿制药:依那西普(Etanercept)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目前完成临床前研究,即将申请临床批件。该产品是生物仿制药,安进公司为原研厂家,美国生物药品年销售额最大的品种,09年销售额达64亿美元,国内已有中信国健的益赛普上市。
上海医药公告点评:借力提升研发实力,丰富研发产品线
机构:海通证券
研究员:丁频
评级:买入
盈利预计:维持2010-2012年每股收益0.71元、0.92元和1.14元的预测
主要观点:
1.事件:公告称公司于2011年2月23日与上海复旦张江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创新药物研发战略合作协议,决定在未来6年内合计出资1.8亿元与复旦张江合作就四个在研药品进行研发,这四个药品是:肿瘤光动力治疗药物多替泊芬、长春新碱脂质体注射液LVCR、重组人淋巴毒素α衍生物LT、用于治疗类风湿性骨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椎炎的生物技术药物高亲和力Etanercept(TNFR2-Fc融合蛋白)。
2.合作方复旦张江系上海医药参股子公司。合作方复旦张江于2002年8月13日在香港联交所创业板上市,主营专利药物及特殊药物的研究开发、制造及销售,以及相关技术服务,在基因工程药物、光动力药物、脂质体药物等领域的研发上处于国内先进或领先水平现有一大批药物处在已经或即将产业化的关键时点。目前已上市销售的原研新药有:治疗尖锐湿疣性病的光动力新药艾拉,被认定为上海市专利新产品;用于卡波氏肉瘤、乳腺癌和卵巢癌等肿瘤的治疗的新药里葆多,被认定为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公司拥有复旦张江29.60%股权。
3.借助外力,提升综合研发实力。公司是工业、商业一体的综合性医药公司,医药商业是公司独特优势,在现有研发产品结构中,创新药较少,我们认为此次合作的重大意义在于既丰富了产品线,又借助研发实力较强的合作方,提升创新药物的研发实力。
4.对权益归属也做了明确,与合作研发药物相关的新药证书所有权及相关权益归上海医药、复旦张江双方共有。双方分别享有每项药物在合作地域(大中华区: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内的收益权的50%,以及以上海医药为第一合作方,上海医药在同等条件下具有优先权等。
5.对于合作的管理,将成立管理委员会,为药品研发中的最高决策机构,主要职能为审定该等药物的研发计划、审核研发费用使用情况、监督计划执行、单项药物的合作研发应否终止及其它相关事宜。管理委员会由6名成员组成,其中上海医药、复旦张江各自派遣3名。
6.产品具备尖端科技,前景广阔。这4个在研新药基本都与抗肿瘤相关,2009年美国FDA共批准了26个新药上市,其中就有5个抗肿瘤药,抗肿瘤药物研发是一个非常活跃的领域,全球抗肿瘤药物市场规模约524亿美元,中国约405亿人民币,而近几年这个数字正以20-30%的速度增长。
7.本次公司合作的(1)重组人淋巴毒素α衍生物LT是具有知识产权的抗肿瘤基因工程药物,已完成IIa期临床试验,即将进入IIb期临床;(2)长春新碱脂质体注射液LVCR是将传统化疗药物长春新碱利用脂质体技术制成的一种纳米制剂形式,为美国HANA公司Marqibo的仿制品种,已获临床批件,同类产品Marqibo已经向美国FDA提交新药上市申请,预计很快就可以上市;(3)肿瘤光动力治疗药物多替泊芬,对于呼吸道、胃肠消化道和泌尿生殖道肿瘤及体表部位恶性肿瘤的光动力治疗具有微创、靶向治疗的优势,它没有化疗和放疗的全身细胞毒性及耐药性问题,可持续反复进行治疗,符合当今“带瘤生存”的肿瘤治疗新理念,已于2009年获得临床批件;(4)TNFR2-Fc融合蛋白是抗体类药物,用于治疗类风湿性骨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椎炎,目前已经基本完成临床前动物评价,拟在2011年5月申报临床批件。
8.光动力疗法是近几年世界肿瘤防治科学中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是继手术、放疗、化疗及免疫等肿瘤传统疗法之后的又一种正在研究发展中的肿瘤新疗法。与传统药物相比,优势明显,副作用小,可反复使用,无创治疗。
9.工业、商业并进,布局全国。新上药于2010年初完成了重大资产重组后,进行了一些列收购工业和商业资产的重大举措,其中于2010年12月通过了购买集团公司抗生素资产的议案,将工业资产注入新上药,将有利于新上药对产业链上游的深度延伸,从而加快提高销售规模。
10.医药商业是处于医药产业链中间一个环节,上游经营品种和规模是影响业绩的一方面,全国性的营销网络将是支撑业绩的另一重要方面,上海医药在华东地区市占率第一,在分销领域具有较强优势,全国扩张符合公司战略诉求。公司多次收购CHS股权,现达到65.24%,在收购完成同时,公司可能视情况进一步收购CHS的其余股份,最高至收购CHS全部股权。
11.CHS拥有中信医药公司100%的股权,而后者主营医药分销,列2009年全国医药商业企业18位,主要业务集中于北京市场,当地市占率第三,医院纯销为主要业务(占70%),与上海医药业务基本吻合,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43亿元,净利润1亿元,预计2010年实现收入60亿元。上海医药将触角伸向了北京,将以此作为北方地区的医药分销平台,进一步向天津、河北一带扩张,构建新上药的全国布局。
12.工商业深度广度延伸,成就千亿市值。我们认为向工业和商业方向进行外延式扩张,将迅速扩大公司规模,建立全国性的网络。鉴于医药流通行业企业多,集中度不高,微利状态的现实,行业整合将是趋势,十二五医药流通行业规划也将催生1-2家千亿规模医药流通企业,我们认为上海医药具备这样的潜力,公司内部整改和外部扩张上都有空间,公司目前总市值409亿元,内部提升和外延扩张或将成就千亿市值。
科伦药业:2010年业绩快报点评,成长为王
机构:国金证券
研究员:李敬雷
评级:
盈利预计:维持2011年4.20元、2012年5.90元
主要观点:
1.公司公布2010年业绩快报:实现销售收入40.26亿元,同比增长24.0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61亿元,同比增长55%;实现全面摊薄EPS为2.754元,符合我们的预期。公司计划10转增10派5。
2.2010年输液和非输液齐发展:公司业绩取得较好增长的原因(1)新建塑瓶生产线投产,输液产品产销量增加,软塑包装大容量注射剂产品的销售比重上升使公司综合毛利率提高。(2)公司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有效控制了成本费用,毛利率较上年同期稳中有升,从而使利润总额、净利润等指标增长幅度较大。
3.2011年重点看非输液板块的突破:公司1月份首次收购非输液企业(桂林大华)预示着公司战略开始转型,我们认为2011年将可能是公司取得重大突破的一年。公司剩余的20亿元超募资金是重要保障。
4.我们看好非输液的突破,公司经营拐点确立,战略转型值得期待:公司凭借输液板块全国龙头的地位,已经构建了全国性销售网络的优势,利用输液类和非输液类产品的品牌协同效应,可以较容易的展开非输液的销售,尤其是与输液关联度较高的头孢类品种,有助于形成新的规模和利润增长点。同时,公司明确提出“实现输液类和非输液产品在中国医药市场等强格局的发展战略”,我们认为值得特别重视。
科伦药业:预期中的高增长
机构:兴业证券
研究员:王晞
评级:推荐
盈利预计:预估2011-2012年EPS分别是:3.89、5.08元
主要观点:
1.公司业绩符合预期。公司的业绩完全符合我们的预期,也基本符合市场一致预期。公司在2010年第三季度报告中对2010年度预计的经营业绩为:2010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幅度为50%至70%,此次业绩快报披露的经营业绩在预计范围之内。
2.产品结构升级是增长的主要动力。科伦药业收入保持快速增长(24%),明显快于大输液行业平均增速(10%左右),得益于报告期间的多次并购,公司的市场份额继续提升。净利润的增速要大大超过营业收入的增长,主要原因是:1)新建塑瓶生产线投产,输液产品产销量增加,软塑包装大容量注射剂产品的销售比重上升,产品结构升级优化使公司综合毛利率提高;2)公司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有效控制了成本费用,毛利率较上年同期稳中有升,从而使利润总额、净利润等指标增长幅度较大。
3.高速成长中的大输液龙头。公司自2010年上市以来,业绩屡超市场预期,在平淡的大输液行业中谱写了不平凡的高成长传奇。鉴于大输液的产品结构升级还在进行中(软塑包装取代玻瓶),公司对大输液行业的整合也没有结束,市场份额和毛利率都有继续提升的可能性。而且,除了大输液行业,公司还将向非大输液行业拓展,我们继续看好公司未来的成长空间。
科伦药业:高成长,将继续
机构:光大证券
研究员:姚杰
评级:买入
盈利预计:维持2011年-2012年EPS的预测,分别为4.12元和5.11元
主要观点:
1.2010年实现净利润高速增长:公司发布2010年业绩快报,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4%至40亿元,净利润达到6.6亿元,同比增加54%,每股收益为3.08元,符合我们的预期。公司四季度实现了2.1亿的净利润(前三实现净利润4.5亿),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公司实现高速成长的原因是①扩产带来的销量增加;②软塑化带来的综合毛利率的提升;③更加有效的管理控制了费用。公司初步拟定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转增股本预案为:以公司2010年末总股本24,000万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元(含税),共分配现金股利12,000万元;同时,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股本10股,不送股。
2.公司的突出优势将保证其未来的高成长:科伦药业是我们最为看好的稳定高成长企业之一,理由有三条:①新版GMP推动大输液行业再次洗牌,公司作为最具比较优势的大输液企业,市场占有率将从目前的30%增长到60%以上;②原有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和新产品的加入使得综合毛利率稳定提高;③扩产和并购使得非大输液板块产能迅速扩张,并成功整合上游抗生素等原料资源,同时凭借强大而完善的销售网络将有可能复制大输液高成长。科伦药业是最有望做大做强的民营医药企业之一。我们概括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有三条:①成本领先:这是公司在大输液决胜的重要法宝,也对针剂和普药等业务至关重要;②技术创新:公司形成了独具特色的“PP家族”大输液系列产品,在易用性和低成本上独占鳌头。从中体现出的创新能力和独到眼光也将保证公司日后高附加值产品的推出,而不断提升盈利能力;③高效庞大的销售网络:公司产能连年跨越式增长,依然保持95%的产销率,销售网络之强大毋庸置疑。这为针剂和普药的高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公司高管的魄力和能力是上述判断的基石。
华仁药业:腹膜透析液获批,打开了新空间
机构:光大证券
研究员:姚杰
评级:增持
盈利预计:暂时维持2011年-2012年EPS的预测,分别为0.50元和0.65元(2010-2012年CAGR为32%)。
主要观点:
1.向血液净化领域迈出重要一步,业绩提升的动力之一。公司公告于2月21日取得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核准签发的甘氨酸冲洗液及腹膜透析液(乳酸盐)两个品种11个规格的药品注册批准件。其中甘氨酸冲洗液用于泌尿外科腔内手术的冲洗;而腹膜透析液(乳酸盐)适用于因非透析治疗无效而需要连续不断卧床腹膜透析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甘氨酸冲洗液将在下半年投入生产,对业绩影响不大。而腹膜透析液此前市场预期是去年年底获得药监局批准,但因审批流程的变动而推迟。公司方面相应的生产线已经基本就绪,将在今年的4月份投入生产腹膜透析液。但仍需山东省药监局进一步检查和筹建合格后才能销售。腹膜透析液的生产线和血液置换液基本一致。百特的腹膜透析液(2000ml)定价在39元左右,享有较高的毛利率。我们认为该产品是公司向血液净化领域迈出的重要一步,将对公司未来的业绩有明显拉动。
2.软袋技术和成本领先者,2012年产能扩张60%,成本进一步下降。公司目前的主要产品仍为非PVC双管双阀软袋,是软袋中的高端产品,拥有较大的市场前景(软袋行业增速超过30%)。华仁药业长期专注于双管双阀大输液产品的产生,在规模和技术拥上具有优势,大输液板块的综合毛利率达到58%左右,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募投项目预计11年底完成建设,投产后产能从现在的1亿袋增长到1.6亿袋。同时华仁药业通过对连接口管盖的研发和自产,使得软袋制造成本下降26%,从而取得了高出行业竞争对手的毛利率水平。自产连接口管盖使用比例为57%,未来随着募投项目的投产,这一比例将不断提高。此外,募投获得的资金将建设非PVC膜材生产线,从而取代德国和韩国进口的膜材,预计膜材成本将下降30%,公司盈利能力进一步上升。目前国内正在推行新版GMP认证,预计部分大输液的落后产能将被淘汰,所流出的市场空间,将由类似于华仁等优势企业获得,从而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成长性。
亚宝药业:盈利略低预期,未来持续发展仍然可期
机构:华泰证券
研究员:范炳邑
评级:谨慎推荐
盈利预计:公司2011年至2013年的EPS分别为0.28元、0.35元和0.42元
主要观点:
1、公司2010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1.82亿元,同比下降20.59%;报告期营业收入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出售了专门从事医药批发业务的山西亚宝新龙药业有限公司股权,合并范围发生变化所致,剔除上述因素外公司本期营业收入实现了12.64%的增长。2010年公司实现利润总额1.63亿元,同比增长4.5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扣非后的净利润为1.34亿元,同比增长6.42%。略低于预期。
2、报告期内,公司各项业务稳步推进。在新产品研制方面,公司申报发明专利2项;获得生产批件8项;进入临床试验和生物等效性试验9项;新立项和进行基础研究的项目46项。市场营销方面,公司继续按照差异化营销和大终端战略,对产品及市场进行细分使公司的销售工作获得整体推进,公司的丁桂儿脐贴、红花注射液、珍菊降压片、硝苯地平缓释片等重点产品已在全国市场确立了重要地位。
3、国际化方面开始起步。2010年,公司有8个产品在3个国家注册,有10个品种规格的产品在8个国家进入受理评审阶段,这为公司下一步实施国际化项目做了一些准备。北京亚宝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已完成设备安装以及试生产等工作,正在等待国家药监部门进行国内GMP认证,同时其美国FDACGMP认证工作也在积极进行中。
大华农:动物保健领域专家
机构:国泰君安
研究员:秦军
评级:
盈利预计:
主要观点:
1.兽药销售国内领先企业。公司自广东省温氏集团下属疫苗企业发展而来,多年来一直专注于动物保健领域。根据动物保健品企业协会统计,2009年公司在兽药企业中收入排名第二;在兽用生物制品销售收入排名第三。
2.收入利润增速快。公司近三年处于高速增长阶段,07-09年营业收入为3.54/4.80/5.35亿元,CAGR为23%,净利润为0.46/0.90/1.16亿元,CAGR为58%。
3.兽用生物制剂增长带来利润贡献。销售收入的主要来源为兽用生物制品,占营业收入比逐年稳步提高。2010H兽用生物制品占比达到68.97%。同时兽用生物制品近几年来稳定维持高达60%左右的毛利率水平,为公司较快的利润增速做出了贡献。
4.动物保健品行业受益于现代农业的发展。随着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国内兽药总消费额从2005年的137.59亿元增长至2009年的236亿元,保持了年均15%左右的增长速度。预计到2012年兽药总产值可达到375-402亿元。
5.募投项目巩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IPO后募集资金将主要投向兽用疫苗,兽用中药,营销网络以及研发中心4个方面6个项目,将进一步增强公司的生产,研发和营销三大环节的竞争实力。
华仁药业:甘氨酸冲洗液和腹膜透析液获批,进一步完善产品结构
机构:湘财证券
研究员:陈国俊
评级:增持
盈利预计:预计华仁药业2010年、2011年、2012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34、0.49、0.74
主要观点:
1.甘氨酸冲洗液用于泌尿外科腔内手术冲洗,公司将根据市场情况在今年下半年投产。甘氨酸冲洗液具有透明度好,无粘稠感,不导电等特点。此前获得生产批文的仅有双鹤药业和长征富民。泌尿外科腔内手术对患者影响小,术后恢复较快,应用范围不断拓宽。甘氨酸冲洗液领域竞争对手少,凭借自身销售渠道,有望迅速打开市场,挤占该领域市场份额。
2.腹膜透析液(乳酸盐)适用于因非透析治疗无效而需要连续不断卧床腹膜透析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预计将在今年4月投入生产。目前竞争对手有上海长征富民、广州百特、双鹤药业等企业。目前有效治疗方法只有换肾和血液净化。近年来尿毒症患者人数以10%速度增长,由于肾脏来源有限,透析治疗成为主要治疗手段。我国进行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比例远低于发达国家,未来潜力巨大。透析治疗主要包括常规血液透析、血液滤过和腹膜透析。相对于血液透析,腹膜透析不需要特殊仪器,对患者身体条件限制少,可由患者或家属自行操作,不需要接受动静脉内瘘手术,具有极大便利性,且价格相对低廉。公司在此之前已有血液滤过置换液产品,腹膜透析液的获批丰富该治疗领域产品线,并可利用原有的销售渠道迅速开拓市场。
京新药业:现有业务触底反转,国际合作前景巨大
机构:东方证券
研究员:庄琰
评级:增持
盈利预计:预测公司10-12年的业绩为0.13元,0.25元和0.58元
主要观点:
1.公司近期公布非公增发预案,预计增发不超过3000万股,募集不超过45,350万元,用于出口制剂、原料药和中药制剂项目建设。我们认为,国际制药产业转移大潮仍在持续,公司有望充分在此次大潮中收益;并且,公司现有主业已逐渐渡过低点,未来改善可期。
2.国际合作生产前景广阔:目前国际上从中间体到制剂的制药生产向亚洲转移的大趋势仍在持续。中国一些技术储备丰富,国际经验成熟的企业有望在此次大潮中收益,比如海正药业、海翔药业、华海药业均已在前期公告了和国际大型制药企业的生产合作,产品涉及中间体到制剂的各个环节。此次京新药业增发预案的项目也显示,将有近一半的资金投入到出口制剂项目中,未来公司或将持续受益于转移大潮。
3.喹诺酮已过平衡点:喹诺酮是公司目前主要的原料药产品,其销售收入占比约为60%左右;由于受到搬迁等影响,产能利用率一直较低,导致连续数年亏损。但随着公司产能利用率的逐渐提高,我们预计该部分业务已经在去年实现扭亏。由于其销售规模已过平衡点,未来其收入增长对业绩的贡献将显著提高,该部分业务的盈利水平有望快速恢复。
4.心血管类制剂业务发展势头良好:辛伐他汀已经进入基本药物目录,未来市场容量有望得到保证;但由于生产者较多,降价将难于避免。凭借原材料一体化的优势,预计其销售毛利率仍能维持60%左右的毛利率水平。而公司新药超级他汀瑞舒伐他汀也于去年开始招投标并逐渐投放市场;匹伐他汀等产品也在审评过程中。我们认为凭借公司对辛伐他汀的销售市场铺垫,公司其他他汀产品的市场销售看好。
5.中药制剂等产品快速增长:公司的中药品种主要是康复新液,由内蒙京新药业生产,主要应用于创面修复领域,属于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市场需求较好,预计未来增速将维持在30%以上。随着康复新液销售规模的扩大,其对公司的边际业绩贡献将迅速扩大。此外,公司头孢菌素制剂这两年增长迅速,预计也将贡献不小的收益。
誉衡药业:针剂增长迅速,后续产品丰富
机构:安信证券
研究员:洪露
评级:增持-A
盈利预计:11、2012年的业绩预测,即摊薄后每股收益分别为1.94元、2.58元
主要观点:
1.司2010年针剂产品增长迅速,代理产品增速大于自产产品。201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75亿元,同比增长33.8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股东净利润1.62亿元,同比增长25.30%;实现EPS1.26元。公司自产产品鹿瓜多肽和吉西他滨,以及代理产品前列地尔注射液和DNA等针剂在2010年实现了快速增长,针剂整体销售收入同比增长了36.96%。公司净利润的增幅小于收入增幅的主要原因是:
2.公司的针剂产品毛利率同比降低了5.22个百分点,且公司药品代理销售业务的增速大于自产产品销售的增速,代理产品毛利率较公司自产产品低。公司利润分配预案: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10股、且以未分配利润每10股派现金股利5元。
3.公司代理产品增长迅速,头孢米诺将成为新增长点。公司的代理产品DNA进入众多地方医保目录,目录执行后DNA产品将获得较高的增长;代理产品锌钙特口服液医院及OTC终端进一步深入,比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增长;代理产品前列地尔注射液快速实现市场覆盖,销售增长迅速。公司与日本明治制果合作的头孢米诺开始正常供货,该产品由于获得了明治的“美士灵”商标授权,可单独定价,目前在国内销售中标情况良好,将成为2011年公司新的增长点。
4.公司后续产品储备丰富,期待未来惊喜表现。公司已经形成了丰富而优质的产品储备,为后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公司合营子公司的一类新药银杏内酯B目前已经完成Ⅲ期临床,对外并购的一类新药秦龙苦素目前处于Ⅲ期临床后期。
5.此外,公司子公司经纬医药将获得一类新药人神经生长因子的全国独家代理权,该药目前已经完成Ⅲ期临床,正在申报生产批件。公司以超募资金6,500万元用于购买化合物SX004及其衍生药物美迪替尼的所有权,美迪替尼是新一代的抗肿瘤靶向药物,是目前肿瘤药物研发中的前沿领域,未来市场潜力巨大。
大华农:快速成长的兽药龙头企业
机构:东海证券
研究员:袁舰波
评级:
盈利预计:预测公司2010-2012年EPS(摊薄)分别为0.52元、0.61元和0.72元
主要观点:
1.司本次IPO计划公开发行6700万股,募投项目拟用于现有产品的扩建和技术改造、营销网络的完善、提升公司的研发和技术转化能力三个方面。
2.公司产品包括兽用生物制品、兽用药物制剂、饲料添加剂及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三大系列。2009年公司销售收入居兽药行业第二位、兽用生物制品子行业第三位。
3.公司作为国家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的定点生产企业,兽用生物制品是公司收入和利润的主要来源。
4.随着我国畜牧养殖业的发展,05年以来国内兽药总消费额保持了年均15%左右的增速。公司凭借出色的研发实力和产品质量、有效的原材料成本控制,以及多渠道、多层次的综合营销网络建设,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优势凸显。
亚宝药业:四季度如期改善,维持“买入”评级
机构:广发证券
研究员:李平祝
评级:买入
盈利预计:预计公司未来三年分别实现EPS0.30元、0.40元和0.48元
主要观点: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8亿元,同比降低20.59%,主要是原因是合并范围变化所致,剔除上述因素的影响,公司收入同比增长12.6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1.44亿元,同比增长11.5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影响后同比增长6.42%。实现EPS0.23元。每10股派现0.5元。公司收入利润增速较低的一个原因是下属多个子公司亏损所致。考虑到数据的可比性,我们从母公司报表来看可以看出公司第四季度的经营状况已经大为好转。第四季度母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85亿元同比增长30.59%,环比增长35%;毛利率同比环比分别提升2.6和4.2个百分点,毛利率提升的原因是公司四季度公司对部分产品提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