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房价阻碍了居民消费;还影响了城市化进程(梁达,2009)。这个观点不对。房价高低是相对收入而言的。据物价齐步走规律和房价与GDP/工资同步增长关系,房价一旦被炒高,应先稳住,然后将工资和其它物价调上来。购房安居实际上是关乎建设小康社会的大消费,且城市化进程以住房建设为龙头、路桥建设为纽带。以往的房地产价格研究围绕供需、资本、土地价格、政策制度、人口因素、信贷信用、城市地域、泡沫空置等因素进行,属调查社会表象的常规价格理论研究,虽有一定的道理但没有超出成本造价和价值说,没有触及到土地特殊性与科技生产力、人类共同体的渊源关系,更没搞清房价与工资、GDP的内在联系,对房价合理与否的评说是盲目的。在没有搞清合理房价价位概念的情况下,片面抑制房价会违反房价概念及其规律体系,资金退出房市则流动性过剩会进入衣食用市场,进而会炒高衣食用品等消费品价格。衣食物价过高威胁到人的生存,衣食不可能像房子一样可以通过租借过日。人们都知道,靠讨借过日子是长久不了的,更会产生高利贷。是故有专家说房价过高会挤压衣食等消费是错误的。事实证明,房地产市场可以吸纳游资平衡物价。如果房地产确实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龙头,则房价只能涨不能跌,房价高多数人买不起没关系,只要有足够的闲置房,低收入者可以租房住。虽然房价高租金也应高,但只要房屋供应过剩,房租是上不去的。如果房租确实太高,国家可予以补助。朗咸平(2010)认为,房价过高挤走了制造业投资资金。这也不是事实,因为有生易做的人绝不会去炒楼的,毕竟炒作不是实业家敢冒险的,炒房资金多数来源于游资,来源于不正当收入一时找不到出路,主要来源于银行的政策贷款。如果让游资从房地产市场进入,引领建材、电讯等配套行业跟进,形成造城之势,必能驱动人类高超消费。这符合抓消费促生产原理。
房价一旦被炒高,应先稳住,然后将工资和其它物价调上来
评论
5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