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望海楼,别拆掉“望海文化”
近日,走过或坐车经过海秀东路的人都会发现,海南最早的标志性酒店之一望海楼开拆了。这个曾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海南最气派,也记载着海口很多记忆的酒店在几台机器轰隆声中被一片一片推倒了,渐渐掩埋在废墟里。再经过海秀路的时候,已经看不到望海楼红色的招牌了。“以前每次经过都喜欢看看,现在没得看了。”不少经过的市民感叹。(17日南国都市报)
望海楼酒店,海口老地标的开拆,不但没有像其他某些地方拆除敏感建筑引来诸多质疑,相反,很多市民表达出无限留恋,甚至有些伤感的情绪。一家酒店的命运,何以让老百姓生发出种种感慨?不但因为它曾经是海南的地标性建筑,曾经是一座城市的骄傲,而且因为它是海南省建经济特区的见证,承载着很多美好的记忆,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更因为它的老字号品牌,已然让大家习惯于去喝早茶、聊聊天,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很显然,在大家的心目中,望海楼早已不再只是一家酒店,而成为一种文化符号,集聚了闯海文化、餐饮文化、特区文化多重元素,在市民的脑海里烙上了挥之不去的印记,成为海口乃至整个海南重要的地区文化特色。作为一个金字招牌,原来的12层建筑明显与海南经济蓬勃发展的形势不相称了,顺应大都市、大开放、大发展的要求拆除重建,无疑是大势所趋,必须去面对的现实。
望海楼的拆除重建,引发如此热烈的关注,引爆民众依依不舍的纠结情绪,大家甚至纷纷揣测、勾勒未来新地标的模样,从另一个层面来说,不啻是发出了一个强烈信号,表达出一种强烈诉求,那就是拆了望海楼,但别拆掉“望海文化”和“望海情结”,在重建“望海”时,能够传承并且进一步放大这一文化亮色,让新望海一样成为大家的早茶首选,一样地洋溢着温馨的氛围,一样能够激发闯海的激情……
少数地方在开发发展过程中,破坏了一些文化古迹、馆址,备受社会诟病,说明民众越来越重视生存的文化环境和品位,毕竟现代化的幸福生活,不是水泥钢筋所能包揽的。海口是个新兴城市,打造、珍视地方文化特色,不妨就从顺应民意诉求,重建望海楼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