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公交741线可能有些人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其实就是武汉市城市普普通通的公共交通运营线路,就是这样一个普普通通城市运营线路,谱写着不平凡的人间真情的故事,先让我带大家认识和了解一下这个线路及这个线路故事。
741线路隶属于武汉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第三营运公司,该线 路连接武汉市北端的东西湖区将军路与西端的东西湖区吴家山两地,现有员126,配车44台,全程23公里。由于沿路沿途有将军路的残疾人福利工厂、简易路聋哑学校,以及住有上百户残疾人的古田二路万人社区等多个残疾人聚集区域,线路经常服务到残疾人,使得该线路逐步加强了对残疾人的针对性服务,并提出鲜明的“爱心助残”口号,终将741路打造成一条残疾人“爱心线”,为残障人士铺就了一条出行的绿色通道。
助残不图名、不图利,真诚解残障人士疾苦741线路的助残行动始于2004年下半年。当时该线路的负责人谢祥针对该线路沿途残疾人较多的现状,在员工中开展“助残献爱心,乘客如亲人”的大讨论,目的是让广大员工更加了解线路的特点和残疾人的疾苦,能在残疾人需要的时候,伸出温暖的手,以便提供更好的服务质量。原本以为,残疾人乘车不仅不买票,而且身有残疾,出了车内事故,驾驶员还要赔钱,部分驾驶员行车过程中会很排斥残疾乘客上自己的车,但是经过大讨论,特别是“假如残疾人是我的亲人”的换位思考后,线路员工没有一个埋怨残疾乘客给自己行车带来不便,因为他们切实看到残疾乘客出行的种种艰难,一致认为为残疾乘客提供更加周到和细致的服务是公交人的职责和义务。
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741路逐渐树立起以关心、关爱残疾乘客为重点的线路特色服务,提出建设服务残疾乘客的“爱心线”口号,为残疾乘客出行铺就一条绿色通道。线路负责人一方面通过公司与市残联取得联系,提出打造“爱心线”的想法,另一方面,线路广大员工共同努力,走访摸排沿线残疾人士出行规律,开展有针对性地服务。线路的努力终于换来市残联的认可,2005年5月,741线路被正式授予助残“爱心线”。
线路的授牌增添了服务社会的一份责任。741线路被授“爱心线”一不图名,二不图利,只是一心做好为残疾乘客的服务,在十米车厢内播撒公交人对残疾乘客的爱心。线路全体员工自觉做到对残疾人不能甩客,上车有困难的,还会主动上前扶一把。07年10月份的一天傍晚,一辆741路在额头湾车站抛锚,市劳模李福斌驾车经过时转乘了车上乘客,其中一个年纪大的婆婆带着2 0多岁的残疾儿子出门,因为没有轮椅,一下子就慌了。李福斌赶紧跟坏车驾驶员一起,帮太婆把儿子抬到车上。这样的随手助残举措在741线路是再普通不过了。741线路对残疾乘客博大包容。根武汉市相关文件规定,公交车对残疾乘客的免票范围是指盲人及肢残疾人员,并非所有的残疾人都可以免票,但在74 1路“爱心线”上,只要是残疾人乘车都可免票。线路将免费乘车的范围扩大了,不仅意味线路自身收入减少了,更是责任增加了。据统计,自所有残疾人乘车免票的“线路制度”实施以来,线路每月将减少客票收入一万余元。
首创助残“爱心卡’’,营造车厢关心、关爱残疾乘客的氛围7 4 1路是一条无人售票线路,驾驶员要专注开车,残疾乘客上了车以后找座位就成为一个难题,线路因此创新地搞出乘车“爱心卡”,巧妙化解了这一难题的同时,也逐步倡导起车厢内关心、关爱乘客的良好氛围。“爱心卡”源于一次服务“纠纷”:2005年4月份的一天晚上,一位下肢残疾的乘客上了驾驶员戴汉平的车,任凭小戴反复宣传,可就是没有人为这位拄着拐杖的人让座位,他要身后的一位小伙子让座,那小伙子却说:“我花钱买了票,凭什么要我让座?”在和这位乘客的反复宣传解释间,其他乘客让了座。针对这件事,线路召开了驾驶员座谈会,听听他们的想法,有的驾驶员说,直接喊乘客让座,会让乘客心理上难以接受,有的驾驶员建议说,我们就印些“爱心卡’’吧,残疾乘客上车后,我们发一张“爱心卡”给他,他拿着这张卡到“老弱病残”专坐上请别人让座,双方都不会尴尬。
很快,这个提议受到全体员工的一致认同。2 005年5月初,741线路的“爱心卡”诞生了,这张印有一颗爱心的红色卡片上写道:请您献上一片爱心,给老弱病残孕让个座,我代表741路全体员工向您表示感谢!如今,残疾乘客上了741路车后,如果车上没有座位,驾驶员就将爱心卡给乘客,并号召乘客让座,残疾乘客拿着爱心卡到老弱病残孕座位席上,坐在专座上的乘客常常主动让座。自“爱心卡’’制度实施了4年以来,741线路发放了10000余张卡片。小小的卡片化解了以往的尴尬,架起了乘客交换爱心的桥梁,不仅让人们感悟到“予人玫瑰,手留余香’’的涵义,更在十米车厢内营造出全员关心关爱残疾乘客的良好氛围。
主动走进残疾乘客家中,真心真意帮助残疾乘客车厢内的服务是有限的,残障人士的困难却远远不止出行乘车的不便,更多的是体现在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了更好地服务这些残障人士,741线路还组织线路青年志愿者,到沿线残疾人聚居的古田二路万人社区,直接去帮助困难的残疾人家庭。在社区干部的联系下,线路志愿者走进这些家庭去慰问,帮助他们做家务。尽管事先都有思想准备,但真正进入这些残疾人家庭,亲眼看到他们生活的困苦,还是让这些志愿者深深触动。在残疾人王萍家,志愿者们看到家里空间狭小,摆设陈旧,亲友赠送的冰箱、电视等常用电器陈旧不堪,窗户、灶台、天花板尘封已久,让人感觉回到上个世纪7 0年代。741线路助残志愿者们知道,眼前所看到这些现象,都是这些家庭因为残疾而不得不面对的现实,能够帮助他们一把,尽一些绵薄之力,让这些家庭感到社会的关爱,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在上门服务中,线路志愿者们看到,不少残疾家庭虽夫妻俩都是残疾人,生活虽然艰辛,但是他们却有着乐观、努力的生活态度,这也深深感染了这些志愿者们。
从05年7月起,线路志愿者们第一次走进万人社区残疾人夫妻王毅家后,志愿者们就从此成了这些残疾人家庭的常客,经常上门做家务,打扫卫生,甚至过党员生活。换一罐煤气,清洗一下吊扇,这些普通的工作在常人看来再简单不过的事,对这些残疾家庭而言就是“大工程”。线路志愿者们在上门服务中还非常留心:“你们什么时候洗一次电扇?”“一罐煤气要用多长时间?”,所有的问题都要弄清楚答案,以便下次选准时间来上门服务。逢年过节,志愿者们还从自己微薄的收入中挤出一部分,买来慰问品送到残疾人家庭中,让他们倍感公交人的温暖。至今为止,线路志愿者们共到残疾人家庭慰问和服务60余次。
特色服务无微不至,将“助残"爱心播撒到车厢内外741线路对残疾乘客的服务到了无微不至的细致地步,他们在社区宣传残疾人在车站怎么等车,上车后怎么保护自己等等,并留下线路的电话,沿途的残疾乘客留下7 4 1线路首末站点的电话后,随时都可以向线路站点工作人员寻求帮助,线路因此“衍生”出一些特殊服务。“电话叫车”服务是在出租车上做都失败了的事,但却在74 1线路小有市场。07年1 0月份的一天上午9时多,7 4 1路副站华星花园调度员邓武艺接到一个电话:“我是万人社区的,看到你们的服务电话,想订个座位。”来电的这位男子自称住在武汉市4 3中后面,平时拄着双拐,平常走出来到古田二路车站搭车要1 0分钟,十分不方便,邓武艺就跟他约好2 0分钟后在车站碰头,并叫105号空调车驾驶员戴汉平把座位留好,到了古田二路和汉口火车站,帮他上、下车。戴汉平圆满地完成了任务。从此以后,“电话叫车’’服务被越来越多残疾乘客所使用,至今已为2 0多名残疾人提供了服务。
741线路还利用车载电视为乘客提供服务。不少驾驶员发现残疾乘客王萍每天忙碌,后来才知道,她家里有个残疾的文夫,女儿因身体胖,没找到工作。于是,该线路和车载电视的运营商城市T频道联系,该频道对王萍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专访。专访在公交车上播出后,不少乘客通过7 4 1路线路,希望能够帮助这个困难的家庭。“质量免检”是“信任”的代名词,在74 1线路,线路员工对残疾乘客的信任也到了“免检"的地步,不少残疾乘客上车后,驾驶员微笑地和他打招呼,并直接示意往后走,不看证件。
真情换来回报,残疾乘客主动到线路为驾驶员服务 7 4 1线路的助残服务让沿途的残疾乘客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真情付出终于换来回报,广大残疾乘客对74 1线路的服务赞誉有加,纷纷用各种方式回报74 1路的关照。06年5月2 1日,7 4 1路线路黄塘湖起点站来了两名特殊的探访者。他们是汉口古田二路的盲人按摩师张新燕、程汉红,代表万人社区全体残疾人到7 4 1路为驾驶员按摩,以这种特殊的方式感谢74 1路驾驶员的照顾。因为不知道路,两人几经辗转“摸”了个把小时才找对地方。驾驶员来一个,两人就给按摩一个,一刻都不肯歇息,足足干了5个小时,让驾驶员们开车的疲劳一扫而光。有个下肢残疾的乘客,每次往返发展二村和古田二路之间。每次为了方便他上车,驾驶员们都会开后门,遇到他拿东西不方便,就去伸手拉一把。下雨天,这位乘客从古田二路下车的时候,腿脚不便的他还拿起抹布,帮驾驶员抹干净投币箱前的挡风玻璃上的水雾……。
而一些多才多艺的残疾人,每次知道7 4 1路所在的公交三公司举办活动后,都主动要求参加活动。公交三公司也没有忽视这些残疾朋友们,公司每年举办的一班组长联欢活动中,都会邀请74 1沿线的这些残疾乘客朋友登台献艺,与公交三公司员工共同联欢,交流感情,其乐融融。
741线路就是这样为残疾乘客服务的,铺就了一条残疾乘客出行的绿色通道,并不断优化自身服务,提高服务水平,树立自身形象,2005年5 月,该线路被武汉市桥口区残联授予“爱心线”,2006年5月,市残联、武汉市总工会、市文明办、共青团市委、市教育局等部门联合授予741路“武汉市十大助残志愿服务模范集体”的称号,2008年4月,线路进一步获得“湖北省十大助残志愿服务模范集体”的称号,同时线路也历获04年度市文明线路、04年度公司先进单位、05年度公司先进单位、07年度集团公司先进线路、07年度公司先进线路等殊荣。这一颗颗爱心,将随着一张张卡片在乘客和7 4 1路驾驶员中延续下去。
好了大家了解吧,下面让我带你们去一趟这个集体吧,当我走进武汉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第三营运公司时是一个非常温暖集体,在党委书记、分公司经理人性化的领导,让每个司乘人员感到一个家的温暖。走进会议室我们敬爱的741线路部分司机师傅们等我们这些作家朋友们,其实我们很过意不去让那些辛苦了一天的司机师傅们等我们这些文学作家,其实有很多人不了我们的公交司机师傅们的辛苦,他们每天天不亮起床上班担负着武汉市每个人的出行,手里握着不光是方向盘同时握着一车人的性命,这也是千千万万个幸福家庭的期盼亲人归来,他们也是凡人做好这些本职工作就可以了,但是这样他们还坚持做爱心工作,真的是不容易公交司机师傅们啊!
在会议室武汉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第三营运公司党委吴书记、分公司刘经理们表示把这样一份工作会长期做下去,司机师傅们也表示会继续做下去,他们这样的爱心和坚持我们十分的感动,人与人之间陌生从这里结束,有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心与爱!
在这美丽和谐传统美德国家,这样的好人好事好集体,体现了爱国爱家爱人民的表现,希望这个精神在神州大地传播下去。同时希望政府部门把这好人好事编成教材传遍每个校园,让我们的孩子和下一代远离血腥暴力虚幻的游戏和网络,让我们祖国更繁荣更有人性化工作,冷漠在我们的祖国永远的消失,这也是我们每个人的希望和期盼。
在此我祝愿741线路及武汉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第三营运公司领导们好人一生平安,让我们的期盼和谐愿望早日实现共同努力吧。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