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风云(二)
刘少奇挨批 林彪外逃
王先金 编著
第二章 红色风暴 (20)
揪斗刘少奇
1967年7月18日早上,平平和源源匆匆跑来,告诉父母:“今天要在中南海再次开批斗大会,批斗爸爸和妈妈。”当时,正是百万人“围攻中南海,揪斗刘少奇”的高潮,成百个喇叭日夜喧嚣,群众已经被煽动到狂热程度,形势的确严峻,刘少奇和王光美都预感到他们分别的时刻已经来临,今后他们要各自单独奋斗了。
一年来,种种恶毒的攻击袭向刘少奇,王光美感觉像在挖她的心一样,她只有起而为他辩护。各种侮辱也强加在她的身上,对她来说无论如何也是难以忍受的,但她在刘少奇面前总是强忍自若,平静泰然,不能再给他增加负担了,此时,王光美对刘少奇说了一句:“这回真要和你分别了!”说完,她的眼泪流了下来。
傍晚,王光美平静了下来,等着来人揪斗了。刘少奇生平唯一的一次为她打点行李,拿出她的衣服,放得整整齐齐。在最后的几分钟里,他们面对面地坐着,这时,平时不爱说笑的刘少奇却说:“倒像是等着上花轿的样子。”这时,王光美想起了刘少奇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只要我们不脱离群众,是为大多数人民谋幸福的,我们就什么都不怕。”他的无私无畏感染了她,她也跟着他笑了起来。
8月5日,王光美和刘少奇在中南海的一个院子里被分开批斗。中间暂停时,王光美和刘少奇在书房相见,双目对视,凝视许久。批斗又开始时,王光美不顾一切地跑过去拉住刘少奇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拍摄批斗刘少奇
工人宣传队和军宣队进驻北影厂后不久,一天,负责人狄福才把摄影师李文化拉到院子里神秘地说:“你准备好手提摄影机,多拿些胶片,下午随我去拍电影。”李文化问:“去哪儿?拍什么?”狄福才说:“这你不要问,到时候我会告诉你的。记住啊,下午1点在摄影棚前集合。”
一切准备好了,狄福才来到车旁,小声对李文化说:“告诉你啊,今天的任务是到中南海拍批斗刘少奇、王光美。这可是重要任务,不能漏掉材料。”李文化怕任务完成不好,建议说:“这是新闻记录片厂的任务,应该派新闻记录片厂的摄影师去拍,他们有经验。我好多年不拍新闻片了,怕拍不好。”狄福才说:“新闻记录片厂已经派了两个组去了,一组拍批斗邓小平,一组拍批斗陶铸。别啰唆了,上车吧!”
在狄福才的带领下,他们来到中南海内一座很讲究的北京四合院式的门楼前,这就是刘少奇主席的家。狄福才交代任务:“你拿好摄影机,在院子里等着,不要进屋,等有人来的时候你就拍。”
李文化通过正房玻璃向里看,刘少奇正在桌旁走来走去。门楼外站满红卫兵,都挣着向院子里张望。大概过了两个小时,几个红卫兵进去,把刘少奇架起胳膊成“喷气式”押着出来,门楼外立即响起了“打倒刘少奇”的口号声。从门楼外通过满是红卫兵拥挤的夹道,押向小广场。
刘少奇被摁坐在凳子上,张着嘴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说不出话来,用干瘦的手指着自己的脚,原来他的圆口布鞋在拉扯过程中被踩掉了。
李文化举着摄影机,拍摄着这些场面。
一会儿又传来了“打倒王光美”的口号声,几个红卫兵把她押到小广场,站在刘少奇的左侧……接着,隔壁又传来了“打倒邓小平”“打倒陶铸”的口号声。李文化手中的摄影机颤抖着拍完了批斗场面,而后不知所措痴呆呆地站在那里……
刘奇被红卫兵批斗
造反派抄刘少奇的家
一伙造反派来抄家了。
“今晚我们来检查一下刘少奇的文件,希望你能与我们配合。”
刘振德说:“你们事先也没有给我打招呼,我的上级也没有说,我也不认识你们,也不知道你们要检查什么,怎么个配合法?”
“很简单,你把上锁的地方都给我们打开就行了。认识不认识无关紧要,我们是中央文革小组派来的,一切由我们负责。”
他们把各个办公室的抽屉翻完后,眼睛就盯上了保险柜。
“请你把保险柜给我们打开。”温和的命令。
“保险柜可不能随便打开,那里面都是党和国家的核心机密。每个文件都是我签收的,我得绝对负责任。你们是中央文革的,我不是不相信你们,这是个手续问题。”机要秘书的强烈责任威,促使刘振德丝毫不让步。
“照你这么说,我们就不能打开看了?”话语中带着恐吓。
“其实也很简单,一个是警卫局的领导汪东兴,一个是机要室的领导赖奎,他们二人一个就行,只要他们任何一个人签字,我立刻就将保险柜里的文件交给你们。没有他们的签字,将来他们向我要文件怎么办?”
“我们既然来检查刘少奇的东西,所有文件我们都敢负责。”他们步步紧逼。
刘振德也毫不退让:“我已经说过了,我不敢不信你们,要我的一个领导人在场签字就行。”
就这样,刘振德和造反派在保险柜旁僵持了一阵子。他们无计可施,便拿上已捆好的东西向刘少奇的办公室走去。
几乎同时,刘少奇和王光美分别在两个地方被批斗。
造反派在抄家时,把王光美出国访问时穿过的一些衣服找了出来,那些造反派学生将旗袍套在了她的身上。同时又有人给她戴上乓乒球做的项链,她并不害怕,只是觉得少奇真是特冤。冤,她就横出去了,只能自己横出去,她不能把少奇横出去,她就是不检讨,还顶了他们。
江青为什么那么恨刘少奇呢?
原来江青搞样板戏,她想通过样板抓领导权。她对文艺界演什么戏有很多很多意见,她来跟王光美说。那时候王光美是刘少奇的秘书,就把江青讲的向刘少奇作了汇报,刘少奇不吭声,只说你别管了。有一天,刘少奇约江青谈了话,要她不要跟王光美谈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说了她几句。那时也只有刘少奇敢说江青,江青就怕刘少奇。
那时,王光美有她的安眠药,刘少奇也有自己的安眠药。有一天,王光美拿着自己的安眠药瓶对刘少奇摇摇,刘少奇就说了一句:“不能自己做结论。”以后,王光美就再没提这件事。
批斗会结束,刘少奇被带回到已经查抄过的福禄居前院,王光美被带到后院。两人被分别看管,互相见不到面,也不准子女同他们接近。
刘少奇第六次被批斗
从此以后,刘少奇完全失去了自由,除关押地点外同犯人没有什么两样。
1967年8月5日,天安门广场召开百万人庆祝《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发表一周年。与此同时,中南海内三四百人又批斗了刘少奇、王光美,由中央文革小组曹轶欧、王道明坐阵指挥。算起来,这已是对刘少奇、王光美的第六次批斗。
这次批斗是最残暴的一次。刘少奇的几个儿女,也奉命参加批斗会,目睹他们的父母遭受凌辱。
开始,王光美并不知道她和刘少奇是在中南海的同一个院子里被分开批斗的,还安排了录音、照相、拍电影,说要在全国放映。批斗中间暂停了,说是要“加火候”,王光美和刘少奇才在书房相见,让他们喝水,没有说话。批斗又开始时,王光美不顾一切地跑过去拉住刘少奇的手,紧紧地握住,他们双目对视,什么也不能说。王光美觉得越是在这个时候,她就越应该证明,是跟他站在一起!可是她并没有想到,那一握竟是他们的诀别!
批斗会持续了两个多小时。结束之后,造反派们将刘少奇押回福禄居前院。一进办公室,刘少奇不顾浑身的伤痛,拿出一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愤愤地对来人抗议道:“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席,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我要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谁罢免了我国家主席?要审判,也要通过人民代表大会。你们这样做,是在侮辱我们的国家。我个人也是一个公民,为什么不让我讲话?宪法保障每一个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破坏宪法的人是要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的!”
这次批斗会后,刘少奇和王光美仍被关押在前后两院,昼夜有哨兵监视。从这一天起,一直到1969年刘少奇逝世,他再也没有见到过任何一个亲属。
刘少奇申诉、抗议、要求辞职
8月7日,《北京日报》发表《篡党篡国阴谋的大暴露》一文,说刘少奇策划和支持了所谓“畅观楼反革命事件”。刘少奇读后立即提笔给毛泽东并中共中央写信,反驳这种毫无根据的指责。他再次郑重提出辞职请求。
但是,刘少奇一次又一次的申诉、抗议、要求辞职,都被置之不理。
1967年9月13日凌晨,一辆军用吉普车突然停在中南海王光美的住所前。 林彪与毛泽东
“王光美!”进来的人一声吼叫。她心里感到幸运:“是我先走,否则,我看着少奇先走会挺不住的……”
刘少奇看着她走,他作为丈夫,看着妻子受凌辱;作为父亲,看着儿女受残害;作为领袖,看着党处在浩劫中;作为国家主席,看着人民沦落于互相残杀。对这些,他都无能为力,他内心会有多么痛苦啊!
王光美站了起来,刘少奇也站了起来,他们握了一下手,他用深沉的目光看着她,轻声对她说:“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 这是刘少奇对她说的最后一句话。
当时,他们谁也没有想到,他们的这次分别,竟成了他们的永别!
王光美坐牢
两个月后,王光美以“美国中央情报局长期潜伏的高级战略特务”的罪名,被投入秦城监狱,开始了隐秘的监牢生活,监号是67130。
王光美被正式逮捕,被关进了秦城监狱。他们的子女被强行赶出中南海,住到各自学校,接受批判审查。(王光美直到1979年才出狱)
刘少奇孤零零一个人被关在福禄居前院。刘少奇终于认识到,他已经落入一伙坏人的魔掌,一切争辩都将无济于事。从此,他不再写信,不再申述,说话越来越少,最后索性连一句话也不说了。用沉默来表示他无声的抗争。
不久,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召开,通过了《关于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罪行的审查报告》,从而铸成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大的一桩冤案。
刘少奇在中南海的最后日子
处于软禁中的刘少奇,开始不断出现各种病症,这断断续续的病有肺炎、糖尿病、高血压、植物神经紊乱等等。到了1968年的4月份,刘少奇一度出现神志不清、表情呆滞、动作反常、站立不稳、脚步移动吃力、走路迈不开步子等症状。
一天,几个看守搜查了刘少奇的房间,命令他把皮带解下来。刘少奇感到这是对他极大的污辱,提出严正抗议,可几个粗壮的手硬把他摁倒在地,强行抽走他的皮带。刘少奇趴在床上,气得浑身颤抖,半天爬不起来。
刘少奇被打得腰仲不直了,打伤的腿一瘸一拐。手臂在战争中留下伤残,此时一遭扭打旧伤复发,频频颤抖,每天为穿一件衣服,要折腾一两个小时,吃饭也送不进嘴里,弄得满脸满身的汤菜饭粒。
进入夏天,刘少奇的病情更加恶化,由气管炎急性发作,转为支气管肺炎。在7月11日到14日这几天,他的病情已发展到非常严重的地步,经过抢救才脱离了危险。但此后的病情一直不稳定,多次反复,从7月到10月之间,仅大的反复就出现过五次。
10月初,马晓先被派到刘少奇身边参加护理工作。在接受这项特殊任务的时候,中央办公厅警卫局副局长、中央警卫团政委杨德中找她和即将被派到刘少奇身边从事医疗护理工作的卞志强大夫谈了话。杨德中交代说:你们要尽职地做好刘少奇的医疗保健工作,这是中央的精神。被派到刘少奇身边的还有中央警卫团团部的一个叫做李留壮的医生,一共三个人。
刘少奇的住处福禄居里贴满了大字报,走廊里也挂满着大字报,窗户的玻璃上也写了标语和质问的文字……
由于病患和进食量少,刘少奇的身体十分虚弱,但在马晓先他们刚去时和几度抢救之后,刘少奇还能拄着拐杖在院子里散步。每当他散步时,医护人员都陪着他,跟在他后面一起走。刘少奇经常是走走,就不动了,再走走,又不动了。有时,他就站在那里,看贴在院子里的大字报。一次,刘少奇看见走廊的玻璃上写的一句口号: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形势大好。刘少奇用拐杖指着那行字,小声嘀咕了一句话:“我不认为是这样。”有人立即就追问他:“你认为不是大好,那你说现在的形势是怎样的?”刘少奇有些言不由衷地说:“是小好。”
那时,连刘少奇的房间里,也有“打倒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这样的标语,甚至有的标语把刘少奇的名字倒过来写,并打上叉子。刘少奇有时就会对着这样的文字,驻步凝视,然后轻轻地无奈地摇摇头。
过了一段时间以后,中央警卫团的李留壮医生被调走了,有关方面又从中国人民解放军301医院调来了黄宛大夫。黄宛大夫是国内著名的心内科专家。他来的时候带了两个护士,接替卞志强和马晓先,负责此后刘少奇的医疗保健工作。这两位护士,后来一直护理把刘少奇送到河南开封。
1968年10月31日,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通过了“把刘少奇永远开除出党”的决议。可是在一段时间内不通知刘少奇,单单要等到11月24日刘少奇生日那天,才让他知道。
刘少奇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气愤得浑身颤抖,大汗淋漓,呼吸急促,“哇哇”地呕吐起来。血压陡升到260/130毫米汞柱,体温骤然高达40度C。
林彪战备第一号命令下达后,刘少奇被送上军用飞机押送到河南开封,被关押在过去国民党政权“金城银行”的金库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