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初年,南京黄淮住宅曾举办过两次元宵聚会,永乐三年乙酉(1405)以“牡丹”灯为题唱和。而永乐四年丙戌(1405)是以“芙蓉”(即“莲花”)灯为题进行唱和。而且都是胡广带头赋倡诗。
辛卯年元宵节(2月17日)在即,特将600多年前黄淮宅两次举办元宵灯会唱和诗作整理,供欣赏:
元夕黄庶子宅夜宴赋牡丹花灯 胡 广 倡 (用韵“裁”;押韵“杯”)
万片玲珑费剪裁,明灯才上一齐开。因看色相元知幻,自识根株不用栽。艳质每从春夜见,光辉凝是月中来。年年此夕成欢赏,岂必清歌劝酒杯。
永陵按:该首是永乐三年乙酉(1405)年元夕节所作。
元夕黄庶子宅观百花灯赓 王 褒 和
胸中锦绣不须栽,化作名花掌上开。照室芝兰元夕赏,绕门桃李一时栽。香飘银烛随风至,影转雕栏伴月来。圣代九夷争进乐,侍臣家庆也添杯。
正月十四夕黄侍讀宗豫請賞蓮花燈光大胡公席上有詠走筆屬和之 金幼孜 和
艶質娉婷巧製裁,瓊葩髙下一時開。 偏宜午夜瑶池看,絶勝當年玉井栽。絳幕斜分霞影亂,畫簾低引月華來。金吾此夕知無禁,顛倒何妨累百杯。
永陵按:从该和诗韵脚与胡广所倡韵脚来对照分析,以及结合曾棨吟“乙酉正月元夕黄庶子宅赋牡丹灯”,题中“莲花”二字,当是“牡丹”二字之误。说是“牡丹”之误的另一理由:同是金幼孜先生,另有《黄公宗豫元夕請賞蓮花燈次光大胡公韻》另详如下介绍。
乙酉正月元夕黄庶子宅赋牡丹灯 曾 棨 赋
魏紫姚黄剪采成,银缸点处缀繁英。根荄不假阳春发,光彩常从午夜明。扑焰素蛾飞不到,寻芳粉蝶误还惊。何劳羯皷相催促,此夕韶华过洛城。
丙戌元夕黄庶子宅赏芙蓉灯 胡 广 倡 (用韵“新”;押韵“巾”)
五色芙蓉剪采新,却先桃花艳芳春。已看丽资侵灯焰,似向东风避暑尘。银烛照时微有影,玉堂对处更宜人。不辞烂漫尊前醉,颠倒陶潜漉酒巾。
永陵按:该首是永乐四年丙戌(1406)年元夕节所作。
元夕黄庶子淮宅詠蓮花燈和胡學士廣韻 王 偁 和
剪製芙蕖朶朶新,元宵分得玉堂春。祗疑金炬來深夜,未許青藜繼後塵。星萼乍移光滿座,月波才動影随人。年年此會逢佳賞,醉落筵前紫綺巾。
莲花灯和胡庶子韵 曾 棨 和
绛蜡争烧夜景新,芙蕖何事独先春。恍疑金炬初归院,不借清涟已绝尘。光映若耶溪上女,影随太华井头人。若教真有浮波叶,太乙真人便脱巾。
永陵按:“真人”,《曾状元集》中作:“乘舟”。
用韵赋荷花灯 王 绂 和
翠芰红蕖照眼新,装成灯火鬬芳春。中庭月色涵秋水,陆地花明隔暗尘。归院曾随金马客,闻歌疑是若耶人。可容一叶乘舟去,露发何妨醉脱巾。
黄公宗豫元夕請賞蓮花燈次光大胡公韻 金幼孜 和
錦簇星房巧様新,畫堂不夜暖生春。瓊杯貯露承仙掌,絳幕流霞度暗塵。艶質交輝風度席,紅粧低照月隨人。年年此夕陪清燕,傾倒寧辭醉脱巾。
元夕黄庶子宅观红白莲花灯 王 褒 和
剪就芙蕖簇簇新,高烧银烛对芳春。玉簪月泛瑶池影,罗袜风生洛浦尘。光讶青藜传太史,恩分金炬出中人。也陪末照居东壁,潦倒花前白鹭巾。
元宵唱和诗序 胡 俨 撰
史记乐书载汉家常以正月上辛昏夜祠太乙甘泉徐坚谓今人正月望夜张灯是其遗事或云汉武祭五畤通夜设燎此张灯所由起也后至唐宋有弛禁放夜之令其事遂盛由此而言世以元夕为灯节其来久矣大抵朝廷无事区宇宁谧民殷物阜而天下之人得以安其燕游无淫佚之侈则太平熙洽之化于此亦可见焉今年春正月十五日左庶子兼侍读永嘉黄淮宗豫设宴为观灯之会入夜酒酣光彩照席芙蕖牡丹根株葩叶烂然乎罇俎之上缙绅在席者咸咏以诗而右庶子兼侍读庐陵胡光大为之倡且以序属余余惟古之君子日用兴作尝有玩物之戒若嵇康之锻阮孚之屐恒伊之笛顾恺之之画非不傲世绝俗然未免酣溺于物而吾宗豫之意岂在斯乎诚以圣天子在上天下康宁吾徒窃禄于朝虽裨于治化然幸以文字为职业乃得优游于侍从之间者皆上之所赐也今兹休暇抚时燕乐而觞咏劝酬奇藻递发岂不可以叙朋游之好鸣国家之盛矣乎得诗若干首遂为之序云
永陵按:该序是黄淮请胡俨将乙酉、丙戌两年的元宵节所唱和诗,所撰的一篇序文,时间自然是丙戌元宵节之后。
而黄淮本人却没有元宵“牡丹”、“莲花”诗,可能是自家请客“忙得不亦悦乎”而当场没有作。但有“应制元夕观灯”(原退直稿二;拙编《黄淮文集》第33夜)附录如下:
应制元夕观灯 黄 淮
云护蓬莱瑞雪晴,鳌峰拥翠壮神京。万枝灯火银花合,两部仙韶彩凤鸣。霈泽偏覃承宴乐,此生何幸际升平。尧天舜日同瞻仰,岁岁年年播颂声。
此篇兼作xsh 2011-1-30 13:55:37 在“黄氏研究”上发表题为“永乐四年元夕黄淮宅咏莲花灯集会唱酬”一文之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