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都听说留守儿童,没人关注留守老人,所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中国的留守老人可多了去了。2008年,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沈跃跃在一次离退休老干部工作会议上说,目前全国退休干部总数为1450万人,并以每年5%至6%的速度递增。2011年,退休干部总数大概有1600万人。
按说一旦不在其位便不谋其政,但是留守老人们还是坚持“发挥余热”,这种“发挥余热”并不是如90岁高龄的老干部杨维骏,坐着政府专配用车,为昆明市西山区福海社区韩家湾村12名失地农民的代表开道,到云南省政协反映问题。而是游山玩水,继续拿朝廷俸禄,颐养天年。更多的留守老人退而不休,偏偏要霸占一些位子,从原来部委退休卸任转任其他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常委会或专业委员会的就已经数不胜数,比如:李荣融为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外交大嘴巴退休转任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李肇星;把卫生部折腾得乱七八糟并囔囔“公务员工资低”下台后转任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主任高强;因对SARS疫情的瞒报下台转任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副主席张文康;因教育改革得一塌糊涂被下台转任中国科学院党组书记周济;因担任香港行政长官诟病不断下台转任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等等。纵观中国科学院、工程院、工会、各学会组织、作协、文联等等,几乎清一色的白发苍苍。
为何退休的官员个个都临近古稀,依然霸占着高层的位子始终不愿意裸退呢?原因是在当下中国官场,由于当政的衮衮诸公一般不会做出裸退的决定,大多数是退而不休,还要继续发挥余热,且相沿成习,已成为普遍现象。所以,人大、政协、协会组织在他们眼里就是养老院,其实如他们这样的高龄,也无法发挥多少余热了,应该让年轻一代去掌舵而不是老死在这个位置上。
更重要的是,这些退休干部每年都要耗费相当庞大的一笔公务支出,而且对年轻力量往往也因为老人们“站着茅坑不拉屎”无法晋升,老人们对权势的迷恋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创新发展,有的退休官员甚至通过延期退休的权力搞腐败,或者利用曾经提拔过的人员谋取私利,此之谓“影子腐败”,这类现象并不鲜见。
事实上,为防止官员们走过旋转门时所携带的权力资源被大量扩散运用,很多国家建立了离职官员从业限制与职业回避制度。如美国1998年出台了《从政道德法》以规范公务员的行政行为,防止以权谋私。在具体的各项行政事务中基本上事无巨细都有法律规定,规章具体,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条款细致,多者长达几千条;可操作性强,既便于执法者履行职责,也有利于公众遵纪守法。《从政道德法》规定,前政府官员不得就原职有关问题对老同事进行游说,具体限期视职位情况分别为1年、5年乃至终身等。
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允许老人们退而不休也是极不人道的,毕竟人的年龄大了,精力不济,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表达能力等都因自然规律而降低,怎么可能有足够的体力应付重要职务所需要的劳心费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