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底,美国人乔西.柯斯曼的一本书《the Buyout of America》经机械出版社出版——书名为《买断美国》。
这本书指向了一种在美国极为盛行的收购方式:杠杆收购。按照作者的观点,因为私募股权基金引领的诸多超大规模的杠杆收购,养老基金正在面临巨大的资金风险,政府因为贷款利息减税优惠等损失了收入,可能还会有200万人面临失业、1000家公司走向破产。我们知道,如今美国的实际失业率在17-18%,失业直接体现的是美国的痛苦指数。
从投行的角度,我不太喜欢目前看到的美国式的杠杆收购,尽管很震撼于其巨大的规模,但我相信,真正有意义地收购还是应当基于创造实体价值,实体经济的发展是根本。年前的一些全球峰会,很多与会高层领导、专家积极讨论下一个危机会在哪里,至于杠杆收购是不是有引发新一轮危机的威力,乔西.柯斯曼的《买断美国》也只是阐述了其本人的一个观点而已。
中国的国有企业收购几乎没有留下杠杆收购的空间,比如《国有股东转让所持上市公司股份管理暂行办法》就规定:拟受让方以现金支付股份转让价款的,国有股东应在股份转让协议签订后5个工作日内收取不低于转让收入30%的保证金,其余价款应在股份过户前全部结清。在全部转让价款支付完毕或交由转让双方共同认可的第三方妥善保管前,不得办理转让股份的过户登记手续。
中国是否需要杠杆收购,如何妥善地运用杠杆收购,这是很有挑战性的一种收购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