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清趣》读后


《书生清趣》读后
  ----龚明德先生印象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广播电影电视局 张恒善
  
  
  龚明德先生在读书界圈内人中几乎家喻户晓,他以淘书、读书、写书、编书为乐,博学多才,著作也多,是我学习的榜样。夜读他的《书生清趣》,确实被他的识见和清趣所感染。
  知道龚明德先生,是在黄岳年的文章和著作里。知道他是个著名的编辑、散文作家,出版过很多书籍。同时,龚先生也是个爱书、读书、写书、藏书的人。顺着岳年的文字推介,我怀着崇敬的心情从网上买了一本龚明德先生的《书生清趣》,读后蛮喜欢,写点文字的欲望很强烈。可是每每提起笔来,却又不知道写什么,因为面对龚先生,除了敬仰,我又能说些什么呢?所以就拖到了现在,周末坐在温暖的屋子里,品读龚先生的《书生清趣》,我觉得已经是非写不可的时候了,反复阅读龚先生的文章后,感觉龚先生这个人确实值得我学习,也值得我反复的思考。哪怕文字的表达浅陋些,但我的心,我对龚先生敬仰的情是真的。
  阅读《书生清趣》我最忘记不了的是龚先生对旧书的钟爱,那份深情如同我的农民父亲对土地的深情一样,请看下面这段文字:
  “我先用一润一干的两块布帕,轻轻为这些脏乱差皆具有旧书做清洁。揩拭封面是温柔的操作,用润湿的布帕一下一下拂去尘垢时,决不能用力过猛,稍猛就要伤及他,立刻就要露出白花花的印痕,甚至破裂。除毕尘垢后,用干布帕遍抚一次,一本接近原貌的书就出现了,那些破旧书之色正记载着历史的风光。”
  其实这段文字仅是个开头,接下来,龚明德先生又做了大量的工作,先是重新装订,粘糊封面,顺直旧书卷里的折页,最后用两块五层板把书压在中间,一周后拿出。我想就这个过程,就这个过程中的心情,龚明德先生是多么的美好。用他自己的话说,“侍弄旧书乐无穷”。不管什么时候,只要一翻阅这些自己整理过的旧书,心中就荡漾着舒适,——像看到手把手教聪明了的孩子,像目睹被自己一手调理好了的生病的人……
  龚明德是生活在成都的湖北人,模样究竟咋样,除了一米七个头的描述外,我是毫无印象的。从书里的插图照片看,年龄不是很大,但从介绍他的文字看,他已经过了五十岁。作家彭国梁给龚明德的评价是:这个人有意思,或者说是有意思的人。这意思的含义就是傻、憨、痴、怪。而北京师范大学的朱金顺教授对他的评价是:长于史料考辨和版本鉴别的中国新文学考据家。还有流沙河、董桥等百余名大家名家为他写文章,这些举动能说明什么呢?我想龚明德先生起码也不在大家名家之下吧。
  看书写书之人,必然有自己的书房,龚明德先生也不例外。在龚明德眼里,书房是他的避难所,书房给了他生命、给了他安慰、给了他自信。在他的书房里,抬头是书、低头是书,闭上眼睛还是书,近百个平方的房子内,你想插进去一只没有文化的脚,那都是异常困难的。而更能体现龚明德先生个性的还是他的书房“六场绝缘斋”。所谓六场,即官场、商场、情场、赛场、赌场、舞场。用流沙河的话说,龚明德是“陪着斋中万卷,断了门外六场”。
  《书生清趣》中分为四辑的文字,包括“我行我素”、“点击作家”、“吹毛求疵”和“穷根究底”。对我而言,还是喜欢前两集。一来这些文字大多叙述龚先生的读书故事,二来这些文字也反映了龚先生的交友生活。虽然说的是他一个人的生活,却是读书界一群人的生活,更是一个时代读书人的生活。后两集文字不是不好,而是我个人爱好不在那里,是我的原因,不能怪龚先生。前两集文字细分又可为三块:一是龚先生的书香生活,二是龚先生为友人著作撰写的序文,三是龚先生和当代作家文人交往的回忆,或者进一步说是龚先生作为编辑生活的记录。
  对于龚明德先生而言,珍本书将永远与他情同手足。龚明德先生谈到他的珍本书时,宣称自己是“书爱家”,书在他的眼里,主要是欣赏和使用价值,倘若他觉得既不能读赏又汉有供他写东西查阅,即使人人都说是珍本,他也会不屑一顾。可是,龚明德先生眼里的珍本书,在以收藏赚钱为目的的人眼里,却怎么也算不上是珍本书。因为龚明德先生骨子里就是个唯文唯书的人。
  龚明德先生是个文化人,对文化的事情总是情有独钟。面对当下文化出版界浮澡的氛围,龚明德先生的心思还是在董桥那里、在台静农的后花园里、在他的六场绝缘斋里。在他的一日书事中,阅读冯铿的遗著,细思《重新起来!》,追忆黎活仁,侍弄南来北往的朋友索书赠书,高兴着、忧虑着、忙碌着、感叹着…… 为文化的事情坚守着,因为龚先生坚信:文化不是可以急就的事业,文化人应该永远处于安宁从容的放松状态。
  龚明德先生的生活一天到晚只有八个字:淘书、看书、写书、编书。归结到一点,那就是与书为伴。在龚明德先生心里,书斋生活是没有四季更替的,也无所谓新春不新春;读书人也就是向书本讨生活的人,属于这类人自己节日的都是与世俗没有关联的;真正的读书人渴求的是没有干扰或者少些干扰,可以一门心思地在书斋里静心读写。因而,龚明德先生永远努力营造着一种适合他生存的氛围,就是与尘世喧嚣相对抗的宁静。
  龚明德先生工作并不仅是为了自己,为了他钟爱的书,而且还为他所钟爱的朋友。作为编辑的龚明德先生因为工作的关系,在捍卫文化繁荣、保护文化净土方面不遗余力,以 “傻”得出名的精神履行着 “文化警察”的责任,在史料考辨和版本鉴别方面为学术研究留下了卓越贡献。也因为编辑关系,他与巴金、冰心、艾芜、萧乾、秦兆阳、贺敬之、严文井、碧野等许多读者熟知的大家名家建立了深厚的友情,他的“点击作家”的细腻文字,不仅再现了大家名家的生活情怀,也浸透了龚明德先生的拳拳爱心和大家胸襟。龚明德结识老朋友,不忘记新朋友。这些年他积极参与民间书香社会的建设,倡导民间阅读,全力提携推举年轻人,为许多不知名的作家和青年作者文章发表、书藉出版奔走呐喊,写下了不少序言和推介文字,像程宝林、吴茂华、黄成勇、张阿泉、殷世江、王学礼、自牧、张寄波等等,这些在今天乃至今后都将成为珍贵的新文学史料,而且由他们这一拨人倡导、发起和组织的全国民间读书年会已经连续举办了八届,规模、层次、水准、影响已经叫响全国,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切关注。
  阅读龚明德,阅读《书生清趣》,使我的感情由喷涌变得平静,心灵由浮澡变得更加宁静。让自己的身心沐浴知识光芒,让自己微弱的亮光汇聚进书香社会的暖灯。